JIANYE MAGAZINE
我已經不像兩年前那樣,容易在中國找到被低估的股票了。
——當巴菲特面對記者提問“您認為中國有偉大的公司嗎?為什么中石油不能成為一只永遠不被賣出的股票”時如此回答。不過,荷蘭銀行私人銀行分部亞洲證券研究部負責人羅杰·格羅伯力則愿意為在美國上市的中國股票中加入人們對人民幣有可能成為強勢貨幣的預期。
中國既存在需求拉動,又存在成本推動,兩個因素都有。要想保持物價不動,不太現實。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理事長項懷誠認為,已經看到了通貨膨脹的苗頭。11月10日重慶家樂福沙坪壩門店因廉價促銷而出現踩踏死傷事件,則顯示了通脹預期下的社會不安情緒。安邦集團研究總部高級分析師賀軍在《華爾街日報》撰文指出國內未來的通脹水平將會逼近雙位數。
即使受到不公正的對待,我也將以最大的努力尊重從胎兒開始的生命,決不利用我所掌握的醫學知識違背人類道德范圍。
——古希臘“現代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的誓言,為所有從醫人員所熟知。在“男子拒簽字導致孕婦死亡”的事件中,這段誓言向什么低了頭?
如果夜里下雨,你是不敢睡覺的。如果發生山體滑坡,響動不會太大,所以就這樣努力聽著、等著。
——自從2003年6月三峽工程進行首次截流以來,目前大壩水位已上升156.6米,越來越多的村民進入搬遷大軍。9月25日,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首次公開承認三峽庫區存在隱患,如山體滑坡、水土流失以及環境污染等。
教授中文的狂熱可能是被誤導的時尚。
——面對約三千萬學漢語的外國人,《經濟學人》稱英國人并沒有多少必要學習漢語。“一個原因是許多中國人已經能說一般的英語。甚至是要獲得藝術或者唐朝詩歌方面的博士學位,學生都需要流利地掌握英文。而對那些不懂英語的人,學術生涯就會就此打住。”
我們獲知真相的成本需要多高?
——從10月12日華南虎照片開始對外公布,到12月2日中國攝影家協會數碼影像鑒定中心組織專家得出鑒定結果,這一樁現代版本的“指鹿為馬”事件,在無法“防民之口”的今天,歷時51天。
請河南球迷把“專治各種不服”的標語送給國足。
——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亞洲區預選賽(20強賽)的分組抽簽結果塵埃落定之后,網友燕浩云如此撰文。在今年的中超賽場上,建業球隊在排名前六名的球隊身上拿到了自己超過一半的積分,并在戰勝第一名長春亞泰一役后順利保級。對國家隊而言,分組結果“死亡不死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無論如何中國隊都必須成為最后的生存者。
我承認我自私,你就是我的“私”。
——王朔在其《致女兒書》中寫到:“當年你媽剛懷你我就反對生你,知道生了你就完了,當時懼怕的是內心的溫情,沒想到是這樣的一個魔術,讓自己看著自己,永遠無法安心。”2007年,出生了多少個金豬娃,就增添了多少對初為人父母的柔軟心腸。
(欄目主持——鐘慧)
11月的建業一次又一次為中原帶來驚喜。一是建業足球打敗中超領頭羊提前保級成功,另一是在《經濟試點報》舉辦的“100名開發商眼中的地產領袖”活動中,由中原百名地產老總實名投票,建業集團董事長胡葆森、建業集團以及建業·森林半島鄭州項目因同行的一致高度認同分別獲得中原地產榜樣人物、企業、樓盤第一名。
這兩次驚喜,代表了建業目前的兩種狀態,追趕與領跑。“未濟,君子以審辨物居方”,“既濟,君子以思患而預防之”。三千年前的《周易·象傳》已對此二者做了注腳。
“懼者幸存。”對生存權利的時刻警醒永遠要比對未來進行光明的展望來得更有力量。作為對任何一家企業都尤為必要的危機感,對于領跑者而言則更為難得。跑道上的人太多,看得見的對手能夠激發我們的斗志,聽不到的追趕則會營造我們虛榮的假象。
“放棄做一流企業的目標,我們就可以休息。”著眼于第一流的企業梯隊,建業怎樣更多地把自己的心態放在一個追趕者的角色上?
“因未來的不確定性帶來的危機,可以分為危險與機遇。”在9月接受《建業》采訪時,王天也先生便從危與機兩個方面分析了建業的內外現狀,11月11日,身為總裁的他再次將危機觀與建業的管理團隊分享。
已經不同程度獲得了“五個認同(政府、專家、同行、客戶、員工認同)”的建業自然有其獨特的機遇,無論從外部的市場需求度、對品牌的認可度以及省內市場準入的難易程度,還是從自身的戰略成熟度、團隊的戰斗力和年初以來進行的管理變革等方面來看,建業已經具有了一個優秀企業的輪廓。然而宏觀調控趨緊、競爭日益激烈、土地與資金難于獲取則要求建業必須從自身團隊管理水平、成本控制能力以及打造與“建業”品牌地位更相匹配的產品工程質量等方面進一步提升。
作為倍受市場關注與壓力的地產開發企業中的一員,“追求卓越”的建業無疑有著更切膚的危機與使命感。只是,如何能夠將企業的危機感傳遞給企業中的每一個人呢?
相信每一家企業在自身的實踐中都未有停止過對這一命題的拷問,正如當下因“員工集體辭職事件”而在網絡上引起熱議的華為。在外界將此次“集體辭職運動”解讀為華為應對新《勞動合同法》的省錢舉措,并借此打破長期存在的工號文化和解決企業競爭力問題時,拋開新勞動法的背景而聚焦到企業自身的成長過程,我們不難得出華為更重視的是如何保持企業激活狀態的結論。在1996年華為還寂寂無名時,早已導演過一出市場部中高層集體辭職然后競聘上崗的活動,并且在2000年“集體辭職”4周年時,任正非再次肯定了該事件對企業文化及先進的管理體系產生的重要影響。
對于華為不無極端的行為于情于理建業并不十分認同,但其為保持企業競爭力的勇氣與決心令我們尊敬。
讓員工個體以責任與義務肩負企業所可能面臨到的任何問題與危機,“管理層問責制”是建業對如何“危機全員化”做出的解答。香港政府實行于2002年的主要官員問責制,在建立良好管治架構、營造良好管治文化、發展民主政治方面都給了我們以企業管理角度的啟示。
十年,是一個小小的輪回,足夠我們忘記許多人或者事,真摯的愛情都難以保持如此之恒久,但王小波憑著四卷文集,戰敗了時間。
1997年~2007年,在王小波離去的十年間,生活有何改變?無非是天增歲月人增壽,大家都老了十年。比較明顯的變化是,上網費從一小時8元,降到了一個月80元,我們擁有了更多的表達機會,論壇、QQ、MSN、博客,口水橫流,方顯出話癆本色,網絡上充滿了喧囂之聲。如果說,十年前的網絡是幾只蒼蠅蚊子嗡嗡嗡,現在的網絡則基本上相當于仲夏夜的池塘,充斥了青蛙高分貝的聒噪。
十年前,王小波說:“我正在出一本雜文集,名為《沉默的大多數》。大體意思是說:自從我成人以來,所見到的一切全是顛倒著的。在一個喧囂的話語圈下面,始終有個沉默的大多數。既然精神原子彈在一顆又一顆地炸著,哪里有我們說話的份兒?但我輩現在開始說話,以前說過的一切和我們都無關系——總而言之,是個一刀兩斷的意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國要有自由派,就從我輩開始。”
十年后,他的愿望有一部分得到了實現。托網絡發達之福,說話的人比以前多了,聲音也響亮,草根階層開始有了自己的代言人,彪悍一點的像芙蓉姐姐,精明一點的像史上最牛釘子戶,美妙一點的像超級女聲,都喊出了自己的聲音,并且影響了公眾。但不能忽略的是,上網費固然從一小時8元,降到了一個月80元,但是房價也從一平方米1000元漲到了1萬元,大家活得依然疲憊,許多人因此也就不怎么想說話,埋頭掙錢要緊,大多數還是在沉默著。
從前,我也是個沉默的人。那時候,我在某機關做公務員,負責宣傳,每天扛著一臺攝像機,拍攝熱火朝天修路的場面,回來后寫篇小短文,“我市掀起了公路建設的新高潮”。然后送到當地的電視臺剪輯播映。施工單位總是熱情洋溢地招待我們,臨走的時候再奉送一些土特產。我滿懷著豐收的喜悅,打著酒嗝拎回家。收到的土特產如此之豐富,令我基本不需要光顧菜市場。這樣幸福的日子過了好幾年,我不覺得有什么不好,唯一的遺憾是,依照所掌握的漢字詞匯而言,我似乎可以寫點更有趣的東西,一味“高潮”來“高潮”去,自己都覺得冷淡乏味,心情遂漸漸墜入了低谷。
當時,正在修一條高速公路,每隔十天半個月就會有各級領導來視察工程進度。某一日,聽說交通部部長要來,局長便命令我扛著攝像機早晨8點就跑到邊界去等著。等到10點,部長的車隊才浩浩蕩蕩地開過來。讓我郁悶的是,這條路快跑到頭了,車隊也沒停下來。那我豈不是白來了,還拍個鳥去。突然,部長的車停下了,他推開車門出來,走向路邊。我大喜,動如脫兔,扛起攝像機向他沖過去,卻見部長緩緩地解開了皮帶,稀里嘩啦地小便起來。那個場景很是壯觀:一行人等紛紛走下車,效法部長,一泄為快。是日,春風駘蕩,陽光明媚,眾領導無私地給沃野施肥,定然為日后的大豐收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只是令我郁悶至極。
這個偶然事件,令我對自己的生活產生了懷疑,懷疑它是否有價值。我開始感到隱隱的不安了。后來,在書店里看到一本書《我的精神家園》,作者是個陌生的名字,信手翻到了那篇《一只特立獨行的豬》,讀完了,心里有一種遭了閃電般的震動。我摸摸日漸隆起的小腹,醒悟自己就是那種對被設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覺得自己有必要跳出來,或許是掉入另一個豬欄,好歹有點變化。
我做過一些深感悔恨的事情,但永遠都不后悔離開了機關,盡管喪失了免費的土特產,從此需要自己上街買菜。起碼,我可以靠撰寫喜歡的文字為生,總比偽裝“高潮”有趣得多。一篇文章可以改變人的一生,這簡直近乎神跡。這個神跡在我的身上發生了。 因此,我也記住了那個陌生作者的名字:王小波。翻開那本書,看著照片上他那渙散的樣子,我在心里說:老兄,瞧瞧,你都干了些什么。
當然,我對留在機關的人并無鄙夷之意。英國隨筆作家查爾斯·蘭姆是東印度公司的一個小會計,他恪盡厥職,一直做到退休。任何一個飯碗,只能扣留某個人的肉體,卻不能局限他的精神如天馬行空般來去。中國人口如此繁多,大家都去做特立獨行的豬,豈不是要天下大亂。每個人都有權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只是那種生活不適合我。
此種心態也是王小波所努力提倡的。他絕不一味高蹈,總是在不遺余力地普及常識。所謂常識,其實是一種平和自由的心態,能夠對自己不了解的東西抱以寬容,能夠對自己不贊同的觀點抱以理解,能夠對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抱以尊重。
除此之外,王小波還努力在普及“智慧”、“有趣”、“詩意”。你看看他的雜文就曉得,十年前他寫下的東西,如今讀來亦不過時。 他說過:“我看到一個無智的世界,但是智慧在混沌中存在,我看到一個無性的世界,但是性愛在混沌中存在,我看到一個無趣的世界,但是有趣在混沌中存在。”
十年的光陰就這么過去了。 因為年齡的緣故,或許,我沒有那么多的憤怒了,或許,我是憤怒過了頭,反而冷靜下來。我想,年輕的時候,大家比較容易犯一個錯誤,急于改造世界,卻忘記了改造自己。我懷疑,有趣這個東西,是不可以倡導的,我們不能要求別人:喂,你可不可以變得有趣一點呢?這個要求本身就很是無趣。我唯一能做的是,讓自己活得有趣一點,輕松一點,享受一點。
后來,我遇到了加菲貓。這個世界上,喜歡王小波的人很多,喜歡加菲貓的人也很多,同時喜歡他們兩個的,就會少了很多吧。
他們是如此不同啊,一百竿子也打不著。在王小波的文集里,從來沒有出現過加菲貓的影子。自然,加菲貓也不曉得王小波的存在。其他的姑且不論,單從體型而言,就是兩個極端,一個又高又瘦,一個又矮又肥。或許是,他們唯一的交集之處是:有趣,非同凡響的有趣。
倘若我的生命是一卷磁帶,王小波和加菲貓,就分別是我靈魂的A面和B面。30歲之前,是我的A面人生,30歲之后,是我的B面人生。
我買了全套的加菲貓漫畫。每天睡覺前看一些,然后帶著愉快的心情睡去,有時候會做個甜美的夢,有時候則是沉入完全的黑甜鄉,一夜無夢。這真是最好的精神甜點呢。最大的好處是,吃得再多,它也不會令你發胖。
加菲貓是罪惡感的克星。他可以充當懶人的榜樣,讓我們覺得自己懶得永遠都不夠。他沮喪地說:“我居然在吃飯的時候睡著了,天啊,我已經到達好吃懶做的頂峰了,到達頂峰之后,就沒有什么好奮斗的了。”我覺得自己還可以繼續奮斗下去,從周末上午12點起床,改到下午6點。他還是胖子的偶像。因為你永遠都胖不到加菲貓那種程度,體重相當于一艘航空母艦,或者需要為他單獨設置一個電話區號。我們和加菲貓相比,簡直就是骨瘦如柴,非但不需節食,反而急需努力加餐飯。
在戀愛方面,他也是很酷的。花前月下,小母貓阿玲春心蕩漾。她不停地叫:“加菲……加菲……加菲……加菲……”加菲轉過頭來,溫柔地說:“阿玲……”阿玲用極其銷魂的聲音答:“你想告訴我什么話?”加菲冷靜地說:“閉嘴。” 加菲貓盡管生活在文明世界,還不如骷髏島上的金剛知情解趣。但是,情圣金剛還是從帝國大廈上跌了下去,死無全尸,加菲貓卻似乎會一直快樂下去,仙福永享,壽與天齊。
好啦,我給自己起名叫加肥貓,就是為了向他看齊的。我甚至寫了一本書《三分之一的加菲貓》,向他致敬。雖然,我永遠不可能到達那種無憂無慮的境界。然而,加菲仰止,景行行之,雖不能至,心向往之。
40歲之后,我還會遇到哪個有趣的家伙呢?這是無法預測的事情。總之,我的心門始終敞開,歡迎他來到我的生命。
或許,我也可以做一個有趣的家伙吧。若干年后,有人讀了我的書之后,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還對著我埋怨:老兄,瞧瞧,你都干了些什么。
(加肥貓,專欄作家,媒體人。)
好幾年前,微胖的非著名萬科網友東東常常坐在廣州下午的陽光里,一本正經地對我說,“我們要去找點樂子”。說這話的時候,他捧著一杯咖啡,微微抿了一口,把剛才手里摩挲著的影碟扔到一邊,眼睛眺望著無窮遠處。
我知道東東是在暗示我的生活樂子太少,不夠滋潤,而且我知道盡管他的話可以從廣義和狹義兩種角度來理解,但在那樣的時刻主要應當從狹義來理解,即缺乏不定期的艷遇。其實,從廣義上來說,我們不時還是有一些樂子的,飯局、泡吧、淘盜版碟,以及不知所終的旅行。這些都是可以借集體的名義而行的找樂。
至于自得其樂的事情,往往不足與外人道。我想說的是,保有一個自己的樂趣,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梁啟超在一篇著名的文章中,認為最能夠稱為趣味的事情,莫過于以下幾項:一、勞作,二、游戲,三、藝術,四、學問。其他的事情,如賭博、喝酒一類,不斷做下去不免會產生趣味的反面,以有趣始而以無趣終,變成自討沒趣。
這好像是老生常談,即感官的趣味要從節制中獲得,而精神的愉悅,例如內心深處的日落一類,則可以帶來綿延的幸福。王小波最重視這種“思維的樂趣”:一個人要是肯不計功利地追求智慧,也就是常常能保持一種“自由而新奇”的狀態,那么他就是最容易產生幸福感的人。這就是說,不但要有趣,還要運用理性“脫離了低級趣味”,進入智者的境界。
老實說,我雖然喜歡這種說法,但是卻懷疑享受這種生活高于我的能力。主要問題在于,如果沒有羅素那樣的智商,而去做羅素常做的事情,其實是無趣的。我在大學是念數學的,后來又去念邏輯,看過很多人被這兩門美好的東西折磨得死去活來。王小波要是成了邏輯學博士或真去讀羅素的《數學原理》,他就不會寫下那些好玩的字了。我們一個研究維特根斯坦的知名教授喜歡在學生面前倒苦水,唉,當初被引誘上了賊船。這就不如寫《書店風景》的鐘芳玲女士來得干脆,她說“雖然在臺灣大學和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念了近十年的哲學,卻在寫博士論文期間,發現自己愛谷登堡甚于愛亞里士多德,自此棄哲學并投入與書相關的行業”。這是舍棄智慧的內容改而欣賞智慧的形式,“檔次”雖然降低一些,趣味卻貨真價實。
說起淘書,有一個在社科院研究現代文學的朋友,看上去也是趣味主義的奉行者。作為重要的生活樂趣之一,他幾乎每個周末都要從家里跋涉一個多小時到潘家園淘舊書。淘舊書雖然一向是文人的崇高樂趣,背后卻往往有著明確的功利目的,即用有限的錢蒐集更多的研究或寫作資料,乃至是一種細水長流的投資。無論如何,與收入微薄的攤主來回較勁砍價,成果是(比如)用177元錢背回77本舊書(不是古書),再把書名和價格拿到博客中曬,這可以打發多少叫人羨慕的時光啊。
這兩年我到北京去,倘遇上周末,就和他一起去潘家園。潘家園也是我喜歡的地方,不是因為那里有書,而是因為有書攤。出于一種年少以來的慣性,只要有書攤的地方我都會湊上前去瞄幾眼。那些賣書人本身是不讀書的。他們雖然也在整天與“智慧的形式”打交道,但僅僅是由于生活的責任。這些年從買書上我已經獲得不了什么樂趣了。這有一小部分要歸咎于電子圖書館的興起,讓我感覺儲備一些糧草以備不時之需的想法已經過時了。比如說,現在沒有多少錢的人也可以弄個四庫全書,還不用像夏志清那樣,家里和辦公室各放半部。有人預測所有的中文書在幾年內都可以用一個硬盤背在身上到處走。當然我還沒有網友鏡子極端,她曾經鄭重對我說,準備把手頭所有的紙版書全送掉,以后只要有電子書就行了。
脫離了功利的趣味就好比終日裸奔的美女,實在是透著放縱奢靡的風氣。趣味主義者林語堂說,“一般人不能領略這個塵世生活的樂趣,是因為他們不深愛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無聊”。這其實是委屈了蕓蕓眾生。一般人并不缺乏追求趣味的熱情,他們缺乏的是能力和合適的時機。相比起人生的趣味,他們不得不先背負責任。張中行在瑣話里記過一個享樂主義的朋友,雖然窮(那個年代的人都窮)而不改其樂。來信說老天爺最糊涂,譬如他最喜歡吃魚,可是魚有刺,最不喜歡吃倭瓜,倭瓜卻沒有刺,如果讓魚刺生在倭瓜里多好。可是這個朋友窮得要命,每天只能吃院子里自種的倭瓜過活。這是我們一般的狀況,想吃魚,可是離不開倭瓜。
據說王小波使不少人從惡俗勞頓的事務中驚醒而認識生活的價值在于“有趣”。但是王小波對他的朋友李靜說,“我的大半生都在抑郁中度過”。這未免讓人有些黯然而無所適從。一個在文字上讓人覺得有趣,以及聲稱把趣味主義當作人生哲學的人,最終也還免不了在“自由職業”的壓力下累死,這仿佛是“人生對于人生觀開的玩笑”(錢鐘書)。
(任遠,中山大學哲學講師。)
今年十月,在北京見到建業集團編輯鐘慧和白許晨。同他們兩位盡管第一次見面,但不感到陌生,因為十幾年前就認識他們的老板胡葆森,也經常收到他們的刊物。是這本刊物讓我對他們有了一些了解,甚至對從沒踏足的河南也有了一絲親切感。
兩位年輕編輯給我的第一個見面禮就是向我約稿,他們說:你白看了我們這么多年的雜志,也該給我們寫文章了。
對這樣的約稿人,能說什么?!他們大老遠來見我,已讓我受寵若驚,于是,我忙不迭地答應,一定寫,一定寫。我想無非是寫一篇有關企業的文章。
可是他們卻說:我們這期想討論一個專題——怎么做一個有意思的人?想請你寫一篇這樣的文章。
壞了,這哪是我的擅長?我寫字是真正的半路出家,45歲之后才開始,寫寫做生意的心得還勉強湊合,可是從不敢涉足其他領域。
我忙說這種文章我可寫不了,關鍵是我沒有真實感受,因為我覺得自己活得就挺沒意思的。
我說:“你們應該找你們老胡那樣的人寫,你看他做了十幾年地產生意,按年頭和銷售面積也應是中國房地產的第一梯隊,可是他偏偏不離開河南這塊旺丁不旺財的‘鹽堿地’;更有意思的是,他是個真正的球迷!不管黑哨還是白哨,他硬是賠錢玩了十幾年,把河南建業這個二線足球隊踢到了一線去。人活著有意思,一定是干什么著迷了,不管是官迷、財迷、色迷、書迷、球迷、戲迷……不著迷就沒太大意思。”
“不對啊,我們覺得我們老胡整天寢辦合一,太辛苦了,算不得有趣;我們看你活得挺有意思,又做過生意,又教書,還寫字。”他們反駁我說。
嘿!他們的看法一下子引起我對這個話題的興趣:看來活得是不是有意思,自己的感受同別人的感受可能不完全一樣!
什么是活得有意思?
我是上世紀50年代出生在中國大陸的人,我們這樣的人對如何活得有意思的思考,遠遠不及對活得有意義的思考,因為我們是在一個沒有選擇的社會環境中長大的。
我們都知道人活著應該做有意義的事,改革開放前,我們相信要做對社會有意義的事——奉獻;改革開放后,我們相信要做對自己有意義的事——升官和賺錢。總之,有意義的事都是功利的,因此,也就不太在意個人是否喜歡;除非實在受不了,或者被人淘汰,否則一定是頭懸梁、錐刺股、愚公移山、胯下受辱地堅持下去;最后或者守得云開見日,或者郁郁寡歡不得志。
相反,有意思的事應該同有意義的事不一樣,首先它應該不是功利的。比如,上世紀90年代山東濰坊一個農民,迷上了造飛機,把全家的積蓄花光,用了兩個北京吉普的發動機,硬把一個飛機送上60米高空飛了一圈,最后,這位農民飛機制造者死于一次試飛中,死后還給家人欠了一筆債,因為他的飛機掉到鄰村一個豬圈,砸死一口老母豬,人家要他老婆賠。他活著的時候,電視臺曾采訪他,他面對鏡頭的笑讓我心動,那絕不是50多歲中國男人那種局促、不自然、點到為止和皮笑肉不笑的笑,而是頑皮、天真、天馬行空、毫無拘束孩子般的笑,我笑不出來他那種笑!
前段時間,在電視上看到四川樂山出了一個“飛人”,那是一個已經60多歲的、上個世紀60年代的大學畢業生,50多歲時突發奇想,要玩滑翔傘。沒有錢,自己做,他的滑翔傘被當地人稱為“大風箏”。經過幾年艱苦卓絕的試驗,這個“怪人”居然用他的大風箏從樂山最高的山飛下來。后來同外國愛好者一起比賽,他的“大風箏”和自學成才的飛傘技術把外國飛傘者嚇了一大跳;外國的傘也讓他開了天眼!于是,他離了婚,賣掉房子,買了一把外國傘,對著電視機說,他要把中國大山都飛遍!只不過最后一個鏡頭,讓我感到他有點不太有意思了——他在山頂要飛之前大聲喊著:“我要飛!我要讓世界的目光集中在東方!”我想他在做傘和鼻青臉腫學飛時,一定不是要讓世界看著他,只不過是著迷于斯罷了;可惜,一上鏡頭,這代中國人活得有意義的慣性又起作用了。
看來活得有意思和活得有意義有時也不是涇渭分明,人不能完全脫俗,別人的掌聲會讓有意思的事變得更有意思。但是,上面這兩個人為贏得掌聲的目的應該是排在自己覺得有意思之后,因此這兩個人就屬于自己活得有意思、別人也覺得他們有意思的人。
還有一些人,像我這樣,自己沒覺得活得有意思,但別人覺著挺有意思。比如,我從小到大沒有培養出一樣特長,文藝不行、體育不長,此事一直讓我自卑到現在,我曾經多次自問:如果我是另外一個人,我會不會喜歡同我這樣乏味的人交往?因為沒有愛好,就只能隨波逐流,于是當過幾年農民,干了幾年會計;做了幾年生意,講過幾年課;寫過兩本不暢銷的書,還跑到澳洲混了個二等公民,總之,干什么都沒有登上珠穆朗瑪峰!為什么?因為干著干著就覺得沒意思了。因此,自然沒有上面那兩位的瘋狂,也沒有老胡的韌勁和王石的膽量。可是這次鐘慧和小白讓我知道了,我這樣的人在一些人眼中也算活得有意思,這讓我可以聊以自慰一番——讓我又感到活得有點意思。看!我的有意思主要是建立在有意義上——能贏得別人的掌聲才算有意思。我估計像我這樣的人不在少數。這就是為什么很多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爭著搶著讓他們學鋼琴、學跳舞、學畫畫……我想他們一定是對自己沒意思的人生不滿意,所以想培養他們的后代不要像自己這樣沒意思。
還有一些人,可能別人沒覺得他們有意思,他們自己卻覺得有意思。我在北京天壇北門對面,發現有一大片北京上世紀70年代的貧民區,快奧運了,來不及扒,當地政府就建了一圈古色古香的墻把這塊不和諧圍在里面,外來人只有進去才知道里面的乾坤。這里住著至少幾千戶最低收入的北京人和最低收入的外地人,其中很多人是做小生意撿破爛掃馬路當保安和向這些窮人出租住房的人。與他們一路之隔的廣渠門路北,就是一大片以新世界為首的現代建筑群,這邊房子的平均售價是每平方米2萬元以上。也就是說貧民區這邊的人,假設每年賺2萬元,一年不吃不喝才能買一平方米的新房。由此推斷,不發橫財,這些人是不可能有住上那樣新房的奢望。然而,這并不妨礙他們中一些人有意思地活著。七月份北京傍晚炎熱,胡同里自然比只能放下床的屋里涼快,于是每家都把矮矮的飯桌搬出來。不僅如此,誰家有好菜了,幾家男人就湊到一桌上喝酒;那個拎著昨天喝剩的半瓶二鍋頭,這個捧著從旁邊小店買的兩瓶啤酒,圍著一鍋白白的蘿卜燉羊肉喝起來。每個人都光著膀子,叼著煙,邊吃邊搓著身上的泥“犄角”,大聲侃著天下奇事。此時在他們桌邊走過的外來人都成了貪婪的看客。
他們活著有意思嗎?我相信至少那一刻,在羊肉和二鍋頭酒合成的特殊香味作用下,坐在天子腳下,肆無忌憚地打量著那些形形色色、渾身淌汗也不脫衣服、滿世界奔波的男女,他們心里感覺挺愜意的:他媽的,窮有窮的自在,黃泉路上無老少,都瞎忙活啥?還不如趁著牙口好,吃兩口喝兩口!
由此可見,人活得是否有意思,不僅有自己感覺和外人感覺的差別,而且在人生不同階段和面對不同事情時,同一個人的感受也有不同:有時我們覺得活著挺有意思,有時又挺沒勁的。
我在澳洲有一對朋友,去年75歲的丈夫給71歲妻子的圣誕禮物是一輛二手澳洲本地產的敞篷跑車。我們去他們家串門,做了一輩子護士的老太太迫不及待地打開車房,讓我們欣賞她那輛有款有型的黑色大玩具。她興奮地說,現在孫子們特別愿意來,第一件事就是讓奶奶帶他們兜風。戴著大墨鏡、太陽帽的奶奶就把音響開得震天響,輪番帶著孫子們滿街跑。我問老頭:“怎么想起買這么個禮物?”老頭說:“今年圣誕前,我問她想要什么?她說要跑車。我去車行轉,正好有這輛,就給她買來了。”我說:“你先生一定特別愛你,你真幸福!”老太太沖我俏皮地哼了一聲,不置可否。她那位做了一輩子銀行經理、老實巴交的先生好像有點內疚似的跟我說:“她從18歲時就想擁有一輛跑車。結婚后我們連生四個孩子,再加上股票投資失敗,直到現在才有能力圓她這個夢!”原來老太太年輕時是個美人,又出生在倫敦一個有錢人家,18歲時被這個曾當過飛行員的小伙子迷住,冒著家庭的反對跟他跑到非洲,之后又移民到澳洲,過了一輩子緊緊巴巴的中產階級生活。我問老太太:“你這一輩子是不是特有意思?”老太太眼神愣了一下,然后若有所思地說:“有什么意思?這就是生活。但,現在我覺得很有意思。”
可不是嗎,即使是看慣了特立獨行的澳洲人,也感到她現在挺有意思的。
其實,活得是否有意思還有文化因素,讓一種人感到有意思的人生,在另一種人看來可能稀松平常。
我們家鄰居是一個讓我感到很有意思的人,他今年68歲,除了愛好板球和澳洲足球外,還能蓋房子,木工、電工、水暖管道、室內裝修、泥水瓦匠活兒樣樣精通。精通到什么水平?他可以一個人獨立蓋一幢400平方米的兩層樓,也就是中國人眼中的真正別墅。他35歲之前是個郵局職員,年輕時為了發揮他的業余愛好,傾盡積蓄買了一塊50畝的土地,他用了5年,自己動手蓋了他一生中的第一座房子。可是房子蓋好后,老婆跟別人跑了,給他留下三個孩子,不僅如此,這座房子也歸前妻了。于是,他辭了郵局的工作,在屬于他的另外一半土地上,一邊照顧孩子,一邊再蓋房子。這次用了8年蓋了一座400平方米的別墅。他靠什么生活?靠給別人打零工。街坊鄰居有活兒首先就找他,因為他的價錢便宜。為什么便宜?因為雖然他什么都能干,而且干得非常好,可是他什么施工執照都沒有,完全是DIY(自己動手做)。當然,他只收現金,因此不需要繳稅,收入也不少。我問他:“像你這樣那么年輕就沒有正式職業的澳洲人多不多?”他說:“我怎么沒有職業?我是一個builder,只不過是一個不被官僚們認可的builder,但是,市場和我自己承認我的職業!要知道大多數澳洲人,一輩子也就掙一套房子,我可是掙兩套房子。為什么,除了我努力之外,我自己給自己蓋房子,沒有工資也不用繳稅,也不用承擔那些高昂的學徒成本和監管費用。但是千萬不要以為我占了別人的便宜,我雖不繳稅,但也沒領過救濟金。像我這樣的人很多,我們是自己雇用自己!”
寫到這里,說了這么多有意思的人,還沒有接觸到文章的主題——怎么才能做一個有意思的人?正當我文思不暢時,一個在墨爾本大學學建筑的中國小伙子來我家,他看到了這篇半成品,他說:“叔叔,我想補充一點,不知對不對?我覺得壞人好像比好人都有意思。比如說年輕人找朋友,都想找那些有點放蕩不羈、我行我素、敢于突破道德界限的人。”我說:“你是說你想找一個跟誰都隨便睡覺的女孩?”小伙子說:“當然不是,找朋友的標準和結婚的標準是不同的!你們這代人,怎么把什么事都混到一起?”這小子毫不客氣地給我上了一堂課。我有點不甘心,我說:“壞人無非是人群中的少數,少數自然會吸引眼球,這同他們是否有意思沒有關系。”他說:“不對,好人也是人群中的少數,可是為什么大家更注意看那些壞人的事? 比如 :黑社會、盜竊、色情、兇殺、通奸永遠比雷鋒做好事那類故事吸引人。”
我靠,可也是呀?!
文章寫到這兒,更亂了。
我總不能說:做壞人就能成為一個有意思的人吧?
完稿后我又見到了那對澳洲老夫妻。先生前一天查出前列腺癌,次日我去看他,老兩口一人手里拿一杯葡萄酒正大喝呢,說:我們這個歲數的人該有事了。
(黃鐵鷹,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訪問教授。)
Google:把公司總部辦成托兒所
創意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新經濟最為核心的驅動力,仰賴于此的IT行業在呵護創新方面幾乎是不遺余力。其中,精心保持一種自由隨意的工作氛圍已成為這種呵護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作為網絡公司的龍頭,Google的舉措只能用“腐敗”才能準確表達外人既羨慕妒忌又失落驚訝的情緒。
“這里很像是托兒所。” Google的員工如此形容自己的總部。這句話有兩層含義:首先,他們可以帶自己尚在襁褓中的孩子或者寵物狗一起來上班;其次,享受著休息室的幾百種零食飲料、跳舞機、大澡盆般的迷你游泳池,他們自己本身就像是聚眾玩鬧的孩子。最為令人瞠目的是,在Google大樓一層的中央有一個禮物箱,平時上鎖,但是會隨機地自動打開,里面有各種禮物,如T恤、背包之類。箱子附近經常會出現一哄而上的混亂局面,而這些都會被頭頂上的攝錄機拍下,實時播放,以作大家工作之余的笑料。珍稀的大草坪、Segway電動滑板車、迷幻熔巖燈,這種組合會給人一百種聯想,比如伍斯托克音樂節現場,卻絕少會有人想到企業總部。
“我們沒有正式的公司文化。”Google的一位公司代表說。Google公司的做法正是基于對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對于如何管理“知識型員工”理論的深刻理解。德魯克曾經說過:知識型員工相信自己拿工資是為了出效率,而不是為了完成朝九晚五的呆板工作,而聰明的企業會“排除任何影響‘知識型員工’工作的障礙”。當然,把公司建設成為托兒所的企圖也有一個較為通俗且柔軟的解釋:被尊重和愛護是人與生俱來的天性向往,但只有孩子們是直白而勇敢地來要求這些的。彈性工作制度、逾越職務的對話、20%的私人支配工作時間,正是這種無條件的信任和尊重,完全釋放了員工的思維活力和創造性。閑庭信步似地穿越網絡經濟低谷;飆出令人咋舌的高股價,Google的趣味工作方式換來的都是扎實的收益。
維珍:把“秀”做得更有價值
企業的品牌形象和文化同創辦人的氣質密不可分,理查德·布蘭森爵士和他的維珍公司是絕妙的案例。維珍公司的業務范圍廣到不可思議,從航空、電信、鐵路到唱片、可樂,這些商品或服務卻無一例外地帶有濃重的“維珍制造”印記,正是布蘭森的特立獨行實現了這一點。
“我預言,你小子日后不是坐班房,就會發大財!”出自中學校長的斷語概括了布蘭森略顯有些癲狂的商業之路。以后來者的姿態進入基礎投入巨大的航空、鐵路、電信行業,他似乎從不避諱“紅海”。年近花甲,他依然擁有令人羨慕的腹肌,自然,世界上腹肌漂亮的人很多,卻沒有人如他這般把它的作用發揮到了極致。他曾經只穿三角短褲和美國肥皂劇《海灘護衛隊》的女主角帕美拉·安德森合拍維珍健力飲料的廣告;也曾和20個幾乎全裸的模特打著“所見即所得”的標語在倫敦街頭為維珍手機做促銷宣傳;他還曾沿著英吉利海峽的沙灘裸跑。近年來經常有人將王石同布蘭森聯系起來,但兩人有一個明顯的差異,那就是布蘭森的冒險或者出格舉動總是極其鮮明地同維珍的品牌內涵捆綁在一起。維珍所蘊含的品質、價值、創新、娛樂、挑戰意味,完全可以通過布蘭森這個符號傳遞給大眾。
“布蘭森的裸體總是會出現在品牌推廣的緊要時刻。”在看似嘩眾取寵的行為背后,布蘭森其實是一個頗為理智清醒的管理者和營銷人。維珍公司的真正有趣之處在于它創新的商業模式,布蘭森曾經形容維珍是“跟在大企業屁股后面搶東西吃的小狗”,他有意選定表面風平浪靜而消費者并沒有獲得滿意服務的行業為進軍目標,這也是他看似違背“藍海戰略”卻收獲頗豐的秘密所在。
獨特的商業模式、新奇卻不乏功利的營銷方式、日神般風風火火的進取精神,布蘭森和維珍代表的是商業世界里的一股清風,也難怪在BBC2001年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中,布蘭森被評為最具啟發性人物的第二名,高于耶穌。
(文字執筆:白許晨)
美國西南航空:只要擁有快樂,一切都值得
當坐在美國西南航空的班機上,你很有可能從廣播里聽到這樣的提醒:“現在我們馬上就要沖出海面了,請您抓緊救生圈,蛙泳也好,自由泳也好,悉聽尊便。”之后你則可以準備運用一篇名為“從你吃西南航空的花生的姿勢中獲知性格”的文章結論,環顧四周看看是否能發現各種吃花生的方式——吮吸,剝皮,扔皮,泡在飲料里,用力吸氣,拿在手里,狼吞虎咽,大聲咀嚼,來回揉搓,輕輕咬。
在招聘廣告中宣揚,“在一個可以穿短褲的地方工作,不要提高跟鞋、領帶和連褲襪”;把價值3000萬美元的噴氣式飛機涂上逆戟鯨或國旗的圖案;在因天氣延誤等候班機時,趁乘客不注意在他們腦袋上畫個南瓜或者玩“拾荒”游戲(在規定時間尋找某些難找的東西,找到者獲勝)……總是出人意料的西南航空在被《財富》雜志評為“美國唯一一家真正具有幽默感和獨特文化品位的公司”的同時,西南航空成為自1973年春以來美國唯一一家每年都盈利,且利潤凈增長率最高的航空公司。
那里的人對工作嚴肅認真,絕對不打馬虎眼,可是在找樂方面也絕不含糊。飛機乘務員們曾經躲在頭頂的行李柜里,在顧客打開行李柜放東西時跳出來,也曾在圣誕節時讓飛行員一邊通過揚聲器哼唱圣誕頌歌,一邊輕輕搖動飛機。甚至把飛機上的雞尾酒稱作“愛的魔水”,花生米一類的小點心稱作“愛的誘餌”,每當員工為乘客提供了額外服務,公司會鼓勵他做一次“愛的報告”……
創意顧問告訴我們幽默和創造力是密不可分的——“哈哈會帶來阿哈!”西南航空公司則證明了另外一個簡單真理:妙趣橫生的雇員很少抱怨工作艱苦和加班加點。甚至在海灣戰爭期間,當這家擁有“最有效率的團隊”、“最受好評服務”、“全美最值得為之奮斗的100家公司之首”……一系列稱號的公司面臨油價暴漲危機時,雇員們主動要求從工資表中扣除13萬美元,與公司一道度過燃料漲價的難關。
建業:我們知道如何讓你笑起來
“我們只有知道一個國家人民生活的樂趣,才會真正了解這個國家,正如我們只有知道一個人怎樣利用閑暇時光,才會真正了解這個人一樣。”套用林語堂的這段話:“我們只有知道了一家企業如何讓它的員工、客戶笑起來,才會真正了解這個企業。”
數年前還在嘗試為員工舉辦個人演唱會的建業,今天的全員才藝大PK視頻復賽投票階段正進行得如火如荼。32名復賽選手分布在全省16個地市卻絲毫不影響各自的吸引力。功能更加強大的信息辦公新平臺在大家對各位選手的視頻一睹為快的期待中一經開通便獲得極高的人氣。茶余飯后討論哪個視頻更有藝術電影的氣質,或者哪位歌手表現得更加纖音入云也就罷了,更有甚者,從地市百里迢迢回到總部辦理賬務的同事一進財務室就指著坐在自己眼前的大活人驚呼:“你,你,你,就是你們3shine組合的爵士舞目前名列投票第一?”
姜汝祥曾說,未來只有一種企業家能夠生存,那就是能夠領導Y一代(上世紀80年代后中國實行獨生子女政策后的一代)的企業家。甚至不僅是Y一代,網絡時代下,每個個體的生活價值觀念都在潛移默化中被重新闡釋和定義,如何讓自己面對更激烈的競爭與壓力漸漸與如何讓自己生活得更有樂趣發生了正比例關系。
在建業,你總有機會找點不尋常的樂子。比如忙了一年之后,你可能會驚喜地欣賞到公司的男老總們身穿白紗裙跳天鵝舞,或者女老總們拎著金箍棒為大家耍猴拳;或者在整個城市還未平息對建業拍到“地王”的咂舌之音時,你已經開始絞盡腦汁地考慮如何才能戰勝其他同事奪得“地王”項目的命名權并抱得筆記本電腦歸。如果你是建業的客戶,還在為去年圣誕節前夕伙同全省其他城市的業主集體攻陷鄭州大商新瑪特商場物資儲備一事而竊喜的話,那么今年聯合聯盟商家千車自駕游共同到信陽南灣湖畔欣賞美景外加沖擊世界吉尼斯紀錄肯定更讓你怦然心動。至于從上到下的各級員工,曾被拉到中岳山頂按照圖紙搭建羅馬炮架也好,曾為奪取“閃亮之星”的非典型性任命而被卷進“群眾斗群眾”中去也罷,都有機會在某一天和老胡面對面地吃飯,品嘗他收藏的與建業同歲的葡萄酒。
(文字執筆:鐘慧)
第一次我來了,第一次我驕傲地流下了熱淚。河南足球,成為這個賽季中超聯賽的矚目焦點。盡管一度瀕臨降級邊緣,盡管一度視為保級公敵,但從2007年11月4日夜里開始,河南足球人可以毫不掩飾豪情:我不是中超的過客!
2007的“超四世”因為有了河南足球的參與而顯得格外豐滿,2007賽季的中超聯賽因為具備了河南足球的韌性而格外有嚼頭。這一年從春走到冬,雖然每一步都異常艱難,可最終河南足球笑到了終點。 這一年,建業球迷隨建業經歷著心理的巨大起伏跌宕,從黑馬驚艷騰空到潰敗到底失控;從搖擺無常到強力反彈上岸,但我們最終會心微笑:只有活著最幸福!
歡笑、激動、幸福、喜悅、淚水、悲傷、遺憾、悔恨,這一個賽季五味雜陳,濃縮了人生。好在當大幕落下的時候,我們還可以憧憬下一年的演出,不必因過程中的稚嫩喪失了繼續在頂級聯賽的生存權。
生活是一株長滿了任何可能的樹,你永遠不會知道它下一刻會結出什么果實。因此,對于河南足球而言,2007這個賽季有著不可思議完全顛倒的四季表現并不意外。
海口的春天陽光明媚燦爛,但第一次參加中超集訓的河南四五將士卻感到春寒料峭。突如其來的罷訓風波對于一個相當聽話的球隊團體而言顯得不可思議,盡管過了近一周時間風波順利平息,但建業足球第一次真正體會到職業足球資本的威力。好不容易挺過了春訓,隨之而來的卻是“航海危機”,一次次猝不及防的冷箭從背后襲來,幾個部門聯合施壓,妄圖將建業足球的比賽遷出航海體育場這個魔鬼主場,甚至遷出鄭州。這次危機引發的討論提示出一個深刻的問題:河南足球到底屬于誰,這塊蛋糕到底怎樣才能做大?好在一切是有驚無險,在聯賽揭幕之日,航海體育中心又被熱情的河南球迷擠爆,球迷的熱情激發了球隊紅火的開局,當北京國安、上海申花和山東魯能三大豪門連續在豫軍身上交白卷的時候,整個中超都在驚呼:千萬不要小瞧河南人!
微風涼爽,夏花絢爛,但“黑五月”讓河南將士如坐針氈,幾乎一夜間球員的笑臉不見了,主帥的白發也陡增一把。開門三板斧過后,當整個中超都熟知河南隊的根底時,這支具有嚴重缺陷的球隊開始了“五連敗”的潰敗征程。洋槍不利、心態不穩,“黑馬”的外衣被逐漸剝去,一支降級熱門球隊應運而生。
當秋葉落在身上提醒人們該珍惜時光時,多少人在反思珍貴的外援名額為何被輕易揮霍。第一個調整及時而來,老胡親自上課了,俱樂部的經濟命脈得到了有效保障,最好的也是最貴的奧利弗救火來了。連續闖過上海灘和濟南城兩道險關后,球隊勢頭有所反彈,可在最不該輸球的時刻敗在浙江綠城這個“中甲小師弟”腳下,年輕的主帥為成長付出了代價,老辣的裴恩才武漢下崗不足三天河南再就業。
正當河南球迷認為最冷的一個冬天即將到來時,裴恩才率隊四戰七分,河南四五再讓所有人驚訝了一回,在“領頭羊”心中的加冕之夜慶祝保級。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一向以沉悶謹慎著稱的河南隊連續打出大開大闔的性感足球,在拿到成績的同時還贏得贊譽,遲到的碩果終在冬天落下。
這一年,河南足球曾經因為幼稚而屢吃暗虧,也因為不懂規矩壞了好多豪門的好事,但正是這種初生牛犢的無畏勇氣和不諳江湖規則的沖動,豐盈了中國足球,磨礪出一支未來中超豪強的雛形。
告別了張宇、門文峰、宋琦,迎來了胡葆森、裴恩才、楊林,這一年變化太大以至于讓常規思維難以及時轉換跟進,當11月14日中超大幕落下,所有提心吊膽的河南足球擁躉者都可以心無旁騖地睡個美覺。次日美夢醒來,驕傲地展望:2008,我們還能在家門口看中超。
(劉開銀,《河南商報》體育部記者。)
2007-04-01
豫公移山
還差10分鐘,建業離自己的中超首勝已經越來越近了。遺憾的是,一直固若金湯的防線在最后時刻出現了失誤。巴辛抓住一次不是機會的機會,雙冠王最終慶幸著從中原大地全身而退。
在人們紛紛以為建業將在前三輪遭遇三連敗的時候,這支草根球隊卻讓去年的冠亞季軍沒從自己身上占到半點便宜。三連平,猶如少林武僧舉起的少林棍,不僅連續將京滬魯三強敲得目瞪口呆,也如同三記響雷,在中超沉悶的天空轟隆炸響。
你可以把河南和山東的比賽叫做“魯豫有約”,也可以當成愚人節險些開出的一大玩笑,而我卻想把那個著名的成語愚公移山修改一個字:豫公移山。河南人正在用他們特有的堅忍和毅力成為中國足壇亮麗的一景。
你不是總覺得能一口就把我吞下去嗎?那我就像牛皮糖一樣死死地把你粘住!你不是個個號稱豪門人人牛氣沖天嗎?那我就讓你好好品嘗一下草根球隊的味道。你不是每人都身價千金全都貴為國腳嗎?那我就豁出老命,像拖拉機一樣把你拖得上氣不接下氣,像兇猛的獵豹一樣,咬得你手忙腳亂,狼狽不堪。
河南隊沒有大牌球星,沒有大把鈔票,沒有國企背景,但他們有的是跑不死的精神和擰成一股繩的團結,還有那些永遠追隨、無限忠誠的中原球迷,他們像愚公移山一樣,十幾年如一日地做著自己喜歡而執著的事情。
農民們不裝腔作勢,不裝大尾巴狼,不去揮金如土,但他們有的是血性和豪氣;他們能夠腳踏實地,擁有廣泛的民眾基礎;他們不求一時一勢,他們走過雪山跨過草地,今年,他們登上中超大舞臺,要來一次轟轟烈烈的匯報演出。
2007-05-24
老胡的十年規劃
三連敗后,胡葆森走上了前臺,不過和一年多前張宇出任董事長之后隨即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不同,他的這次“出山”并不是擔任“救火隊長”,更重要的是要表明一種態度:建業集團搞足球的決心不會改變,堅持理性投資的理念同樣不會改變。
適應中超至少兩年
建設一個中超俱樂部就像建設一個企業一樣,同樣非常復雜,這其中包括了經營、管理、競訓、公關引援和青少年培養5大體系,每個體系都要完善,然后相互之間還要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而我們的俱樂部目前的情況是每個體系都不完善,所以可以想象經營一個理想化的中超俱樂部多么復雜。
另外,在球隊方面,我們的隊員絕大多數都沒有打過中超,門文峰也是第一次以主教練身份帶隊打中超,他們對于中超的節奏、比賽環境同樣需要一個適應過程。要完全適應這些,至少需要兩年時間。
堅持理性投資
外界一直都在質疑我們的投入太少,但很多人都是單純從球隊在場上的表現這一點來看的,而不了解更多的情況。比如大家都知道一線隊現在排名倒數第三,但恐怕很少人知道我們一共擁有4支球隊,每支球隊都需要投入。
球隊取得好成績,是綜合實力的比拼,這與經驗、管理、圈內的人脈關系等都有關系,并不是一個簡單的投入關系。朱駿算是有錢的吧?他對俱樂部的投入也不可謂不多,但是效果呢?所以單純地談投入不見得有意義有價值。我們是需要時間去探尋職業足球的運動發展規律,去逐漸完成和強化俱樂部自身的造血功能,而不是燒錢。
十年后,建業會更好
做俱樂部和做企業一樣,首先要給自己定好位,然后制定長期的戰略規劃和具體的計劃,之后是具體地去執行。
我做建業俱樂部的長期目標是把它打造成河南的一個區域性文化名片,遠的不說,最近5年的目標是要球隊具備奪冠實力。這并不是說一定要拿冠軍,今年中超具備奪冠實力的至少有5支,5年之后,我們應該能進入前五名。而具體到近期的計劃,今年的目標很簡單,就是保級。
現在中超俱樂部的生存狀態大致可以分為4種,一種是背靠大型國企,不愁造血功能 ;一種是中超“老江湖”,生存不是問題;一種是經濟狀況窘迫,整日拆東墻補西墻;最后一種就是像我們和浙江綠城這樣的俱樂部,都是民營企業在維持,長期依靠自身能力生存,同時不斷地尋找職業足球的發展規律,不斷去完善俱樂部的造血功能。
如果長遠看,我更看好像我們這樣的俱樂部,十年之后,我們這樣的俱樂部會更好。
2007-09-26
裴恩才:再拿8分保級沒問題
在聯賽還剩下6輪的情況下接手自己并不熟悉的球隊并要率隊完成保級任務,這顯然需要很強的自信心和很大的勇氣。
在被問及是什么原因促使自己最終接受建業的邀請時,裴恩才說:“這種情況對我來說還是第一次,以前都是率隊沖超的情況比較多,現在則是保級,這對我來說也是一個挑戰。但我對建業足球還是比較了解的,因為今年聯賽的賽程正好是當時我執教的武漢隊跟在河南隊后面打,武漢隊的每一個對手都是剛剛和河南隊交過手的,在賽前研究對手時往往看的都是河南隊的比賽,也不得不看,這樣對河南隊就比較熟悉了。另外,我在中超待了兩年,對中超還是比較熟悉的。這支球隊的基礎還是不錯的,今年也打了不少好球。我來可能會讓大家在迷迷糊糊的狀態中得到刺激,帶來一些新東西。只要認真去做,應該能夠實現目標。”
2007-11-05
其實,你才剛上路
包括裴恩才在內的所有人,都不會想到,河南建業隊最終竟然在很不利的情況下,以宰殺領頭羊的方式保住了中超資格。
這的確堪稱是建業歷史上很經典的一場戰役:它創造了本賽季最快進球紀錄,單場進球數最多的紀錄,當然還是進入中超之后最具有意義的一場比賽。賽后,助理教練袁志新頗感安慰地說:“前6名身上,我們就沒在亞泰身上拿分了,現在這個目標也實現了。”
袁不經意間道出了一個“建業現象”:在建業隊目前拿到的25分的保級分數中,有14分是來自前6名的奪冠軍團身上,占了一大半,這也堪稱職業聯賽史上的一項紀錄。
作為有著良好足球傳統的人口第一大省,河南原本就應該在中國足球的版圖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它不會也不應該永遠只是總為保級而戰的“困難戶”,也更不應該只是頂級聯賽的匆匆過客。在沖入中超的第一年能夠保級成功,對于這支隊伍的生存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它也將因此承載著更多的夢想和希冀。
就像去年沖超成功的喜悅不能取代我們今年在保級之路上的艱難和痛苦一樣,昨天的保級成功對于建業隊這支中超新軍、對于河南足球而言只是完成了一個階段性的任務,它更應該是河南足球發展的一個新的起點。
無論如何,這都是一個值得慶賀和紀念的秋天。但是,榮譽對于殘酷的競技體育來講,從來都只意味著過去,而最重要的永遠都是將來。 思考一下如何能夠更好地生存,如何能夠在明年以及未來的中超聯賽中制造出更亮麗的“河南現象”,是每個和河南足球有關的人必須做的事情,而且是要從現在開始。
2007-11-18
長春的第二年、河南的第二年
是它,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不但挑翻了長春亞泰,成功保級,也將中超冠軍的懸念保留到了最后一刻;是河南球迷發明了一句名揚千里、膾炙人口的口號——專治各種不服,使得中超賽場圍繞這個話題多了無數談資;而原本那個溫情脈脈的“魯豫有約,”也因為他們從山東魯能這個中超豪門身上取得一勝一平的佳績,為綠茵場的恩怨情仇添下了濃重的一筆。
長春亞泰在沖入中超第二年就獲得了冠軍,今后幾年建業也不是全無機會,從球隊目前的球員年齡結構上看,今后幾年他們都會處在上升通道中。因為國內球員中,我們目前的主力都是1981年和1985年年齡段的,隨著比賽經驗的提高,如果再加上幾名得力外援,他們仍舊具備和國內任何一支球隊叫板的實力。
(郭韜略,《鄭州晚報》記者。白許晨整理)
想起開封,首先想到的是大宋。想起大宋,首先想到的是開封。
想起大宋開封,首先想到的是當時使用頻率極高的市井俗語“快活”,流行程度不亞于當下的“忽悠”。所謂快活,無拘無束是也。大詩人蘇軾將快活入詩,“豐年無象何處尋,聽取林間快活吟”。“快活”二字,成為市民狂歡情緒的一個最為通俗的反映。
大宋開封的市井生活,比白日還要喧囂的夜市是一個集中的體現。夜市的歡鬧,傳入深宮,傳到宋仁宗耳邊,皇帝動問:“何處作樂?”宮人如實告知,仁宗不由感嘆自己深宮冷清,羨慕起市井夜市來了。出自《北窗炙輠錄》的這條記載,彌足珍貴,皇帝羨慕市井夜生活,宋之前未有,宋之后也罕見。
時光流轉,開封城的繁華只余斷章殘篇,但宋風宋韻宋文化的味道仍在。著名作家孟憲明打了個比方:“凌晨三點,一個人要是從飛機上掉到開封老城的任一角落里,躺著別動,不出二十分鐘,準有人端著一碗熱騰騰的炒涼粉或者黃燜魚送過來。”
通宵不息、遍布全城的東京夜市,如今猶在;曾經的“410余行”的手工業部分仍存,世代傳承的藝人們仍存,他們是誰?居于何處?
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我在開封,曾走訪過“桑者閑閑”的汴繡,“百戲喧嘩”的汴梁花燈和風箏,它們是開封曾有過的數千種民藝中的個案,和那個逝去的大宋有著或深或淺的淵源。它們深藏于開封的長街短巷,繪成了“汴梁市井風情畫”。
“絲情畫意”屬汴繡
史學家估計,北宋東京大約有一百三十六萬人口,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三萬八千人左右。
當時東京駐禁軍十萬余,再加上家眷,占了東京總戶籍的將近一半。達官貴人也是東京的重要成員,他們城內外宅舍之多,“不欲遍記”。大量不事生產的消費人口的存在,使得城市充滿極強的消費能力,“410余行”生意,都好活了。
當時已出現了專業刺繡者“百姓繡戶”,最好玩的是,尼姑成為刺繡生力軍,所謂“龍飛鳳亦舞,繡巷皆師姑”。
當時的大相國寺是個巨大商場,每月五次開放,萬姓交易,第二、三門兩廊“皆諸寺師姑賣繡作、領抹、花朵、珠翠頭面、帽子、特髻、冠子、絳線之類”。相國寺東門外有一繡巷,“皆師姑繡作居住”,是個專業刺繡區,“京師織帛及婦人首飾、衣服,皆備四時”。
為什么尼姑們會成為繡女?遍訪開封當地人,不得而知。遙想當年東京城,大家伙兒的商業意識都發達,寺院的行者、頭陀都成為取酬的“專業打更人”,尼姑們敲木魚誦佛經之余,支個繡花繃子掙點碎銀子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黑龍江大學的伊永文教授分析:“宋代女伎藝人大盛,除大量歌舞伎人外,還存在一個出賣生活技術的龐大的女伎隊伍,有身邊人、本事人、供過人、堂前人、拆洗人、針線人、廚娘、賣茶人、玩具藝人等。”
針線人即繡女,技藝之精,被稱作“斜枝嫩葉包開蕊,唯只欠馨香。曾向園林深處,引教蜂亂蝶狂”。功夫到家了,窮家小戶的女兒可憑技藝賺錢,都市寺院的尼姑也紛紛學繡。當時有名的女道士曹希蘊為東京乾明寺尼姑作詩,說她們是:“睡起楊花滿繡床,為他人作嫁衣裳。因過竹院逢僧話,始覺空門氣味長。”詩中那份慵懶的閨閣閑情,是一張繡床幾縷絲線造就的。
東京城民間大量應用繡品,“錦繡之衣,結束不常,一時新裝,曲盡其妙”。城內72家大酒樓和千家小酒店的招牌和幌子很多也是繡制的,市場需求巨大。除了民間應用,皇室和官僚以及軍隊也要消費大量刺繡,官辦的“刺繡大學”——文繡院應運而生,這是宋代刺繡史上的一個重要拐點。
公元1105年,宋廷設了刺繡院,招了300個繡工,由各地名師云集授藝,300繡女十指翻動,千絲萬縷皆成意趣。
宋徽宗時,又特設了繡畫專科,繡畫分類為山水、樓閣、人物、花鳥,名繡工輩出,由實用進而為藝術欣賞,將書畫帶入刺繡,形成對后世影響極大的“宋繡畫”。
今日開封,仍有上百家汴繡工廠,數千繡女,以刺繡歷史名畫為重要特色。開封御街上,所有經營汴繡的,無一例外,都有《清明上河圖》全圖或局部圖,這已是汴繡的代表作,也是暢銷商品。
“汴梁彩燈”照耀千年夢華
公元965年上元節(元宵節),大宋東京城某個胭脂絨線鋪主管張勝,要破“夜不出門”的慣例,出門看燈。因為這一年,年豐米賤無邊事,要放五天“長假”。
張勝一出家門,眼睛不夠使了:坐車燈、兗球燈、日月燈、詩牌絹燈、鏡燈、字燈、馬騎燈、鳳燈、水燈、琉璃燈、影燈、諸般巧作燈、平江玉珊燈、羅帛燈、沙戲燈、像生魚燈、海鮮燈、人物滿堂紅燈……
好像天上的星星翻轉到地上,化作了萬燈千盞,這是上元夜最奪目的風景。彩燈照耀下,還有無數吸引人的娛樂。
上元時的東京,整整五天,每個人都是窮日盡夜才回家中,沒有空閑睡覺,相互招呼著整理一下“殘妝”,便再出去游玩,因為邀請的客人已經在門口等著了。
整整五天,張勝哪兒都逛到了,獨有端門這個老實人不敢去,因為在那兒,手拉手肩并肩“野合”尋歡,之后便道別分手的少男少女“少說也有五千來對兒”。這種“一夜情”,在整個古代城市上元歷史上也是極為鮮見的,青年男女的大開大合、大喜大悲的故事,使得上元的狂歡更煽情,更具節日號召力了。
這就是宋代的上元,一次與社會道德不相一致的集體狂歡行為,所有讓今天的我們驚訝不止的一切,在彩燈的照耀下,都發生了。
一千多年后,開封市理事廳街上,一處小小的燈坊里,一位1941年出生的老人,孤獨而執著地復活了曾照耀東京的宋燈。老人名叫張金漢,他的燈坊叫做敬文齋,已有百年歷史。
除了明角燈,老人復活了《東京夢華錄》上記載的所有宋燈燈品。正店燈、腳店燈、折子燈等,張金漢一一在清明上河園內復原。此外,他還制作了園內客棧燈、馬路燈、五連燈、九連燈以及所有氣氛燈。“汴梁彩燈”就這樣穿透歷史照耀了千年夢華。
東京人競享“追風的快樂”
宋代東京城以強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貿易經濟,造就了強勢的市民文化。東京人把風箏也玩出“職業化”來。
宋代風箏走向“職業化”道路,和當時重視過節有很大關系。僅以清明為例,北宋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里有生動的記載:
千騎萬眾,輕車飛蓋,匯成一條洪流,市民們放起風箏,踢起氣球。玩累了就羅列杯盤,暢飲飽餐。夕陽照射在樹梢上,游人才踏上歸家的路,戶戶有醉人,通往郊外的大路上滿是遺簪墜珥,珠翠縱橫。
北宋皇帝宋徽宗,“即位之初”曾在“罷朝余暇”放紙鳶為戲。他主政時期,由官方主持出版了《宣和風箏譜》。文人士大夫的參與使象形風箏在扎制和裝飾上都有很大發展。
正因為宋代風箏給人留下的深刻印象,明代畫家仇英在臨摹《清明上河圖》時,自作主張地把六個東京小孩放風箏的內容加了進去,以至于后世以訛傳訛。
宋代宮廷畫院侍詔蘇漢臣,曾畫《百子圖》,圖上也生動描繪了宋時放風箏的場面:左上角是一片疏朗的竹子,一個最簡單的瓦片風箏飄飄浮浮,風箏線的那端引來近十個男孩的強烈關注,神情生動極了。
當時宋代放風箏是作為一種體育健身運動。宋代李石著《續博物志》中寫道:“春回放鳶,引線而上,令小兒張口仰視,可以泄內熱。”
兩宋時期,風箏在社會經濟和文化活動中占有相當的地位。開封風箏經千年傳承,至今不絕。
近現代的開封人,管風箏叫“毫”,他們常常在開封市小南門大袁坑沿、三官廟前、龍亭里放毫、斗毫。斗毫,是想辦法用我的風箏把你的風箏線掛斷,你的風箏栽下來,就算我贏。當兩個風箏攪在一起時,雙方會急收線、急撒線、再急頓線,把對方的線頓斷,這種把戲叫“繳風箏”。
民間藝人制作的鷹、鶴、燕、蝶、蜻蜓、龍頭蜈蚣,奇巧百出,工藝性是比較強的。具有濃烈黃土氣息的一批大眾化風箏,幾百年來,也是一直飛翔在古城的上空,“馬褂”、“大腳燕”、“七星”、“八卦”等,開封的大人小孩,差不多人人會扎制,半天的工夫連扎帶繪,準能扎上一架。
民藝生存傳續,與時代息息相關,也與地域特征息息相關。擁有深厚宋文化的開封,它的民藝才會如此這般地發生發展。反之,民藝的發生發展,同時豐滿了開封宋文化的概念。孟憲明說:“宋文化是汴梁民藝的空氣、水分和土壤,舍此,無法存活。”
宋文化更是開封的靈魂、中原的靈魂。電影大師安東尼奧尼在名作《云上的日子》中有一句經典臺詞:“我們走得太快,把靈魂落在后邊了。”舍了棄了丟了包括民俗民藝的許多傳統文化,一座城,也就魂飛魄散了。
(盛夏,《大河報·厚重河南》記者。)
多年前,因開封大相國寺的名聲太大,曾陪著外地的朋友去過幾次。每次去,都不由得皺眉。心說:怎么會這樣呢?
是啊,門前是喧鬧的街市,一街兩行都是飯館酒肆,有著各樣賣小吃的攤點,還有那舉著插滿冰糖葫蘆串的小販,叫賣聲唱唱呀呀……寺內時有花卉、燈會的展覽,一片紅紅綠綠,摩肩接踵,百味雜陳,肉香熏天,分明俗到了極點!
這是一座寺院嗎?佛門凈地,是參禪悟道之處,怎得如此喧嘩?
有很久了,我一直不明白:歷史上有很多的名寺古剎,那大都矗立在名山之中,以山而得名,以遠而生望,以靜而飄仙,是世外靜省沉思的地方。而偏偏這赫赫有名大相國寺,叫國人一代一代口口相傳、歷經千年的大相國寺,為什么會雜在了一片繁華鬧市之中?且不說那一街兩行的煙火氣,且不說那市井的喧囂,單說門前商販的各樣叫賣聲,就俗得叫人足以掉頭。佛家一向是講究凈的,如此嘈雜喧鬧的一個所在,“凈”由何生?
當然了,從唐代起,這里就是皇家的寺院,而后是北宋……一朝一代,幾經湮滅興衰。但在曾經的皇城之中,為著皇家的便利,離市井近一些,也是有緣由的。但是,明明是一個寺院,怎就沒了佛門凈地的“肅然”呢?
且慢,隨著時光的流逝,隨著歲月的更替,突然有一天,我像是明白了這個“俗”字,明白了這么一個寺院叫人千年不忘的道理。我問過自己,你是怎么知道這個大相國寺的?于是遍尋記憶,倏然發現,那最早的信號竟然來自已過世的姥姥口中!在記憶里,姥姥本是不識字的,眼也幾盡失明。但在童年里,姥姥曾給我講過許許多多的關于宋代的“瞎話”。在她的“瞎話”里,我知道了東京汴梁的大相國寺……再往上追溯,我發現它竟然是來自古時的話本和唱書,是一代代的說唱藝人口口相傳的結果!后來,在我閱讀的范圍內,它又逐漸出現在《水滸傳》等一些文學作品里,像“魯智深倒拔垂楊柳”之類……是啊,我一下子明白了:自古以來,開封大相國寺名氣是口口相傳的,它的名聲本就來自于古時的唱書及話本……正因它雜在煙火氣之中,正因了它的“俗”,才成就了它在人們心目中的“大”,成就了它在人們心目中的獨一無二。應該說,這大相國寺作為“名剎”也是矗立在“山”中的,但它是以百姓的日子為“山”,以眾塵眾生為“座”,這“俗心”里托出的是與民共生的“佛膽”。它與百姓的日子,與世相、色相,與世世代代那生生死死的故事是勾連在一起的。如果沒了這貼著百姓日子的“俗”、沒有了這“俗”到極點的民間世相為襯,何來口口相傳?!
我突然又發現,這是佛家的“凈”與世相的“亂”結合得最好的一個地方,是“大肚能容”,是“笑口常開”。西天的(或者說是精神上的?)“佛”與“菩薩”就坐在人間的日子里,坐在一片喧鬧的市井之中……有了這么一個地方,它就成了一種上蒼對民間的體恤,對人生的安慰,一種連接著百姓日子的精神給予。這大相國寺就像是一朵開在凡世塵埃里的蓮花,它的圣潔與純粹正是人間的俗氣映照出來的。
近日,聽說開封正在為文化的建設進行大的謀劃,有了更大、更開闊的思路。而有著千年大相國寺,有著龍亭,又是豫菜名吃發源地的開封……我想,還是不要滅了那“俗”吧?
(李佩甫,著名作家,河南省文聯副主席,省作家協會主席。)
1952年,受法國里昂地區教會的邀請,柯布西耶在里昂郊區一個叫Eveux的地方,設計并建造了拉圖雷特修道院。整個工程于1953年啟動,1959年完工,最終建成的修道院包括了一座教堂、教士集會廳、圖書館、餐廳、廚房以及百余間修士居室。
拉圖雷特修道院建于一處山坡,背面是大片的森林,正面是大片的草地以及遠處連綿的山巒。在離拉圖雷特不遠處的山下,是原來的修道院,柯布西耶在設計時,就參考了這座傳統修道院的平面與布局。此外,每逢若干年一次拉圖雷特大修時,修士們也會臨時居住在這里。
柯布西耶在拉圖雷特又一次實踐了他的新建筑五點。修道院的底部由混凝土承重柱列支撐,綠地沿著山坡穿過整個修道院,頂部鋪著青草,窗戶略挑出來。整個修道院的結構像缺了一邊的正方形,而缺掉的那一邊,是獨立于修道院之外,僅在底層與修道院通過回廊相連的矩形教堂。
修道院的頂層是修士的居所。水平而連續的房間懸挑于墻面之外,配合柯布標志性的粗面混凝土,渾厚粗野之中帶著一股矩陣般的神秘感。遠遠看去,這樣一座建于斜坡之上,踩高蹺一般完全由支柱撐起的巨大的堡壘一般的建筑,在冰冷地凝視遠方,仿佛有意要將里面的人們與周圍的天地隔絕開;又或者柯布西耶根本有意把它做成一個自成一格的冥想空間。
修道院的下面兩層分別是圖書館、餐廳和教士集會廳。圖書館采用了柯布西耶設計馬賽公寓時的手法:在一般的天花板高度基礎上和上一層挑空相連。在室內埋頭苦讀許久的人,只需起身走到挑空部分,便可以感受到那份原本置身室外才有的豁然開朗。而餐廳和一個集會廳采用了一種間隔奇妙的玻璃墻。玻璃之間以不同的頻率和密度排列咬合,或密或疏,同時附以色彩鮮艷的窗簾。山風徐來,便可瞥見窗外的藍天綠地,是一種令人欲罷不能的陶醉。
修道院的底層是連接著教堂與修道院的回廊,光線透過具有模距規則的柵欄形式的玻璃射入,奇妙的幾何光線讓整個回廊看起來有一種樹木林立的感覺,又充滿了鋼琴琴鍵般的韻律感。拉圖雷特的布局概念,有點類似于倒金字塔般的迷宮,百余間的宿舍,兩間集會廳,再到圖書館、餐廳,最后來到空曠的回廊。沿著回廊走到盡頭,穿過一扇漆黑的小門,最終被神秘引向的,是與整座修道院若即若離的教堂。
在教堂矩形的混凝土空間里,管風琴位于西面的墻壁上,修道士座席位于管風琴的兩側,被鄰近細長的矮窗所照亮。一條中軸線將教堂豎直地一分為二,主祭臺位于中軸線之上,另一側還有三個供個人禱告的神壇,神壇的天花板上有三個相對應的巨大采光洞。神壇的壁面分別被涂成紅黃兩色,采光洞的內側被涂成了紅、白、黑三色。與之前的廚房和集會廳相比,這里的色彩簡樸率真,卻又充滿內在意象。柯布西耶曾經說:“有人認為教堂一定非純白色不可。我卻以為即使不是純白色,只要該處有光線,亦同樣能獲致圓滿的效果。”彩色的陽光與粗糙的混凝土相融,也許就是柯布西耶心目中對于神性的表達。
內部的鮮明靈動,與外部的傲然不群,這樣一種強烈而又猝然的內外反差,就這么交織于迷宮一般的拉圖雷特里。所以有人說,柯布西耶并不僅是為教會設計了這座修道院,同時也是為了表達自己的孤獨與苦悶設計了這座修道院。
教會曾經向柯布西耶提了這樣一個要求:“修道院需要的是簡潔樸素而不需太多裝飾的外表,沒有任何多余的華麗存在,但也需要重視對于生命的表達。”如今看來,當初的這個要求,也可以作為對拉圖雷特修道院最好的評價。
在基督教文化地域內,建筑思想的新變化通常是通過教堂的筑造來表達的,似乎上帝是建筑大師們的第一個觀眾,柯布西耶也不例外。他一生僅僅設計過兩座宗教建筑,另一座就是被當作是他建筑理念宣言的朗香教堂。這兩座姊妹建筑巧妙地用粗獷的清水混凝土調制出精微的宗教氛圍,從而平息了許多爭議。曾經有人評價杜甫:自古詩人,巧即不壯,壯即不巧 ;巧而能壯,乃如是也。偏愛混凝土的柯布西耶和他的拉圖雷特修道院,一樣也適用于這句話。
(施煒,80后攝影師。)
20世紀60年代, 紐約海岸兀然矗立起三座不拘一格的建筑。它們就是新奧爾良建筑大師阿爾伯特· 萊德納為美國全國海員工會設計的獨具匠心之作。這些建筑的正面布滿了一個個舷窗,這在當時空洞的現代主義教條面前簡直就是膽大妄為。然而在之后的20年里,全國海員工會相繼把它們全部賣出。其中有兩座位于第九大道和西十七大街的交叉口,一座變成了現在的海員賓館,而另一座也許過不了多久也會落得同樣的命運。
不過,位于第七大道和十二大街的第三座建筑奧圖爾大樓(現屬于圣文森醫院),其命運尚且難卜。盡管建筑物正面被視為地標建筑,盡管保護組織Docomomo(國際現代建筑文獻保護組織)多次呼吁,醫院仍欲建起一座超高大樓取而代之。
20世紀50年代美國稱雄海洋世界,美國海員工會得以飛速發展。 工會于是開始了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它要為會員們建造職業介紹所,建造住宅,建造培訓中心。工會為此聘請了萊德納先生,而萊德納當時走出杜蘭大學還沒有幾個年頭。
1958年,當時的紐約港仍然能夠提供充分的就業機會,海員工會于是宣布在十二大街和十三大街之間的第七大道這一段,由萊德納先生設計建造一個新的總部。奧圖爾總部大樓落成于1964年。這個六層建筑結構支撐于兩個玻璃砌塊圓柱體(內部為職業介紹所),頂部墻體做成齒狀懸挑結構,具有觀孔的象征性。
兩年后,工會在西十七大街346號建起了一個附屬建筑物。這是萊德納最令人興奮的作品:十一層的建筑點綴著一百多個舷窗式觀孔,自地基而上樓體逐步傾斜達二十英尺。竣工后,只見正面的白色瓷磚墻體從周圍的低層房屋建筑中沖天而起,就像暴風雨中掀起的狂瀾居高臨下,傲視船首一般。
幾年后,萊德納先生又為附屬建筑物設計了一個側翼,側翼在第九大道東邊從西十七大街一直伸展到十六大街。側翼也同樣設計有舷窗,但整個側翼形似一個豎立起的厚厚的比薩盒子,絕對地方方正正。
即使是在較寬容的60年代,不合正統的三建筑所內含的幽默也大大地觸犯了當時極為正經的現代主義。對于那些現代主義的建筑精英來說,為烏七八糟的海員設計的職業介紹所不比迪斯尼安靜到哪兒去。
然而,正當海員工會行將完成龐大的建筑計劃時,紐約港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或者說至少在工人們看來便是如此。1973年,工會將第七大道的大樓出售給了街道斜對面的圣文森醫院,隨后醫院將其易名為奧圖爾大樓。截至1987年,位于西十七大街和第九大道的兩處建筑基本上空置不用了,而由收容院把它們拿來幫助離家出走的青少年。
現在,圣文森醫院已宣布出售十一大街到十二大街之間、第七大道東側的綜合建筑。醫院希望用這筆錢建造一所可能高達二十一層的新醫院來替代目前的奧圖爾大樓。
但是奧圖爾大樓已被列入格林威治村歷史保留區。要使上述計劃得以實施,紐約市地標建筑保存委員會必須做出表示,即在委員會原地標報告中受到好評的奧圖爾大樓并非不可處理。
誠然, 它是缺少西十七大街建筑結構那般的明晰, 但是另一方面, 它卻保持得幾近完好無損。 為此, Docomomo 成員曾在網頁上就萊德納建筑還帖發了一則簡介。
在西十七大街和第九大道的結合部, 萊德納先生留下的饋贈更是受到了嚴重的損害。 早在幾年前, 比薩盒式建筑已被改為海員賓館。 如今, 雖然賓館正面裝扮得很漂亮, 但原本凸顯矩形建筑風格的空闊廣場與賓館之間卻增建了有礙美觀的零售空間。
在20世紀90年代,附屬建筑物的斜坡結構遭受了一次毫無品位的改造, 這次改造幾乎使原本熱鬧的海上韻味喪失殆盡: 斜坡與人行道之間引人注目的交叉處幾乎都被假冒店面所占據。
這一建筑結構目前的擁有者是 西十七大街346號公司, 而該公司已經提出計劃, 希望將其改作賓館。 公司的一位主管愛朗· 諾恩伯格曾經說過他的小組正在調查研究可選方案。即便這些擁有者有所行動,他們也很可能認為這個城市還不夠大到需要兩個觀孔風格的賓館,從而會繼續他們的始于上世紀90年代的改建工作。
今年9月, 阿爾伯特· 萊德納前來紐約參加一個就其個人作品的Docomomo 研討會。 他對西十七大街建筑的假冒店面感到十分吃驚, 不過, 廣場上海員賓館的擴建他倒還認為算是合理之舉。
然而他的確深切地愛著奧圖爾大樓——他在此地的第一部作品。后來,他還寫信給Docomomo, 建議紐約市將此建筑從圣文森醫院買下,作為“格林威治村歷史博物館”。
“這也只不過是亂碰下運氣罷了。 ”他后來說, “我還不至于傻到以為會真的如愿以償, 但我想既然你播下了種子, 也許不定什么時候就會生根發芽。”
無論如何, 他說, 即便奧圖爾大樓拆除了,而其他兩處建筑能留存下來, “丟一存二, 這也不錯嘛”。
(Christopher Gray,《紐約時報》專欄作者。周洪安、院志英翻譯。)
抗戰是一個必須小心翼翼來寫的題材。抗戰之所以難寫,在于戰爭的極端殘酷,人性受到了極大的挑戰。好作家怕寫抗戰,張愛玲就沒有正面描寫抗戰,連錢鐘書這樣的大師,對抗戰這個題目碰也不敢碰。《圍城》的時代背景是抗日戰爭,但《圍城》中卻沒有提到“南京大屠殺”,沒有提到中國軍民艱苦卓絕的抗戰。抗戰的話題實在太沉重,許多人不敢去碰。我以為這是對的,至少說明錢鐘書對一個嚴肅的話題心存敬畏。既然我們沒有心理準備,既然我們還沒有勇氣面對歷史,那么還是暫且不談的為好。
但是李安膽大,拍了抗戰中的亂世佳人,而且拍國人皆曰可殺的漢奸易先生和紅粉殺手王佳芝的男歡女愛。于是,甚至被人批評為中年危機,必須通過拍三級片來找平衡。事實上,對于歷史只要在思考就好,思考比重復既定回答更為重要。德國思想家漢娜·阿倫特是這樣說的:“在罪惡的極權統治下,不思想所造成的災難可以遠勝于人作惡本能危害的總和。”
海風吹水都成淚
我們是一個苦難的民族。我們的苦難太多,有那么多的死難同胞,生者也生活在禁錮和屈辱之中。在不太遙遠的過去,我們的女性還纏著小腳,她們還是孩子的時候就被纏上小腳,我們還美其名曰“三寸金蓮”——這樣的民族,其思想難道會不被禁錮?
有苦說不出也是一種屈辱。我們是一個失語的群體。這個世界上的苦難民族,都有講述自己故事的歌謠:俄羅斯有帕斯捷爾納克的《日瓦格醫生》、捷克有米蘭·昆德拉的《難以承受生命之輕》、波蘭有肖邦的鋼琴曲……我們有這樣偉大的作品嗎?敘述苦難的過程,也是心理恢復的過程。愛國的方式不能被壟斷,高唱贊歌是愛國,悲歌一曲也是愛國。
李安努力講述一個悲情故事。女主人公本是一個淑女,玉色溫溫,靜始聞香。然而遠在英國的父親另結新歡,自己寄人籬下,在舅母家里蓬頭垢面,于她而言,家愁多于國恨。不過她的悲劇雖不始于戰爭,卻因戰爭而加劇,再見到鄺裕民的時候,她已經是萬念俱灰,卻又被她曾經暗戀過的同學送上了死路。
李安很會借助氣氛講述故事。他營造了兩種氣氛:一是殺氣,再就是溫情。影片一開始就充滿殺氣:背著長槍的士兵和掛著短槍的大漢充斥整個畫面。殺氣是張愛玲小說中原有的。按李安的說法,《色·戒》的“殺氣是很重要的……我們進去以后,從地獄走一趟再出來,覺得人生還是有希望的,人還是有感情的”。
《色·戒》的溫情有時很抒情。小說和電影的結尾都有抒情的一面。小說中三輪車的“把手上拴著一只紙扎紅綠白三色小風車。車夫是個高個子年輕人,在這當日簡直是個白馬騎士”。小說的意思在電影中表現出來,真的是一種詩意,重新轉換為文字就是“青山隱隱孤舟微,白鶴雙飛忽相見”。王佳芝有理由高興啊,因為她放生了,留了易先生一條活路。她做了一次強者,易先生的生死,在她的掌控之中。王佳芝大多是受人擺布,這次她做了一次頑強的選擇,她真愛了一次。真愛是對命運的抗爭,即使愛錯了一個人,那也是抗爭。
拍給中國人看的電影
李安自稱《色·戒》是部年代劇(period piece),片中有很多畫面是歷史的剪影。比如,后撤的大學生與開赴前線的部隊交臂而過。開赴前線的士兵頭戴德國式的鋼盔,身穿鮮亮的軍服,威武雄壯,軍歌嘹亮。李安有國軍情結。李安的父親是國民黨的中學校長,當時在國民黨中應該算是相當級別的中層干部。
學生和士兵的士氣都很高昂,但并不悲壯,反倒是洋溢著許多節日氣氛。他們有理由高興,他們為崇高的愛國熱情所激勵。抗戰伊始,持久階段的艱苦考驗還沒有到來;同時,普通軍民也暫時擺脫了統治者禁錮他們的桎梏,為了調動民眾抵抗入侵者,統治者暫時放寬了對民眾的控制。
《色·戒》是個歷史情仇故事,有強烈的懷舊氣氛。今天的上海已經放大了許多倍,其標志性建筑是東方明珠電視塔和金茂大廈。從金茂大廈上往下看,白渡橋小得像玩具。但此橋是上海曾經的標志性建筑,也是有民國情結者的懷舊坐標。白渡橋李安拍得很認真,橋上的人物、車輛熙熙攘攘,都是民國格調,非常逼真。看得出來,《色·戒》拍得不惜工本。
影片的許多人物、道具、臺詞,也只有中國人才看得出來。易先生的辦公室內有“平等、博愛”等口號,墻上掛著孫中山先生的標準像,《色·戒》中的保鏢和特工干部,大多身著中山裝,看后讓人感覺,主義和口號、符號和標志是多么的蒼白,隨時可以被人利用。
“每一個哨兵都有可能叛變”
《色·戒》主題是因愛而放了漢奸,所以影片有爭議。其實殺了一個易先生,又有何用?英國哲學家伯特蘭·羅素有一句名言:“我不會為了自己的信仰而赴死,因為我有可能信錯了。”
何況,李安并沒有美化易先生。李安只是說,易先生對美人有些動心。美人曲意逢迎,不由他不動心。如果易先生不動心,那倒真的是有點在美化他了。那么我們要為什么緊張呢?
格拉厄姆·格林說:“重兵圍困的危城之內,每一個哨兵都有可能叛變。”故事結尾時,大學生落入敵手,重刑之下,大多開口——“口供都對上了”。臨死之前,除了王佳芝和鄺裕民沒有哭,另外幾個大學生“殺手”已經崩潰,痛苦流涕。
在此之前,鄺裕民要殺汪精衛手下的漢奸,但自己發表豪言壯語脫口說出的卻是汪精衛的詩句:“引刀求一快,不負少年頭。”在聲討別人是漢奸的時候,我們恰恰忘記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我們自己會不會背叛?或許并不是背叛民族,而是在自己的生活中背叛。
男女之間的背叛我們已經習以為常,主義之說我們也經常變化,但對自己孩子不好,那是最大的背叛——動物尚且不傷害自己的后代。我們逼著孩子死記硬背,學很多無用的東西。我們的孩子正在受難,我們有責任去解救他們。事實上,我們不僅沒有解救他們,還沒事偷著樂。難道沒有偷著樂嗎?做父母的不是開著國內組裝的外國品牌汽車,叼著煙,喝著酒,有的還要講黃段子,以示自己是個大老爺們兒,有信心、有決心、有能力?
“如果麻煩在所難免,就讓我有麻煩好了。讓我的孩子有安寧。”這是美國先哲托馬斯·培恩的一句名言。“讓我的孩子有安寧。”我們有這樣的勇氣嗎?恐怕沒有。凡遇到困難,我們總是要擊鼓傳花,將問題往后傳,傳給我們的子孫,傳給我們的后代,還要美其名曰“慢慢來”。可我們破壞子孫的生存環境的時候——也可以說掠奪我們子孫的財富的時候,我們可是一點也不慢!這難道不是一種背叛?
閃爍而又很微弱的光亮
《色·戒》再有爭議,也應該算是一部成功的影片。那么多人看了這部電影,談論這部電影,產生那么多的聯想,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人們看出許多不同的意思,唏噓不已,都希望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感慨。于我,漢娜·阿倫特的一段話是很好的釋義:
“即使是在最黑暗的時代,我們也有權去期待一種啟明,這種啟明并不來自理論和概念,而更多來自一種不確定的、閃爍而又很微弱的光亮。這光亮源于某些男人和女人,源于他們的生命和作品,它們在幾乎所有情況下都點燃著,并把光散射到他們在塵世所擁有的生命所及的全部范圍。”
“不確定的、閃爍而又很微弱的光亮。”人世間可以是很黑暗的,需要光亮,需要溫暖。哪怕只有那么一點點的溫暖,那也是偉大的力量,遠比轟轟烈烈的偉業更加具有生命力。
(朱偉一,中國社科院法學所兼職教授。)
延安在哪里?
——為什么建業要組織第一梯隊經理人到濮陽縣西辛莊進行參觀學習?老胡將河南的鄉鎮比作延安回答《大河報·大河財富》記者的提問。知道了延安在哪里,當年的紅軍才有信心最快到達;知道了鄉鎮的真實狀況,知道了鄉鎮人民的真實要求,建業人就能更好地實現自己的戰略征程。
我們只選擇了馬拉松!
——老胡面對著媒體期待的眼光這樣說。當社會越來越傾向于將目光聚焦在上市、并購、地王等與財富標簽有關的轟動事件時,眾多企業的欲望也隨著這股熱浪漲潮。建業人選擇了馬拉松,在42.195公里的跑道上勻速前進,也許注定了不是跑得最快的,不是跳得最高的,但無疑我們能走向一個很遠的目標。
戰略性進入。
——11月19日,在鄭開森林半島項目奠基前的新聞發布會上,集團執行總裁閔閔如是評價說。作為省域化發展戰略布局較晚的一站,進軍開封的歷程充分顯示了建業人“慎始善終”的行事方式。積極參與開封水系工程建設、汴西新區開發建設;致力于促進開封城市形象的提升和城市經濟的發展,建業自覺將自身的發展融入“中原崛起”的大勢中,這也使得開封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將是集團的戰略重地。
過得更像一家人!
——補充保險、生日祝福、團隊活動專項費用……新的員工關懷管理細則溫馨出臺,其中對員工生活細節更加細致地關懷給大家帶來了濃濃的暖意。中心大聚會、營銷經理聯誼會、興趣小組……隨之而來的,在工作關系之外,同事們的橫向聯系形式正在日益豐富。
沒想到你們的“脫口秀”辦了這么長時間!
——在參加最新一期人力資源中心企業文化部組織的“脫口秀”活動時,投資發展中心的徐東旭如是感嘆。自選主題演講、自由發問討論,兩年多來,準時在每周五上午舉辦的“脫口秀”活動已成為員工歷練口才交流知識的思想沙龍。從內秀走向雄辯,從專業走向博學,定位清晰的“脫口秀”將伴隨員工走向更遠。
平穩的心態,良好的團隊氛圍。
——賽季結束,同內刊編輯們交流時,建業隊隊長陸峰揭秘“專治各種不服”的內部動力。不畏強隊、堅忍自強,本賽季建業隊把河南人的這種“倔”勁演繹得淋漓盡致。在實力不占優勢的情況下對決,意志力和團隊的凝聚力已經成為左右比分的關鍵,就連前后執教過許多球隊的裴恩才教練都對建業球員的戰術執行力贊不絕口。
大喊大叫的多,葉公好龍的多,搞花架子的多,耍花腔的多,都在為自己炒作。越是這樣,我們越是得感謝老胡:一個房地產企業無私地替河南支撐著一支足球隊,經年累月地賠本賺吆喝。
——“男籃出走山西,女乒遠嫁河北”,提起河南的體育環境,集團品牌管理部關健的觀點尖刻但客觀。也許我們都需要一個契機,來審視一下自己對于家鄉球隊的感情:它不僅是一個順風順水時萬眾參與的狂歡派對;它更是一個孩子,需要很多人的誠摯關注、同抗風雨、共享成長;拔苗助長、捧殺、棒殺,對它來說是不公平的。
足球如人生,沒有對錯,只有態度。
——集團產品管理中心的王中仁對足球的評價頗有哲思的意味。對待足球我們有種種的態度:有人視足球不過是一場賭博,結局和積分是最重要的;也有人愛足球就像追求生命中其他珍愛的東西,飽含理想主義的光芒,這種態度,用最近流行的電視劇《士兵突擊》中的名言來描述非常恰當,那就是:不拋棄、不放棄。
榜樣·領袖
11月15日,在《經濟視點報》舉辦的“100名開發商眼中的地產領袖”評選活動中,通過河南112位開發商代表實名投票,建業集團董事長胡葆森、建業集團以及建業·森林半島鄭州項目均以絕對高票分列“榜樣人物排行榜”、“榜樣企業排行榜”、“榜樣樓盤排行榜”第一名。15年堅持耕耘一個市場,專注于產品和服務同時,建業也收獲了同業的巨大認同和尊重。
奠基“鄭開”,重任之始
11月19日,在鄭開大道開通一周年之際,由開封建業大宏公司開發的鄭開森林半島項目成功奠基。作為開封汴西新區臨鄭開大道的第一個城市綜合體項目,鄭開森林半島已成為“中原崛起,鄭汴融城”背景下的一個耀眼符號。而對積極參與古都中興、鄭汴一體產業實踐的建業來說,鄭開森林半島也將是一系列努力的發端。
中超元年,感謝球迷
與來訪的天津隊握手言和后,11月14日,建業隊的首個中超賽季順利結束。賽后,建業將士扯起“中超元年,感謝球迷”的橫幅繞場感謝球迷,一時歡聲雷動,令人感慨萬千。中超元年,雖遇坎坷但最終堅守成功,同球迷的癡心支持是分不開的。“我們是跑馬拉松的”,建業隊在中超的穩步成熟歷程,更需要球迷的持續理解和一路陪伴。
Let’s shine
來次閃耀吧!一句成功的廣告詞,道盡大眾潛在心底的舞臺夢想和閃耀欲望。在“閃亮之星”建業員工才藝PK大賽決賽階段MV拍攝過程中,來自財務管理中心的“3 Shine”舞蹈組合在拍攝定格鏡頭時笑靨如花。11月20日,32位進入決賽的選手MV全部上傳至集團公共信息平臺,這一天,我們見到了如此之多的燦爛笑臉;這一天,建業的全民狂歡再次升級。
建業“小馬哥”
“歌比周杰倫、舞超郭富城”,如果以內容風格來劃分的話,戲仿搞笑是本次員工才藝PK大賽MV的一大主流類型。如:營銷管理中心MV“惡搞”老胡;客戶管理中心的MV干脆拍成情景劇。當然,最為“拉風”的當屬這位來自焦作公司的“海陸空三棲明星”賀贊屹,手紙做圍巾,風衣蛤蟆鏡,一時風頭無兩。
榜單“暗戰”
員工才藝PK大賽32 強選手MV上傳后,圍繞爭取大眾選票,選手及其親友團展開了激烈的拉票大戰。或親自上陣輪流到各個中心督選;或發送短信溫情提示,苦情牌、老鄉情,合縱連橫,熱鬧至極。而廣大“選民”員工也在欣然觀賞MV的同時,再次體驗了“超女”時代的狂熱。
中國新人文紀錄片以歷史感悟未來
渴求復興,企盼強國,是中國人久遠的夢想。《復興之路》按歷史線索,六集分別以“千年局變”、“崢嶸歲月”、“中國新生”、“偉大轉折”、“世紀跨越”、“繼往開來”為主題線索,選取各個歷史階段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作歷史重現,講述了1840年至中共十七大召開前中國屈辱、奮爭和復興的歷史,全景式追溯中華民族的強國之夢和不懈探求的歷程。《復興之路》是央視第一部直接、全面、系統梳理中國近代、現代歷史的系列節目。
以歷史呈現當下,以歷史感悟未來。復興是20世紀中國的鮮明主題,也是21世紀企盼實現的藍圖。有人將《復興之路》、《大國崛起》這一類紀錄片稱為新人文紀錄片。
今天以紀錄片名義重新“復活”的主要還是新人文紀錄片。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大”:大選題,大手筆,大投入,大制作。經濟發展,文化反思,人才保障,是這兩年“大片崛起”三大主因。當下,中國紀錄片在主題挖掘上有回歸主流的趨勢。
(信息來源:BBC)
理性看待中國環境問題
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獨自承擔了世界范圍內相當比例的制造業生產,這一點不能忽略。生產基地集中在中國,相應的環境負擔也會集中到中國。換句話說,正是由于中國承擔了全世界相當部分的環境負擔,而且環境政策相對寬松,才吸引眾多企業來中國投資建廠。此外還存在所謂“碳連鎖”問題。比方說,日本為了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而征收環境稅,迫使一部分企業將生產轉移至中國等限制比較寬松的國家。
要解決這個問題,不能僅僅以國家為單位制定限制措施,應當在整個地區甚至是全球范圍內制定一套合理的減排制度。不能把負擔完全拋給中國,而是應該將此問題作為全球性的經濟問題通盤考慮。
文章呼吁確立包括日本、中國及韓國在內的“東亞環境共同體”這種全球化視角,跳出20世紀舊有的思維模式。要想保證作為共同資源的環境、水、能源和食品的可持續利用,就必須建立共同的管理體系。
(信息來源:《讀賣新聞》)
格林斯潘首次承認美國樓市存在泡沫
美聯儲前主席艾倫·格林斯潘近期首次承認美國住宅市場存在泡沫。他稱房價跌幅之大將超出多數人的預期。美聯儲的繼任者們必須格外小心,確保降息幅度不要過大,因為目前通脹抬頭的風險更大。
這位美聯儲前主席還稱,從全國水平看,房價可能已經較最高水平下跌了2%至3%左右。他警告說,很難預測最終跌幅會有多大。當前的金融市場動蕩是遲早要發生的事。次級房貸的違約案件加速引發了更廣泛的風險重新評估。美國經濟的彈性有助于處理金融危機的連鎖效應,但樓市的負財富效應將比金融危機更難處理,因為金融危機并沒有直接沖擊到消費者。
(信息來源:《金融時報》)
中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制
在和平時期定義一個世界“超級力量”的標準是一個國家的大學數量和名氣。美國目前還是全球高等教育的“超級力量”,但中國將在不久的將來超過美國。中國現在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制,中國大學的錄取率從1999年的10%猛增到2006年的21%。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迅速擴張。
本科教育只是一方面,1996年中國只有5000人獲得博士學位。當時這一數字只相當于英國、日本或印度的一半。但現在中國每年獲得博士學位的人數已經超過了除美國以外的所有國家。
2006年,這一數字是3.4萬人。按照目前的錄取比例,僅僅三四年后,這一數字就將達到5萬人,超過目前最多的美國。中國的教育投入在1998年只占GDP的1%,而這一比例在2007年有望達到4%。
在最新公布的世界大學排行榜上,英國在前10名中占據了4個位置。中國在前100名排行榜上擁有5所大學。全亞洲在前100名中有13所大學。
(信息來源:BBC)
谷歌風格
谷歌中國工程研究院大廳里一臺超大的液晶電視上不時閃過新近的搜索詞匯,左側是谷歌的食堂,被稱為“環球美食村”。菜式每天都變化,中餐西餐都有,菜名五花八門,有巴羅洛干番茄燴飯,意式干酪玉米糊,牛奶燴牛柳核桃卷,日式煎秋刀魚,美味壽司,肉夾饃,羊肉泡饃,奶油蘋果胡蘿卜湯……公司的員工甚至可以帶著自己的親友免費前來大快朵頤。
二樓的健身房里不時地傳來嘻嘻哈哈的笑聲,是幾個女員工在玩桌上足球,據稱這是午飯晚餐后最重要的消遣之一。谷歌的健身區和休息區都在二樓,這里的唱歌、健身、按摩、洗澡等服務一應俱全。在里面住上幾個月也沒什么問題。在谷歌的全球總部,已經有員工開過這樣的先例。
三樓以上是工作區,雙液晶顯示器是程序員的標配,谷歌人都很有創意地經營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放只帳篷,掛倆氣球,吊個秋千,養些寵物,在辦公室里是很正常的事情。這種與總部風格接軌的風格被稱為 Google Style(谷歌風格)。
(信息來源:《經理人》)
世界盡頭——基里巴斯
由于好萊塢電影《加勒比海盜3:世界盡頭》的上映,迪斯尼公司產生了尋找真實世界中“世界盡頭”的想法,于是委托一個由地圖繪制者和探險家組成的研究小組著手調查。探險小組組長湯姆·艾弗里說:“我們去了世界的最底端和最頂端,最終認為基里巴斯是世界的盡頭。這里地理位置偏遠,天氣變化無常,火山和地震時有發生,巨大的海浪讓航海員望而卻步。”
基里巴斯由33個環形珊瑚礁組成,陸地面積812平方公里,水域面積350萬平方公里。2005年人口不到9萬。由于土壤貧瘠,自然資源缺乏,島上居民一直靠出口干椰肉和魚肉為生。基里巴斯是地球上最早迎接日出的地方,也是世界上唯一地跨南北半球和東西半球的國家。英國制圖學家協會把基里巴斯描述為一個“不可思議的偏遠地方。”
(信息來源:《每日電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