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YE MAGAZINE
如果(中國經濟)增長減速完全是由凈出口減少所致,同時國內需求繼續保持增長,那么全世界都會為之歡欣雀躍。
——這正是多年來美國政府一直想要的局面,《經濟學人》如此說。2008年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有可能會遭受7年來第一次回落,但強勁國內需求的存在意味著中國經濟不會因美國經濟衰退而踩急剎車。但現在的問題是即使中國不再靠凈出口拉動增長,中國與美國及歐洲之間的貿易順差依然大得令人發憷。隨著中國開始出口高價值產品,西方生產者可能會面臨更大的威脅。
“龍象共舞”的前提應是彼此有“真正的相知”。
——“只從競爭角度看待中印兩國,是把全球性的溝通與理解的實踐淪為一場賽馬,事實上也不是這樣?!卑數賮喩f:“人們應該問的一個問題是,中國和印度之間相互可以學到什么,而不是誰將會超越誰。”
改革的新動力在哪里?
——饑荒和生存壓力,曾經都是改革的直接動力,在三十周年的節點回顧改革開放啟動時的蛛絲馬跡,經濟學家周其仁開始為改革的新動力憂慮。“我想在未來的改革開放還有許多難題等著,現在的麻煩是我們已經遠離了饑荒。過去是危機推動改革,這個動力已經衰竭了,新的動力在什么地方?這可能是我們將要面對的問題?!?/P>
權力的不作為,必然會導致權力的災難性后果。
——山西臨汾堯都區魏村鎮吳家莊中心小學附近一家非法化工廠肆意排放含苯廢氣和廢水,導致該校學生和吳家莊村民出現不同程度的頭痛、惡心等癥狀。當地村民在工廠門口抗議,并集體下跪,要求工廠停產。針對此事件,著名評論家陳一舟如此評價。
GDP漲了,我們的幸福生活在哪里?
——近期,國家統計局將根據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情況,修訂去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數據。眾投行紛紛預測,調整后的中國GDP數據將增加20%左右,今年中國可能一舉超過意大利、英國和法國,成為全球第四經濟大國。與此對應的是,民眾普遍反映,GDP的飛躍對幸福感的提升幾乎毫無幫助。
期待“大炮委員”!
——今年“兩會”開幕前,網絡輿論對“敢于發言、大膽發言、大膽說真話、不怕說錯話的”的代表、委員充滿期待 ;而對參政議政時“贊美多、不敢講真話、不敢講問題、不敢批評尖銳問題”,滿足于當“花瓶”的與會代表、委員頗有微詞。
奧巴馬革命?
——如果奧巴馬最終贏得大選,那確實是一大變革,這種變革也只能發生在美國這樣的移民國家以及21世紀的今天。然而,美國社會的基本結構,包括政治、經濟和社會的基本制度不會也不可能因為一個黑人當選總統而改變。香港媒體如此告誡那些認為奧巴馬榮登“總統”寶座將會為美國帶來實質性變革的亞洲人群。
當然有信心!
——面對記者:“您對奧運開幕式的成功有信心嗎”的發問,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總導演張藝謀如是回答,同時,他認為美國導演斯皮爾伯格辭去北京奧運會藝術顧問,對奧運會開幕式不會有影響。
(欄目主持——白許晨)
進入2008,《南方周末》在新年獻辭中動情地說 :“抬眼可見,奧運倒計時牌上的數目飛速遞減。耳邊隱約傳來那個老人的聲音:‘你們要沖出一條血路來!’”
今年,中國將站在世界舞臺的中心;今年,也將是建業在資本市場上有所作為的一年。也正在這一年,面對中國改革三十周年,社會各界思既往未來,評是非成敗 ;而面對管理架構變革一年來的深度磨合實踐,建業開始以此時、此地、此身來考量新的未來。
治大國如烹小鮮,寰宇諸般事物道同而術異,這讓我們可以把對國家改革的反思討論與建業集團的管理年會并行思考?;?007年建業集團管理改革一年來的實行,如何“提升集團管理效率和經營效益”成為春節長假結束后建業經理人們在年會上討論的主題。
從嘉賓對話到分組討論,120個問題被提出,現場將問題分類合并再初步討論解決方向,本屆年會無疑喚醒、加深了大家對企業問題的集中思考與關注。而在年會之外,集團將此次提出的問題再次深入梳理,分為限時解決、限期解決和近期解決分級開會決議,其速度與決心標志著一系列改變將陸續推行。
雖然此次年會使長期困擾企業的問題以及新變革帶來的缺憾一覽無余,雖然建業在為自己所訂立的標準下,還有很多的差距,然而審視不如意的種種,如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之間的問題,質量與成本、制度與公平、制度與效率之間的問題,大家無不承認這些都是有著良好發展前景的企業所遇到的命題。
自2004年滎陽會議后的幾年間,集團完成了自2002年開始實施的從少數項目到多項目運作的跨越,保證了集團的可持續增長;而2007年的管理變革則在建立統一的管理體系基礎上,為多項目的幾何級增長做了準備。目前提出問題之眾多,正是讓我們看到了發生在建業身上的大的跨越竟然這么迅速。
該以怎樣的態度與方法解決這些問題,老胡開出了四劑藥方:
要以積極的、敬畏的和自省的態度去對待問題。要以積極的、建設性的態度來對待目前所遇到的問題;要對目前所處的崗位心存敬畏,珍惜全體建業人15年來所共同創造的發揮每個人能力的平臺,提高職務行為的比例;要保持自省的態度,做一個檢討主義者。
要學會換位思考,主動溝通。
要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要站在2010年的時點上來設計企業和本職部門未來三年的計劃,實現企業的跨越式發展。
站在2010年的時點上,建業絕對有信心看到戰略的核心價值——規模與速度將得到更優的發揮與表現。進入40至50個城市,運作70至80個項目,建業將更成熟地進行多項目運作,進入更穩定的可持續發展狀態。那時,建業的管理體系將發生新的變化,管理能力、經營能力必然有更大的提升。
面對中國改革的而立之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認為至今的現實中,依然存在一些矛盾需要解決,如法治與人治的矛盾,如怎樣處理好公平與效率、政府與市場、集權與分權之間的關系。而這些,與企業所要面對的問題又何其相似。所以借用樊綱一句話:改革還遠沒有結束!
超我的回歸
康洪雷在接受《士兵突擊》的訪談時說,許三多和成才,在我眼里其實是一個人,許三多代表的是我們內心深處的本我形象。
這里說的本我,是人之初性本善的一種稟賦,是一種精神上所追求的形象。如果用弗洛伊德的理論解釋,我更覺得許三多這一形象是超我的展示和回歸。
在弗洛伊德的理論體系中,超我是人格系統中的道德規范,它由人的道德律、責任感、使命意識等構成,可簡單分為“理想”、“良心”兩個層面。這兩個層面在許三多身上得到升華。
許三多反復重復的一句話是:有意義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義的事。這是他的理想,就像無人雪地上落下的一行腳印,簡單、直接,卻在行者的一步一踏中,讓人看到堅忍、無限和不息的意味。
他實現理想的途徑是不拋棄、不放棄的執著,和永不抱怨、義無反顧的鈍感力。鈍感力是這部片子帶來的一個引人深思的詞語,是應許三多而生的一種在做某件事情時能夠抵御各方面干擾的能力。在誘惑與評判層出不窮的現實社會中,這種力量因為謙卑之下厚積薄發,而更加堅實、穩固,更加具有生命力和競爭力。
善良是許三多成功的另一助力。他的善良集合體現在言行舉止、骨子里與人為善的謙卑、率真,以及不摻一絲矯情的笑容上。讓人感動,更發人深省。鏡頭里常見許三多笑容的特寫,笑容背后,我想這更是他憨厚和質樸的秉性下形成的一種無意識的樂觀精神。農耕文明里走出的他,聽不懂現代文明里圓滑世故的暗語,然而正是這種甚至被常人看做是愚鈍的無意識的樂觀,讓他比常人更加專注、執著,能夠在小事中創造價值,在孤獨和困境中,也能不急不躁地以一個兵的本色與本分踐諾理想。
在當今,人們背負的欲望過于沉重,活得過于聰明,卻無法讓心靈平復本真。這部劇集,導演以一個小人物為視角喚醒了人性的底色,同時大眾對于許三多的關注,也自然映射了內心對真善美的熱切懷念。
(鄭州公司 余卉)
做一個和而不同的人
《論語·子路》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蔽疑钌畹刭澩鬃拥倪@種思想。
簡單來說,“和而不同”指的是和諧的共生關系,就好像我們的身體是由血、肉、骨頭等構成的一個整體,是1+1大于2的關系;“同而不和”是簡單的相加關系,水加上水還是水,1+1還是1,沒有提高和促進的因素在里面。
像許三多,他絕對不是白癡,但他沒有大多數人有的過多想法,他做人,從來不會去想成才為什么比我情商高,為什么吳哲比我智商高,高城為什么比我更像一個天生的領導者,他從來都是說為什么我永遠在底線,為什么我又到絕境了。他能和每一個人和平而謙卑地相處,而又能永遠做他自己,不失其志。其實這樣的事情,我們每一個平常人都很容易就可以做到,只是我們沒有做,因為我們總考慮利害關系,所以我們對生活患得患失。為什么雷鋒說,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一個人天天都在做好事?做一個老實人,做一個和而不同的人,只做一件事,只做一天時間,人人都能做到,難的就是天天做老實人,天天做一個和而不同的君子。我不贊成每一個人都像許三多那樣卑微地做人,中國從古至今充斥著太多的奴才加奴性。中國在進步,就要多一些有個性的中國人,有著全球視野與地球村意識的中國人才行。你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你就按什么樣的人生去活著吧,為什么非得是謙卑地而不是張揚地活著?只是我希望每一個不同性情的人都能和而不同,把這種孔子思想深深種植在我們每一代中國人的血液里。
(營銷管理中心 關?。?/P>
八O后的許三多
過去的一年,《士兵突擊》彌漫了所有的媒體,電視臺、網站、報紙、雜志,各種論壇上都是如火如荼的討論,沒錯,是關于許三多。而“80后”則是最近幾年的流行詞,起初的時候,它是貶義詞,但是通過姚明、劉翔,現在又有了“許三多”的吶喊和證明,人們正在改變著看法。隨著“80后”在各行各業逐漸挑起大梁,隨著他們在社會中承擔了越來越多的責任, “80后”正在向褒義詞轉變。在“80后”登上時代舞臺的當口,許三多無疑給這一代人的成長提供了一種標本和激勵。
許三多是“80后”只是我的一個猜想,或許是,或許不是,但我是多么渴望他是一個真實的生命。如果只是從物質上看,許三多得到的不多,但是精神世界里,他是高貴的國王?;蛟S不少人難以理解許三多,甚至不屑,因為他太簡單了,只知道埋頭苦干,不聰明。但回到最后,無論是過程還是結果,我們會發現,智商最高的就是許三多,“大智若愚”!
浮躁,是年輕人的通病,并不僅僅屬于“80后”。在未經磨礪,不經世事,沒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之時,有些偏頗也可理解,但我們都懷著一樣的“富民強國夢”。
建業,被人稱作河南房地產業的黃埔軍校。業內的諸多同行,多多少少都流淌著建業的血液,這源于建業良好的造血功能。放眼看去,各個項目、各個部門,已經有眾多的“80后”在挑起大梁,他們正繼承著前輩的優良傳統,為打造一個優秀的企業、打造一張河南名片而奮斗著。
(產品管理中心 王中仁)
因為簡單
用一個詞形容許三多就是簡單。在他的世界中,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簡單,以至于活著就是:干有意義的事情,干許多有意義的事情。
由于這種簡單,面對世界周遭的所有,他似乎并不存在許多的“為什么”般的疑問,他只是把許多事情當成是理所當然,對別人的嘲諷挖苦毫不在意,把別人的懲罰當成鼓勵。因為簡單,他信任身邊的每一個人,努力執著地力爭把每件事情做到最好,雖然他并不聰穎。
誠實、單純、執著并且善良、寬容,是許三多簡單主義的人生法則。這種行為方式如武學中的“獨孤九劍”到上乘所使的無鋒蠢鈍之劍——削去所有鋒芒和浮躁。對比當今世界的許多人,他有著這種簡單所造就的純潔靈魂,就如圣哲的諺語所說:當你的靈魂像水晶般剔透,你的人生也會如此純凈。許三多擁有這樣的靈魂,于是便奪了我們的眼眸,深入到我們的靈魂……
(人力資源中心 高丹丹)
精英與一根筋只有一線之隔
生命對每個人都只有一次,這是十幾歲時就明白的道理,而精英們是深刻理解此含義的一群人。他們堅定不移地堅持某種信念或理想,直至取得成功。許三多表現出來的更多像是一根筋,因為他并不知道自己的堅持所能到達的終點在哪里。況且,他并不能輕易讓人信服他所堅持的信念,除非他已經通過非一般的考驗,抵達了終點,證明給所有人看。
人生、命運、事業和理想莫不如此,如果你有可變通達成所愿的“一根筋”,生活將會容易很多,臺階要上,笑容也會時常掛在嘴邊,因為精英是勝券在握的,因為精英是時刻準備迎戰的。
基層處理基本事務的工作者,他們就是那些螺絲釘,是他們在上緊現實這根弦,讓世界沿著軌跡正常運轉著。而且,從這里出來的精英往往最為踏實和長久。他們就是我們身邊的許三多,值得所有人的尊敬。
或許你覺得自己更為聰明、更為果敢、更有文化或更有力量,但是那已經不是最根本層面上能與每個人相通相惜的素質——樸素、單純、不功利、不放棄——被很多表面文章掩蓋了的人的善良本質。往往,我們敬仰著的偉大人物的最本真面,正與這些素質相符合。
一線之隔的不只是精英與一根筋,還有天才與瘋子、愛情與仇恨、地獄和天堂。既然我們住在人間,那么就請善用自己的“一根筋”。
(客戶管理中心 李銳)
《士兵突擊》培訓版
康洪雷說過他還要為《士兵突擊》拍續集,讓許三多和他的戰友復員走向社會;并且他表示還要讓許三多繼續幸福,我很期待。之前有人設想過《士兵突擊》的人物在職場上會有何遭遇,不乏黑色幽默。從本職工作出發,我在想如果《士兵突擊》的人物都去做培訓大概會是怎樣的情形。
許三多:不善言辭的他,如果給人做軍訓倒是個辦法,畢竟他的正步是相當標準的,其他的我實在想不到。
成才:適合他的培訓課題有很多,他將會是所有的人中做得最好的,他會成立自己的公司,利用豐富的人際關系技巧和營銷策略狠狠紅火幾年。
伍六一:他會是一名專業能力很強的培訓師,但是由于他的愛憎情感過于明顯,最終他會得罪很多客戶,結果只能出書錄制光盤。
袁朗:他在A大隊的那一套,稍加改變就是拓展訓練,所以他會成立一家拓展公司,結果由于可復制性太強,他只能作為一個開創者而被后來者以價格利劍重創。
(人力資源中心 田勇)
《阿甘正傳》:
本真生存的偉大勝利
有賴于湯姆·漢克斯的完美演繹,《阿甘正傳》從原著政治諷刺的立意完美轉換成為一部廣受推崇的人生寓言。這個影片中,比許三多還要“失敗”,阿甘的智商只有75,但他的身上卻具有我們日漸遠離的誠實、守信、勇敢、真誠等美德。影片的開始,我們或許會被阿甘的木訥所逗樂,在他面前,我們充滿著優越感,但在影片結束時,我們卻不得不被他的真誠所感動,我們突然發現阿甘的經歷正是代表了我們每個人的純真年代,而我們的身上卻已經覆壓著太多的偏見與虛榮。
“人應該拋棄技巧而以真誠的本質生存?!薄妒勘粨簟穼а菘岛槔椎南<角『每梢栽忈尠⒏实膭倮?。生命的際遇如空中的羽毛般飄忽,阿甘生存的武器卻只有兩種:不吝體力的奔跑和嬰兒般的本真。在電影里,阿甘憑借這兩種武器在越戰中偷生,參與“水門”事件,還作為代表團的一員促成了著名的“乒乓外交”,他用質樸的方式改變了世界,我們把這種隱喻解讀為:其實世界的運作本就可以如此簡單。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往往決定著世界對我們的回報。繁復的零和博弈消解對立的力量,搜索枯腸的暗算、陰謀其實同直爽的追求殊途同歸,驀然回首,生命已大段耗散在無聊的纏斗和畏首畏尾的猶豫之中。
阿甘在影片的尾聲道出一段肺腑之言:“不過,我跟你說,朋友:有時候到了晚上,我仰望星星,看見整個天空就那么鋪在那兒,可別以為我什么也不記得。我仍舊跟大家一樣有夢想,偶爾我也會想到換個情況人生會是什么樣兒。然后,眨眼之間,我已經四十、五十、六十歲了,你明白吧?”
生存總是給人許多困惑,雖然一些問題還是沒有答案,但有時已經變得不那么重要。時間總是無情地流轉,它在催促我們不要因太多的思考而虛擲光陰。向前,跑。這大概是阿甘給人的最重要建議。
其他參考影視: 《幸福終點站》
《阿信》:東方傳統智慧的力量
《阿信》是日本著名女作家橋田壽賀子于20世紀80年代創作的一部長達4卷的小說,在書里,作者完整展現了阿信從7歲到80多歲坎坷而又輝煌的傳奇經歷。女主人公阿信從最底層做起,歷盡千辛萬苦,成為一位成功的企業家。她以堅韌面對挫折,用汗水換取成果。從阿信的身上,人們看到了善良、真誠、永不放棄的人性之光。
1983年,電視連續劇《阿信》在日本首播創下了有史以來連續劇最高收視紀錄,并被翻譯成20多種語言在60多個國家和地區播放,一時間,該書被譽為“感動20億人的女性奮斗史詩”,也從而讓一代中國人記住了這個名字。
“他是我極力推崇的一個人。這個人是一個很大的人,他不是一個具象的人,我認為他是一個‘中國人’,再大點是一個東方人。他身上有著優秀的品德、品質——他那種執著,他那種卑微,他那種與人為善。”如同康洪雷在許三多身上所寄托的東西一樣,我們也總能在阿信身上清晰看到這種東方傳統價值觀散發的光芒以及對她人生所產生的微妙作用。阿信從不怨天尤人,她坦誠地對待每個人,珍惜每一個契機來提升自我。作為阿信重要的人生導師,逃兵俊作的遺囑為這種人生觀做出鮮明的標注:
“如果你想要討厭別人、憎恨別人的時候,在你討厭和憎恨之前,先站在對方的立場上來想一想,為什么這個人會對自己不好呢?一定是有什么理由的。你想出了那個理由,就把自己不好的地方改正過來。如果阿信沒有什么做錯的地方,但那個人還是要蠻橫地對待你,那你不要責備他,而是去可憐他吧!無緣無故地欺負阿信的家伙,自己一定也是個不幸的人,是個內心貧乏的可憐人。你這么想著,就能夠原諒他了?!?BR> 阿信的成功,相信有許多人會將原因歸結為她比較幸運,這種想法輕易就抹殺了東方價值觀所蘊含的力量。這種力量在農耕時代曾強力支撐了社會的平衡,并在如今的商業世界證實了它的價值。一個最貼近的例子,在集團組織的向“村官”學管理活動中,老胡曾這樣總結李連成的“示弱”精神:一直的示弱,就會在自己周圍形成一個“道德的洼地”,從而集中到所有的資源。這正是在東方傳統價值體系里最完美的做事方式,貌似笨拙,卻帶著“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的強勢。
對照阿信的人生再來看待《士兵突擊》,我們發現,許三多與成才對他人的理解截然不同——一個依競爭法則,適者生存,我生存是他人淘汰的基礎,以此理解他人,必須自我中心,他人只為鞏固自我的工具。另一個逆競爭法則,有他人才有我,成就他人才有自我。對他人的不同理解,構成不同的愛人、為人態度,成才當然要被人人拋棄,只剩孤家寡人的能量,必須從中心退場。許三多當然收獲人人愛我,變成人人投入的能量場,得人心而自然成為中心。
其他參考影視:《大長今》
《奔騰年代》 :
在生存的困境中找回本我
這部電影改編自一個真實故事,講述的是一個激蕩人心的美國傳奇:它本是馬場上的一匹陪練馬,每場比賽的唯一目的就是輸掉比賽以增加其他馬的信心。它遇上了幾個同樣遭遇生活失敗的人,卻從此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開始迎來勝利,并且,作為最輝煌的一刻,它戰勝了當時賽馬場上的“常勝將軍”。它的故事是暗淡時代背景下的一顆啟明星,被尊為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時期美國人振作信念的精神象征。它就是Seabiscuit——海洋餅干。
不同于“鋼七連”或者“老A”,影片中,圍繞著這匹馬的團隊看上去使人絕望:贊助商查理斯·霍華德本來是一個事業有成的商人,但他的兒子卻在一次事故中喪生,他的妻子因此和他離婚;騎師瑞德·波拉德在大蕭條中為父母遺棄,經歷了生活的種種磨難,還在拳擊比賽中被人打瞎了一只眼睛;訓練師湯姆·史密斯是個牛仔,同樣四處流浪、居無定所。這個團隊在懵懂中起步,正如剛走出下榕樹村的許三多,面臨的盡是環境中無處不在的敵意以及技不如人的羞辱,這同樣是一個從生存絕境出發的人生故事。
在一個功利、強調競爭的世界,“他人即地獄”不是寓言,更像是一種現實,尊嚴不是基于人性原則的給予,而是一種彼此的征服。表面看,海洋餅干和許三多的經歷有頗多不同:《奔騰年代》在集中的時間內展示了夢想所帶來磅礴的力量;而《士兵突擊》則用長時段還原了生活的瑣碎以及人生螺旋狀上升的本質,它有一個重要的提示,那就是:“人要好好地活著,好好地活著就是做有意義的事!”
但是,其實兩部影片在共同展示人在生存絕境中對自我的發現。從333個腹部繞杠開始,我們看到許三多在不懈努力下,刺激了潛能,為生存壓力積聚了爆發力。而也正是經歷了騎師腿被摔斷的悲慘經歷后,海洋餅干才開始了真正激蕩人心的連續勝利。正是生存壓力,蘭小龍和康洪雷都無比緬懷的生存壓力,往往會幫助我們看清自我,積蓄力量。
“不能因為受傷而丟棄整個生命。人生的波折只是為了讓你在以后的路上能夠走得更遠。”電影中的霍華德這樣說。“日子就是問題疊著問題”,好年景要過,不好的年景也要過,生活在考驗著我們的不同側面;平淡中暗藏爆發的契機,面臨困境,我們永遠不要懷疑自己的潛力。
其他參考影視:《春麗》、《百萬美元寶貝》
從阿甘到海洋餅干,從阿信到許三多,影像世界的思考者們似乎在密集宣傳一種普世觀點:如果把價值體系看作黑箱,那么,那些造型復雜、工于心計、時尚新潮的設計并不一定能比簡單、本真的舊箱子創造更高的價值,體現更卓越的效能。
誰給你的資格!
當全社會都開始熱烈討論《士兵突擊》和許三多的時候,我常常希望自己能夠繞到公共輿論的后面:相對于觀察和思考許三多,我似乎花費了更大的工夫和力氣去觀察那些熱議許三多的人。談論者們越熱情,發言越踴躍,便越能流露出他們最本原的品性與心態。
在那些喧鬧的討論聲中,我們很容易從每一個發言者身上看見一種近乎天然的優越感。幾乎每個人都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和口吻評述著許三多,或者給予他指導,或者同情其經歷,甚至憐憫其智商,或者在許三多成功之后,以一種馬后炮的姿態表達遲到的敬意。許三多最終所獲得的敬意,是建立在他前二十年的人生完全地被踐踏、被否定、被拋棄的基礎之上的。我們很少有人從一開始就認同他的憨直與單純,而是以一種“看好戲”甚至是“看猴戲”的心態在陪伴著這個傻孩子的成長。他給了幾乎每一個觀眾機會去建立自信,“哦,我都夠慘了,這還有個比我笨得多的家伙呢”?!妒勘粨簟泛軇钪?,但在勵志之外,它也帶給了觀眾朋友們優越感,這種潛意識里的優越感,似乎也是人們樂意去看許三多的另一個不愿意明說卻很重要的原因。就像成才在屋檐下恨鐵不成鋼地說:“我恨不得把你腦袋扒開,把我的給你放進去!”
誰給你的資格!
我們憑什么表現同情?我們憑什么表達憐憫?我們憑什么恨鐵不成鋼?在許三多頑強、坦誠、堅毅的生命觀念面前,我們憑什么感到天然的優越?
思考許三多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反思我們的心態。許三多最大的悲劇不在于他的不諳世事,而在于他的生命沒有在一開始得到最起碼的尊重,甚至沒有得到平等的對待。即便他是個弱者,甚至他沒有333次腹部繞杠,也都應該獲得尊重,這是人與人之間最基本也最簡單的平等眼光。誰沒有缺陷,誰又沒有失意挫折,憑什么站在別人的遲鈍與痛苦上獲得自己的優越感?
如果我們能夠平等看待每一個人,平等地承認每一個單體生命的性格與天性、奮斗與選擇、成功與失意,便不再會發生任何意義上的生命悲劇——每個人都實現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人生,而且在這一生中,感受到了來自他所有同類的支持與肯定、激勵與贊賞、平等與和睦。
城市的隱喻
在《士兵突擊》的故事情節里,真正激發了許三多巨大抗拒本能的,是他脫下軍裝走進城市的那幾個片段。走入城市之前的許三多,已經完成了他作為一個優秀士兵的基本課程,過硬的本領、戰友的信任、長官的欣賞、通透的心靈,唯獨遭遇迷惑的,是在失手擊斃匪徒之后,所面臨的人生觀念的動搖與沖擊。即便面臨著殺生之后的錯亂,這個時候的許三多,也已經被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所喜愛、贊譽和認可,但就是這樣的認可,卻在他走出軍營的一瞬間被輕易打倒。當他直奔火車站售票窗口,說上一句 “到讀書鋪”,估計所有買過車票的觀眾都會失聲一笑:“真是許木木,哪有這么買票的啊?那個售票員知道讀書鋪是哪兒嗎?全國得有多少個讀書鋪啊!要是我去窗口直接買張到大王莊的票,還不把更年期的售票員氣死?!?BR> 這就是許木木,換上格子襯衫,戴好吳哲少校的墨鏡,背上都市驢族們司空見慣的大背包,無論外形如何變化,都無法遮掩他生活內容與精神閱歷在城市背景下的脫節。我們可以把這個優等兵被拽進派出所看作是一場陳佩斯小品式的輕巧喜劇,但當我們失聲一笑的同時,是不是也發自內心地感到有一點點不易察覺的心酸?
一種過于純粹、清澈、傳統和保守的觀念與習俗,或許可以在軍營的特定背景下,在王團長、袁中校、高連長、史班長的特別支持下,最終贏得人們的喜愛與贊賞,但這種贊賞注定了是隔岸觀火式的、隔靴搔癢式的,當許三多走入城市,他不曾改變,也不會改變,而他所不能適應的,恰恰是大多數觀眾所在的城市生活,更不要說那些異常眼花繚亂的大都市生活。
我始終猜測導演在這里埋下了一個隱喻,或者至少想引發一些探討與思考:在特定背景下的精神選擇與生活觀念,無論它在某些個體人物的內心是多么清澈與堅毅,但都無法避免在新時代的市井環境與市民社會中被視為異類的命運。
城市生活,并不見得是每一個人的選擇和夢想,或許有很多朋友更喜歡遠離城市的煩躁與喧囂、不安與爭斗。但作為我們最終所贊賞的許三多的精神價值,卻不能獲得進入城市生活的通道和機會,它始終難以著陸在觀賞者的實際生活中,不得不說是一種尷尬的悲哀。
如果我們在《士兵突擊》面前流淚了,如果我們感覺這些人物與故事喚醒了內心一些被遮蔽的干凈的品格,那么最重要的便不是喋喋不休地表達對于許三多的夸獎,而是放棄我們隔岸觀火式的娛樂心態,在每個人最日常的生活里,盡可能地展現我們和許三多以及他的戰友們一樣的、那些被時代所逐漸遺忘的優良品質。“試試看”,比“看”,更像許三多。
難以猜測的轉身
《士兵突擊》這部電視劇的結束,并不能代表許三多這個人物命運的完全結束。我始終對電視劇結尾時每位戰士亮相的鏡頭記憶深刻,許三多在他標志性的憨直笑容之后,轉身,并留給我們一個看似簡單卻又多少有些深邃的背影。這個背影太值得思考和玩味了:這個士兵隨后的生命,將會以怎樣的形式展開?他所代表的價值與觀念,又將會獲得怎樣新的境遇?
很多對《士兵突擊》感嘆不已的觀眾,對于康洪雷導演在接受采訪時所表達的意思深有同感,在這樣一個價值觀有點輕飄而恍惚的時代,許三多和他的戰友們所表現出來的厚實的價值觀念,被廣泛地認同并迅速傳揚,中國傳統價值觀念領域中關于執著、友愛以及忠厚樸實等角度的思想,借助于許三多的身體力行得以從舊包袱里面拿出來晾曬、復蘇。
那么,在許三多轉身之后,扭過他憨直笑容的面孔,這個背影又意味著怎樣的挑戰和未知呢?在傳統價值觀念中的優秀部分被新的時代所認識之后,是否能夠順利地轉化為新時代的語言體系,是否符合新時代市民社會的接受習慣,是否具備與時俱進的自我更新能力,都是《士兵突擊》以及它所代表的傳統價值觀念必須回答的問題??上У氖?,這個問題并沒有在電視劇中得到劇情的解決,許三多并沒有順利地融入城市,面對家庭危機這個年輕人也沒有顯現出足夠的抵抗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許三多從龜兒子變成特種兵的整個過程,都帶有某種人為的、預設的幫扶。他作為一個普通庶民的勝利,有著許多偶然的因素,史今那一瓶上頭的燒酒,澆灌了許三多隨后波瀾壯闊的青年時代,但肯定還有千千萬萬個許三多,可能具備與他一樣的精神力量,卻因為無法逃脫地理的制約或者時代的局限,而根本無從改變自己的命運。這大約需要全社會的動員以及成熟,才能為傳統精神價值在新時代的繁衍再生,提供寬厚而友善的平臺。
我必須承認,《士兵突擊》帶來的沖擊是兩面的,我們既在它的故事里流淚亢奮,感受到精神價值的巨大能量;也不得不面對電視劇結束以后,現實生活與劇中氣氛的巨大反差。許三多在每一集結束時的那個笑容和那個轉身,仿佛是更大的一個比喻:我們能夠看到傳統價值觀念和精神力量的復蘇,卻不見得能夠捕捉到他轉身以后的命運。
我們能多大程度上去實踐《士兵突擊》里的精神價值呢?閃爍著人性光輝的“不拋棄,不放棄”,應該才是許木木轉身以后,康導演接受采訪以后,以及每個觀眾擦干眼淚以后,最值得珍視并努力的吧。
與其在許三多面前夸獎千年,不如回到自己的生活憨直一晚。
(羅旭,特約撰稿人。)
康洪雷有骨頭,有頭腦,有心肝
張西:導演康洪雷給你的感覺是怎樣的?
韓少功 :我覺得他是一個重情義、心里特溫暖的那種人。想想看,我們這個時代是一個多么庸俗的時代呵,唯利是圖,虛情假意,勾心斗角,大家一腦門子官司,很多人都喪失了感動的能力了。然而康洪雷敢于一個人跳出來挑戰,尋找和捍衛一種溫暖和圣潔的東西。網上有一篇評論說,《士兵突擊》是一種世界觀的勝利。我覺得這句話講在點子上。真是一種世界觀的勝利,人生觀的勝利?!安环艞墶保褪菍ψ约阂菀稽c,要克制,肯磨礪?!安粧仐墶保褪菍λ艘袚冻?,要慈悲和忠誠。這其實是人生兩大主題,是核心價值觀,是直指人心的。有意思的是,現在好多“突迷”倒是把這些閃過去了,只是說如何“酷”呵,如何MAN呵,如何陽剛或者魅力呵,還說哪個角色適合當情人,哪個角色適合當兄弟。稍好一點的,也只是討論所謂“成功”之道,比如機靈一點還是遲鈍一點,哪個更容易成功。這就好比在問 :為了占大便宜,人是不是也要吃點小虧?為了在股市上最終暴得大利,是應該炒長線還是應該炒短線?這都是對《士兵突擊》的小資化解讀,卻是最主流的解讀。
康洪雷在美學上也有一種大氣。整整一臺和尚戲,一個女主角都沒有,搔首弄姿那些東西,軟塌塌的那些東西,他都不要。他在艱苦中發現美,在卑賤中發現美,在普通人的情感中發現美,總之,是在時尚美學不屑一顧的那些地方,找到震撼和感動,而且把片子拍得吸引人。戲做得很滿,人物很結實,一個是一個,但又行云流水,十分質樸和自然。這里有一種大眼界,有一種堂堂正氣和正大光明。以前,我挺瞧不起演藝界的,總覺得那里的很多人一是沒骨頭,只能跟著時尚跑,看著人家玩武俠,我也跟著玩武俠,看著人家玩懷舊,我也跟著玩懷舊,人家玩痞子,我也跟著玩痞子,心里只是把幾個賣點算計來算計去。二是沒腦子,比方一拍軍事片,就必拿《夏伯陽》、《巴頓將軍》或者《拯救大兵瑞恩》來改頭換面,八路軍好像都是西點軍校出來的,連打槍和中彈的動作都一一照搬。表現統帥更是讓人急,總是圣口一開,全體擁護,而且神機妙算百戰百勝,這還算什么事?革命和戰爭真有這么容易的話,阿狗阿貓不都能當統帥了?這種對歷史的想當然,實在太弱智。中國民眾中相當嚴重的歷史觀混亂和革命幼稚病,很大一部分就是這種作品培養出來的。
現在看來,中國演藝界還是有人??岛槔拙褪且粋€,有骨頭,有腦子,更重要的是有心肝。當然,從更高的要求來看,他在片子里營造的環境似乎過于溫暖,于是任何一個觀眾都可以提出這樣的疑問:我怎么沒碰上這樣的好班長?這樣的好連長?如果我碰到的都是壞班長和壞連長,我怎么辦?這就是說,康洪雷相當程度上折扣了現實的嚴峻和險惡,也在某種意義上減輕了英雄的壓力,回避了生活中更刺心的拷問。但康洪雷可能也沒辦法。電視是大眾藝術。大眾藝術呀,它確實不能那樣嚴峻和險惡,得考慮到主流觀眾的心理承受能力,得有一定的分寸,有時候得甜點多于苦藥。從這一點上,我對編劇和導演也能夠理解。
很多片子的價值觀不是曖昧就是空洞,甚至惡俗
張西:他的幾部作品都是這個基調,里面都是好人。
韓少功 :包括《激情燃燒的歲月》,片子里幾乎都是好人,沒有什么壞人。我當然不贊成把人黑白兩分。其實每個人都是很復雜的,有白也有黑,有時候是佛魔一念間。但表現英雄的片子容易把人性中黑的一面過濾掉,或者過濾得太多,其結果就是滿臺君子,英雄頗有人緣,到處得到幫助,成長較為順利,而這是與觀眾們的現實有差距的。觀眾一旦從劇情回到現實環境中,就會說,哦,那都是編出來的,根本不會有那種事。包括美國、歐洲、日本、韓國的一些片子,只要是面向大眾的,也都免不了這種不同程度的現實凈化和人性高調。在這一點上,文學相對小眾化一些,可以下刀子更狠。特別是20世紀的現代主義文學,擅長把最真實、最嚴酷的現實撕破了給你看。這種文學后來走火入魔,走過頭了,是另外的問題。但它在解剖現實和揭示人性方面積累了一些經驗。如果我們要表現更具有普遍意義的英雄,更經得起破壞和打擊的英雄,比方表現一個既沒遇到好班長、也沒遇到好連長的英雄,就不能不注意這些經驗。當然,我這是很高的期待,也許太高了。
張西:我在考量他的世界觀形成的環境背景。他現在蒸蒸日上,一日千里地往前走,可是他開始的地方,譬如環境背景毀滅了多少人的夢想?。?BR> 韓少功:他的這幾部片子,有一個大的思想背景,即“文革”結束以后,整個的意識形態風向大變,都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一點,不光中國這樣,全世界都這樣,道德傳統陷入崩潰,新的理想信仰又沒有建立起來。經濟學家不要講良心,哲學家不要講良心,科學家不要講良心,文藝家更不要講良心,一下子都成了時尚潮流。大家似乎都是價值中立,但機器人式的專業化,實際上是市場化和利益化,掩蓋了大家內心中的小九九,掩蓋了一種擺不上臺面的價值偏向。賣就是一切,票房就是一切,迎合大眾的發財夢和刺激欲就是一切,這哪是什么價值中立?很多片子的價值觀不是曖昧,就是空洞,甚至惡俗。國外拍了那么多軍事題材片子,其實乏善可陳?!皠幼髌甭?,就是看看動作,看看場面,看看特技鏡頭。什么《拯救大兵瑞恩》,什么《兄弟連》,有什么呀?能打動人的有幾個?大部分是些現代雜技,玩得花哨,玩得火爆。整個影視藝術在衰落,國人完全不必把垃圾當寶貝。
我們這個時代確實需要一些一意孤行的人,認準了自己的理由,就往下走,就不回頭,像許三多說的:“做有意義的事情”,“好好活”。當然很多人會失敗,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而失敗,但畢竟有康洪雷這樣的成功者,有一小批越來越成熟的藝術家。我看了這幾年的一些影視作品,雖然看得很有限,但從《亮劍》、《暗算》、《白求恩》,還有《血色浪漫》等來看,我覺得看到了一點希望。這些作品都可能在觀眾那里被小資化解讀,但有人說《士兵突擊》是一種世界觀的勝利。這樣的觀眾也還是有的。
張西 :是那句“不拋棄,不放棄”?
韓少功:對。這六個字概括得很好,很有中國味。
(張西,小說家。)
據說是一位安葬于西敏寺的英國主教這樣留下了他的墓志銘:
“我年少時,意氣風發,躊躇滿志,當時曾夢想要改變世界;但當我年事漸長,閱歷增多,我發覺自己無力改變世界,于是我縮小了范圍,決定先改變我的國家。但這個目標還是太大了。接著,我步入了中年。無奈之余,我將試圖改變的對象鎖定在最親密的家人身上。但天不從人愿,他們還是維持原樣。當我垂垂老矣,終于頓悟了一些事:我應該先改變自己,用以身作則的方式影響家人。若我能先當家人的榜樣,也許下一步就能改善我的國家,或者我甚至可能改造整個世界。”
年初,一位名叫埃文·奧斯諾斯的美國人將他的文章投給了《芝加哥論壇報》:“許三多不是教父,不是父親,不是傻瓜。他是(中國)電視連續劇《士兵突擊》的主人公,仿佛是專為這個時代量身定做的。”他甚至給文章取名為“在中國,人人都愛許三多”。
從來沒有一個虛擬人物像他那樣真實地撞擊了我們的現實社會,2007年里,共有5家雜志把他選作了封面人物,他還打敗了李安、史玉柱、王朔,被《新周刊》評為年度新銳人物,獲獎理由是:
“從最差的兵變成了最好的兵,他只贏了一個人——他自己,他的成長史就是中國上行社會的另類寓言。他的遲鈍、缺心眼和一根筋,為內心與現實相悖的人們提供了自我反省的契機。這種鈍感的力量是一種社會稀缺資源,是快速成功學的反義詞、功利職業倫理的反義詞、機會主義的反義詞,甚至是這個浮躁社會的反義詞?!?BR>
康洪雷:堅持本我是傷感的,是悲壯的
我總覺得許三多是我們十幾億人當中最真實的自己。他能滿足我們內心的那個忠誠,因為我們知道我們自己。有時候我們知道從家里出來的時候,穿的是幾件衣裳;也知道我們扔了多少,但是扔在哪里,我不知道?;剡^頭一看,我從家來的時候那些特別柔和的,甚至是特別讓大家心里舒服的東西,現在在我們身上已經蕩然無存了。原來我們被那么多西裝革履,就是過去你想都不能想的東西覆蓋著,你扒開這些東西看,你還是你,你還在,你那個影子還在。你對那個東西其實很眷戀,為什么?它是爹媽賦予你的東西。爸爸媽媽教育我們要說實話,要做一個好人。我相信每個父母都這樣講過,我們都無所謂,沒當回事。但這個東西可以像一個錄音機一樣,深深錄在你心里。當有一天,某件事情觸動你,那個盤打開后,你覺得特別暖。我相信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這樣稱為“凈土”的地方。我把這東西打開,放在外面,讓我們每個在現代化社會里拼殺的人,看到了那個最真實、最柔軟甚至最柔弱的自己。于是,突然產生了共鳴,甚至產生了傷感。忽然回望剛剛起步那時候的我,突然發現我是那么可愛,那么堅強,又是那么的悲慘,甚至那么的無辜。我用我所學的技巧,我所學的東西,把我那東西掩得那么深。
在聰明人社會,大家都在順時針走,許三多是那只“逆行的狗”:我們每個人都有一段心路成長的歷程,每個人都可能遇到許三多遇到的問題,所謂的冷漠,所謂的堅硬,所謂的這種現代化,一切撲面而來,你怎么應對那些事情?所謂成功,就是你從家門出來之后,要追求的目標。許三多的成功,就是他走上了一條我們認為是一條比他在下榕樹村可能更前進的道路。沿襲我們老人的話說,沒有人隨隨便便能成功,你今天的成熟也好,快樂也罷,背后一定有很多不快樂的事情,在這個不快樂的煎熬之中,你沒有把你那顆心煎成畸形了,許三多就是這樣的。
所以,通過《士兵突擊》這樣的劇本,我要表述的其實是我們對今天的人和事兒的想法,我們究竟要堅持什么,我們究竟要回望什么?在這個經濟迅速發展的社會,我們的精神,還有什么可用之處?你的內心世界,包括你蘊藏在心底的那份傳統東西,你拿出來多少?放大了多少?隱藏了多少?泯滅了多少?
我相信,說大實話,辦大實事,得大實惠。我們需要有技巧。當你走向成功的最高平臺的時候,絕不是你的知識、技巧,更不是你的人際關系,它一定是你最本質的東西決定一切。
蘭小龍:本質生存才能找到真正超越環境飛翔的自由
我不管寫什么戲,寫聰明人還是傻人,都是一個命題,就是我們可以活得更自由,一個人是怎么讓自己活得更自由的。有兩個戲到今天我看了還是會哭,《肖申克的救贖》和《楚門的世界》,都是講人在掙脫困境爭取自由,而且我特別喜歡加繆,生活本身就是困境,所以也沒有什么困境,自己想開了就是那么回事。
人,對自己來說,是一種很了不起的存在,也是唯一的存在;但是對社會、歷史來說,人,也就只是燃料一類的東西。像許三多,他沒有過多的想法,他做人,都會進行比擬,和這個社會和外部做比較。我覺得許三多其實是一個特別自我保護的人,他和外界信息的比較全部是良性的比較。原來有形容許三多的一個詞——一無所有,我特別贊同,自己也說過“一無所有,但是可以走世界”。他從來不會去想成才為什么比我聰明,從來不會去比較高城,他從來都是說為什么我永遠在底線,為什么我又到絕境了。其實這樣的事情,我們都很容易就可以做到,只是我們沒有做,所以對生活患得患失。
其實就是這樣一個道理,你會發現這個世界其實本來就挺簡單的,沒有那么復雜。
觸及生存底線時,許多人身上有許三多的影子,有一種傻和怕的情緒,覺得自己很卑微,見了別人不敢說話,會把芝麻大的事兒在心里憋好多天,憋得恨不得自殺??墒牵斣S三多的尊嚴一步步樹立起來的時候,他也就更加自由了。許三多的自由絕對不可能是提干什么的,他一定會回家。當回家時候,他有一顆非常自由的心就可以了。
如同社會家吉登斯所言,在這個“風險文化”成為主導文化的時代,由計算風險而養成的算計習慣,把人人變成了患有深度強迫癥的機會主義者和功利主義者。
“你說許三多傻,要看從什么角度了。從不會投機取巧、付出多獲得少這方面來看,是有點傻。但付出一分努力得到一分收獲,這是讓人尊敬的。就是這樣的人在創造著財富,推動著社會的發展?,F在有一部分人覺得他們傻,其實不是那么回事。不是他們傻,是社會變態?!?BR> 這是經濟學家易憲容眼中的許三多。他曾說過,中國需要機會平等的制度環境。在一個不公平的社會里,會導致個人內在潛力不能夠發揮或被浪費,財富和機會不平等的巨大鴻溝會浪費整個社會的人力資源,減緩社會經濟持續穩定增長。至此,在面臨個人經濟生活權利不斷擴張的中國,我們有一個問題:這個社會會不會讓老實的許三多們吃虧?在廣州,英國總領事館文化教育處副主任袁哲一直從事機會平等的研究。他的回答是許三多式的:“越先進的社會,越會保護弱勢群體。不能看一個人對這個社會的貢獻,而賦予他生命的價值?!?/P>
2005年11月11日,2008奧運會吉祥物“福娃”揭曉。五個可愛的娃娃中,福娃妮妮是一只展翅飛翔的燕子,其造型創意來自北京傳統的沙燕風箏。風箏,走過2000多年歷史長河,這回又趕上了一場重頭戲,雖然還是以玩具的形式出現。
其實風箏在中國,最初也不是玩具,它的鼻祖叫木鳶,是冷兵器時代的“非常規武器”。到了盛唐,造紙術開始普及,物美價廉的紙取代昂貴的薄型材料,風箏做起來更簡單,風箏亦由戰爭年代的“武器”轉型為和平時期的娛樂工具。由唐入宋,市民文化有了大發展,東京城以強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貿易經濟,造就了強勢的市民文化,而東京人把風箏也玩出了“職業化”來。
北宋東京人盡享“追風的快樂”
宋代風箏走向“職業化”道路,和當時重視過清明節有很大關系。
清明節是在春分后十五日,此時北斗星柄指向乙位,清明風至,此風溫暖清爽,為古稱八風之一。在它的吹拂下,放風箏變成一種自然的選擇,而到了宋代,則演變成一種固定且興盛的節俗。
北宋時,市民階層不斷壯大,尚奢華、重游玩的風氣抬頭,城市七十余個大大小小的時序性節日、宗教性節日、政治性節日,莫不以賞心樂事為指歸。因此,正如黑龍江大學的伊永文教授所言:“包括清明在內的許多傳統節日,宋以前早已存在,但內容和表現形式都沒有宋代這樣全面、豐富。宋以后,傳統節日的內容和表現形式也未超過宋代?!?BR> 宋代東京,清明節是什么樣子呢?北宋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里有生動的記載:
千騎萬眾,輕車飛蓋,匯成一條洪流,流向亭榭池塘,流向花木繁盛的郊外。市民們折翠簪紅,放風箏,蕩秋千,踢氣球。玩累了就在柳絲下、園圃旁,羅列杯盤,暢飲飽餐。小食販們如影隨形地伴著游興正濃的人們,大賣稠餳、麥糕、乳酪、乳餅等。當夕陽照射在街道的柳樹梢上時,游人才踏上歸家的路。清明真成了市民賞心樂事的最佳時辰……
追歡逐樂的市民心態,打造出宋代的“節慶經濟”,經濟的杠桿操縱著市場?!帮L箏開始在全國普及,同時風箏的制作銷售開始職業化?!泵袼噷W者杭間、郭秋惠曾經加以分析。
北宋皇帝宋徽宗,“即位之初”曾在“罷朝余暇”放紙鳶為戲。他主政時期,由官方主持出版了《宣和風箏譜》。由于文人士大夫的參加,象形風箏在扎制和裝飾上都有很大發展,可惜現已失傳。
關于北宋東京風箏的制作,現存史載甚少,而南宋杭州風箏制作情況多一點,比如《西湖老人繁勝錄》諸行市條下記載:京都有四百十四行,中間包括風箏。杭州城外有專業的風箏市場,放風箏用的輪車、風箏線都作為商品出售,而且有相應的賭博行為,同時還出現了專門放風箏的“趕趁人”。
從南宋前推北宋,從杭州前推“汴州”,它們是個延續不斷的發展過程。東京清明節對風箏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想來當時制作銷售一條龍的服務也已經出現了。
正因為宋代風箏給人留下的深刻印象,明代畫家仇英在臨摹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時,自作主張地把六個東京小孩放風箏的內容加了進去,以至于后世以訛傳訛。
宋代放風箏是作為一種體育健身運動。宋代李石著《續博物志》中寫道 :“春回放鳶,引線而上,令小兒張口仰視,可以泄內熱?!边@個說法是有科學道理的,冬季久居室內,體熱內聚,新陳代謝減緩,春日野外放風箏,可祛除郁氣,健腦益智,同時還能調節視力。
正因如此,兩宋時期,風箏在社會經濟和文化活動中占有相當的地位。開封風箏經千年傳承,至今不絕。
多姿風箏蘊含階層分野
著名作家、民俗學家孟憲明先生說:“宋代,宋詞、宋文、宋畫以及宋代理學,構成了一個精致遼闊而森嚴的貴族世界,在這個世界外,別有一種文化形態崛起,這就是熙熙攘攘的商市生活、人頭攢動的瓦舍勾欄中成長起來的野俗而生動、具有廣闊普及性的市民文化。”
宋都東京的市民,是一個文化素養比貴族文人低、社會見識比山野農民廣的新興社會階層。他們的生活環境,不是書齋,不是山川田園,而是熱熱鬧鬧、風波叢生的都市。在較快的生活節奏和情感節奏中,招徠、競爭、炫耀、斗勝、哄笑,無所不有。他們追逐“快活”,醉心于狂歡,在一個小小的風箏上,也毫不吝嗇地揮灑著大量的銀子和時間。
被宋文化浸泡甚深的開封市民,對風箏的情懷依舊。民間藝人制作的鷹、鶴、燕、蝶、蜻蜓、龍頭蜈蚣,扎工精細,奇巧百出,屬風箏中的上品。具有濃烈黃土氣息的大眾化風箏,幾百年來一直飛翔在古城開封的上空,“馬褂”、“大腳燕”、“七星”、“八卦”、“蛤蟆跟頭”等風箏,開封的大人小孩,差不多都會扎制。這類風箏,由于結構合理,飛升性能特別好,二三級風力就足以把它吹得冉冉升起。會放者在風箏上裝上“竹哨響皮”,放到空中嗡嗡作響,還有人夜晚把小紅燈拴在風箏尾巴上,遠遠望去,紅燈如星斗在天空游動。
開封人管風箏叫“毫”,來源不清楚。他們常常在開封市小南門大袁坑沿放毫、斗毫,所謂“斗毫”,是想辦法用我的風箏把你的風箏線掛斷,你的風箏栽下來,就算我贏。當兩個風箏攪在一起時,雙方會急收線、急撒線,再急頓線,把對方的線頓斷,這種把戲叫“繳風箏”。
“繳風箏”時,大風箏的力量大,有的要用生絲編成手指粗的繩子才能拉住。利用力氣和技藝,將別人的風箏繳下來,繳人者自然得意,被繳者也不會太生氣。
這樣的場景,凸現出開封鮮明的個性特征。把玩當成事兒,而且要玩出花來,這仍是繼承宋代市民文化的味道?!疤瞥褚粋€30歲以前的男人,血氣血性正旺,喜歡打人家搶人家,活著一定要封萬戶侯的。宋朝成熟了,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自得其樂地過自己的日子,享受自己的生活。在這個地方,不是你有錢,而是你有心情,能享受自己的生活?!泵蠎椕髡f。
依階層的審美習慣,現代的開封風箏也出現了兩種類型:一類以民間藝人宋天亨為代表,是典型的民間風格,帶有濃厚的鄉土氣息,按照自己對生活的直觀感受和審美習慣,無拘無束地表達理想和愿望。另一種以薛文藝等人為代表,他們使風箏從一般的玩具,上升為有價值的工藝品,成為地方文化的組成部分。
古城放“毫”寓意多
全國公認的最好風箏出在北京、天津、濰坊三地,北京風箏是典型的宮廷風箏,雍容華麗,天津風箏格調文雅,濰坊風箏是民間風箏的代表,淳厚質樸。其實,開封風箏,在全國也是小有名氣的。
放風箏以春天最好,開封就流傳著這樣的民歌:“三月里,刮東風,姐姐領俺放風箏。放蝴蝶,放蜻蜓,四方蛤蟆尖肚蜂。還有一對鴛鴦鳥,放著放著姐臉紅?!钡陂_封,一年四季都有人放風箏。曾聽本地以扎制龍類風箏而聞名的手藝人說過:“民間玩風箏很盛。扎得好的玩,扎得不好的也玩。每天下午,在清明上河園、金明池,玩風箏的人有好幾十個?!?BR> 放風箏在開封有許多講究,比如說放風箏是放病放災,放風箏就是“放”風箏,最后要把風箏線剪斷。掉到自家院子里的風箏也不能撿,要撿也要用磚壓三天才能動。《紅樓夢》里也有類似描寫:一個漂亮的大蝴蝶風箏掉到瀟湘館的竹林里,紫鵑要收起來,探春就批評她,“拾人走了的,也不怕忌諱”。黛玉也認為“不知道是誰放晦氣的,快扔出去,把咱們的拿出來,咱們也放晦氣”。
風箏與吉祥結緣,還可以從它的內容上表現出來。龍是最吉祥的神靈,開封人喜放的龍頭蜈蚣英姿勃勃,凌空騰飛。開封人喜放的鷹、鶴、燕、蝶等也都有吉祥美好的寓意。像宋天亨扎制的五只一套的蝙蝠,身繪紅桃,寓意就是五福,即“壽、富、康寧、修好德、孝終命”。
風箏是具有多重審美價值的民藝作品。民俗學者朱鷹說:“它有靜態美、動態美和空間美?!憋L箏的靜態美融繪畫、書法、工藝為一體,具有扎、糊、繪、放四藝,相傳“京制風箏有價值千金者”,本身是件藝術品。風箏憑借風力在高空飛動時,有靈動之美。尤其是老鷹、蝙蝠、蝴蝶之類的風箏,令人難辨真假,這種動態美正是風箏審美價值的本質所在。從建筑美學的觀點看風箏放飛,是大空間遠距離觀賞,是在無限的空間中獲得美感,是“以大觀小”。早春時節,正是城市上空搖曳多姿的風箏,活潑了春的氣息,活潑了整座古城。
(盛夏, 《大河報·厚重河南》 記者。)
近期,美國次貸危機發展態勢愈見兇猛,波及邊界也在不斷擴大。這種背景下,“次貸”危機對中國究竟有何影響?輿論也生發了許多仁者見仁的探討和分析:有人認為次貸危機對中國影響有限。因為中國的金融市場相對封閉,近乎“空白”的環境得以讓中國的資本市場、銀行逃過一劫。雖然有中行投資過次級債,但僅數十億美元,預計損失也就數百萬美元左右;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次貸危機對中國有影響,而且還不小”?;蛟S現在沒感覺得到,但未來的一兩年內這種影響將愈發顯而易見。
其實,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不要把次貸危機看成一個個體,而是結合全球經濟大背景以及美國現存的問題來分析,就會發現次貸危機只是一個更大變局的前兆罷了。其對中國乃至亞洲的影響,筆者認為應當辯證地看待。
作為消極影響的一個很明顯的方面,次貸危機爆發后,歐美的金融體系首當其沖:全球股市震蕩,各大銀行相繼銷賬,投資者的信心嚴重受挫。這一切都迫使美聯儲大幅下調利率來給市場鼓氣。對于美國來說,降息可以在短期內以較低的成本刺激經濟,可是從長期來看它的代價卻一點也不小。美聯儲降息的一個目的是為了避免美國因為房價下跌而承受巨大虧損。但是降息也換來了美元的貶值,引起通貨膨脹。目前,美元對歐元的匯率已經突破1.5,與此同時石油價格上漲3倍多、黃金突破948美元/盎司、失業率上升到5.0%,這一切與美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所面臨的情形很相似。當時的美國經濟實力下降,貿易赤字和資本賬戶赤字高,于是乎就打算通過加息和美元貶值來刺激經濟,這導致最后的通貨膨脹率高達兩位數。但是,以往通貨膨脹一般不會產生太大的連鎖波及,通常只限于某個國家或地區,如上世紀20 年代的德國、80年代的阿根廷,并且受通脹影響的人們,能把自己的儲蓄轉移到其他沒有通脹的國家或地區來減少虧損。然而,今天的通貨膨脹和以往不同,它幾乎波及全球范圍。美國和歐洲的通貨膨脹率已分別達到4.3%和3.2%;中國的通貨膨脹率甚至比美國的還要高,其消費價格據官方報道膨脹率超過7%,達到11年來的最高紀錄。中國作為世界上石油、食品等商品的消費大國,如此高的通貨膨脹率讓其他國家感到憂慮。拿茶葉為例,過去人們并不擔心中國茶葉的價格會飆升,但最近人們預計在英國一杯茶的價格可能比以往高出一成,原因是中國茶葉價格的上升。同樣,在中東,富產石油虛擬通貨膨脹率本為零,可最近卻上升到6.5%,當地的居民已經開始把雞蛋等基本生活用品當成奢侈品了。
此外,從貨幣角度看,其實,可以說美元是美國最大也是利潤最高的出口商品(之一),它迫使外國銀行去創造更多本國的貨幣來購買美元。不如此,這些國家將處于競爭劣勢。因為倘若美元對該國貨幣貶值,那么該國出口的商品價格便會提升,從而造成銷售難度增加,也就失去了競爭優勢。人民幣對美元是固定匯率,中國大多數的貿易以美元結算,久而久之便成為世界上除美國外持有美元最多的國家。毫無疑問,美元的貶值受害最大的就是那些美元投資者(和持有者),特別是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和石油輸出國,原先手中持有的美元所代表的財富大幅縮水。
對以上負面影響,美聯儲當然一清二楚,但眾所周知,他們所采取的措施恐怕也只能是棄卒保車,或者,更準確點說,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在最近的一次會議上說:“目前的經濟形勢顯然不容樂觀,基于近來上升的石油和食品價格,我們尤其要關注通貨膨脹問題。”但他也表示,“我們會在必要時采取行動以支持經濟增長,防范經濟下滑”。這無疑給市場傳遞了一個可能在三月會議上進一步降息的信號。據一項最新的調查報告顯示,市場估計到今年8月份利率可能降到2.3%。也就是說,市場已經預計到美聯儲會繼續“忍耐”通貨膨脹,用降息來刺激經濟的發展。
當然,次貸危機對年輕的中國資本市場帶來的也并非全是噩耗。從一個方面,次貸危機給中國帶來了一次溫和的提醒。目前,中國流動性過剩、相對低利率、房地產市場空前繁榮帶有美國三年前的影子。加上中國的金融機構對風險管理意識遠不如海外銀行,并且一直把居民的住房按揭貸款理所當然地認為是優質資產。這些都削弱了中國抗風險的能力。所以,美國這次危機對于中國乃至亞洲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借鑒。雖然算不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他交學費,我去學習”是說得過去的。把別人的代價和教訓,當成自己的見識和經驗,這樣永遠少吃虧。所謂風水輪流轉,想當年亞洲金融危機,歐美人也從亞洲人的代價和教訓中獲得了見識和經驗。如今,算是禮尚往來吧。
另一個方面,2008年將很可能是全球經濟格局至少是金融格局轉型的一年。目前亞洲眾多投資公司紛紛到西方市場購買當地的優質資產。他們意識到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拓展機會,與其眼睜睜地看著手中的貨幣貶值,不如放開手腳把貨幣利用起來去投資,比如說購買海外優質資產。要知道,任何時候,持有能夠盈利的公司股票遠比持有貨幣好。當然,這些投資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投資者對西方經濟、政策和市場理解不夠,對風險也認識不足;另一個原因是美國不會輕易讓中國等國家手中持有的巨額美元流入美國,尤其不要流入國際美元市場,這樣美國才可以放心地利用貶值和通貨膨脹來解決美國債務負擔過重的困境。
當然,盡管如此,在自由貿易的西方,投資以及資產的流動,是市場說了算,它不以人們的意志或政府的意志為轉移。當西方經濟有點虛弱時,正是亞洲經濟發力的好時機。自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到現在,亞洲的金融體系有了長足的發展。尤其在中國和印度經濟逐漸崛起的前提下,未來幾十年亞洲將在世界金融體系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樂觀點說,美國和歐洲被信貸拖累,成就了亞洲尤其中國一個最佳的拓展機會,亞洲公司和資金搶占歐美地盤的序幕正在拉開。數據為這種樂觀預見提供了依據:麥肯錫估計,從2005年到2015年,亞洲對于全球金融服務業增長的貢獻將會由原來的13%提高到27%;其利潤所占的比例也會由2005年的20%提升到2015年的25%。
總之,全球一體化的今天,在世界某一個角落發生的事情都有可能對全球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這次美國的次貸危機也不例外。在它之后我們將看到一系列的問題接連而來,比如說信用卡違約率問題、債券保險公司的降級問題、杠桿貸款問題,等等。這一切對于中國乃至世界任何一個地方的發展都有著不可忽略的影響。問題的關鍵是,什么樣的影響?好的還是壞的?其實,對于中國而言,最好的消息莫過于:選擇的權利和時機,都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善于借鑒、善于運用,就一定能夠在變局中占得先機。
(艾薇,荷蘭金融從業者。)
巴塞羅那是一座極有個性和魅力的城市,它讓人相信世上會有奇跡。尤其是當你從遠處眺望這顆地中海明珠,看到城市天際線上的那座驕傲的建筑——高迪的神圣家族大教堂,也稱圣家堂。
有人說,圣家堂超越了一般意義的建筑,是巴塞羅那的象征。事實上,其建造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傳奇的故事。19世紀末西班牙新藝術運動中成就最高的建筑師安東尼·高迪(1852年~1926年)以他的天才和執著,塑造了這座城市的生命。生于斯長于斯,高迪的作品多在巴塞羅那,著名的有米拉公寓和貴爾公園等,而圣家堂是他傾注了40多年心血的代表作。高迪與其同時代幾位藝術家的努力,使得巴塞羅那獨特的城市氣質得以淋漓盡致地體現。而巴塞羅那也因之被稱為“高迪的城市”。
在19世紀末的西班牙,工業革命對社會帶來巨大沖擊。如何堅定對基督的信仰,成為許多宗教界人士關心的問題。圣家堂在這樣的背景下由一個宗教團體提議建造,肩負著用建筑構造重振教徒信心的重任。其實,圣家堂開建時起用的建筑師并不是高迪。高迪自1883年起才開始主持這項工程,直至1926年去世。在生前的最后12年,他完全謝絕了其他工程,專心致志于這一教堂的建筑。
有人說,高迪沒有出席圣家堂的開工儀式,他也不能參加竣工典禮。的確如此,高迪去世時,圣家堂也只完成了東立面的一部分工程。因為高迪遺留下來的設計圖曾毀于火災,而教堂本身的結構形式又過于復雜,再加上資金方面的原因,所以在高迪去世80年后的今天,圣家堂依然沒有完工。
世人總對巴比倫塔有一種奇怪的偏愛,高迪也未能例外。按照高迪的計劃,圣家堂將由18座大小不一的高塔共同組成,中央170米高的那座代表耶穌基督,其周圍將環繞4座130米高的大塔樓,代表4位福音傳道者,北面的一座后塔將有140米高,代表圣母瑪麗亞,但目前還沒有一座完工。他還為教堂圣殿設計了三個宏偉的正門,每個門的上方安置4座尖塔,12座塔代表耶穌的12個門徒,每個有100米高,其中的8座已經完成。
主體建筑之外,圣家堂還有東、西、南三個主要立面。
東立面又稱“誕生立面”,這是唯一由高迪監工完成大部分工程的立面。高迪將“誕生立面”安排在教堂東方,以求旭日東升照耀至“誕生立面”,代表著生生不息的奇跡。大門上方是布滿整個外立面的人像雕塑:一組即代表一個典故,繁復的細節,無與倫比的精美雕刻,在這里,鬼斧神工是唯一適用的形容詞。設計教堂內部裝飾時,他想方設法把《圣經》故事人物描繪得真實可信。為此,他煞費苦心地去尋找合適的真人做模特。譬如,他找到一個教堂守門人來描繪猶大,又好不容易找了一個有6個指頭的彪形大漢來描繪屠殺兒童的百夫長。此外,為了在一座門的正面表現被殘暴無道的猶太國王希律下令屠殺的數以百計嬰兒的形象,他還特地去找死嬰,制成石膏模型,掛在工作間的天花板下面,工人見了都感到毛骨悚然。
西立面也叫“復活立面”,它并非出自高迪之手,而是繼任建筑師史巴奇斯的大作。選擇西立面來展現耶穌為世人受難的復活背景,也是因為高迪希望日落可以代表耶穌的痛苦。由于原始設計資料的缺失,西立面與原先的細膩寫實的東立面相比,風格迥異,雕塑群看起來更偏向于抽象簡潔。部分雕塑是根據高迪以前的作品來設計的,例如大門的浮雕群中耶穌赴難場景中的士兵形象,就是參考高迪設計的米拉公寓屋頂的武士雕刻所創。
最后的南立面也叫“榮譽立面”,意指見證神的榮耀。但直到今天也只處于施工的初期。
高迪深受西班牙藝術設計風格的影響,對源自海洋山巒的曲線,以及對海洋與陸地生物的有機仿生應用得尤為嫻熟。與此同時,他還借鑒并融合了哥特風格以及加泰羅尼亞地方風格,從而形成了高迪獨特的雕塑性建筑特點。
典范之作就是圣家堂的主體高塔,其靈感就來自玉米和蜂巢,密集的小窗布滿了整棟高塔,使高塔看起來就像鋪滿海藻的海底山巖。當然,也有人絲毫不能接受這種風格,其中就有著名的畫家達利,還有人干脆直接抨擊它是“石頭砌成的夢魘”。而貫通圣家堂塔樓的樓梯,則模仿了海螺的曲線與紋路。再如圣家堂內部的承重柱,分明就是一根根枝干展開的大樹;穹頂的結構,又酷似貝殼與海洋植物的組合。
青年時代的高迪就對空間幾何癡迷不已,以至于影響了他的一生,直到他開始發現由直線運動產生的曲面,如雙曲面、錐曲面。于是高迪在他的建筑里盡可能地拒絕直線,挽留曲線。他認為曲線才是上帝賜予人們使用的線條。所以在教堂內部的立面上,他也使用了大量平滑而卷曲的線條,產生了近似海浪般的效果。借助彩色窗玻璃透入的光線,站在圣家堂內部猶如身處海底,仿佛隨時都能感受到海洋的氣息。
圣家堂完好體現了高迪對傳統信仰的堅持,對未來變革的從容,而更多的,是對他生長的這片熱土的祝福。從而,一睹完整的圣家堂,變成了每位蒞臨者的心愿。雖然,以目前的施工進度來看,即使能夠保證每年300萬美元的施工費用,完成整個工程也需要60年時間。
開工時沒有他,完工時(如果能完工的話)也不會有他。也許,正是這樣,這座教堂變成了一個永恒的建筑工程,成為像大自然一樣永恒的過程,這正是這座建筑意義的一部分,是天才高迪留給世人的完美禮物。
(施煒,80后攝影師。)
當過北京大學英文系主任的溫源寧,1934年有一篇著名文章《Mr Wu Mi, a Scholar and a Gentleman》(吳宓先生,一位學者和君子),發表在《中國評論周報》的“親切寫真”欄目。劈頭一句便是:“Mr Wu Mi is like nothing on earth: once seen, never forgotten.”這篇文章有多種譯本,這一句我還是喜歡林語堂的譯法:“世上只有一個吳雨僧,讓你一見不能忘?!?BR> 我們現在看吳宓的照片,總覺得除了他自己的“其貌不揚”四個字外,也沒什么可驚異之處??墒窃跍卦磳幑P下,他的形象卻“奇絕得有如一幅漫畫”:“他的腦袋形似一枚炸彈,且使人覺得行將爆發一般。瘦削的面龐,有些蒼白、憔悴;胡須時有迸出毛孔欲蔓延全臉之勢,但每天清晨總是被規規矩矩地剃得干干凈凈。粗獷的面部,顴骨高聳,兩頰深陷,一雙眼睛好似燒亮的炭火,灼灼逼人?!羞@一切又都安放在一個加倍地過長的脖頸上。他的身軀干瘦,像根鋼條那樣健壯,堅硬得難以伸縮?!?BR> 這樣的描寫很讓吳宓本人生氣,在日記里痛罵溫源寧是“刻薄小人”,可是,溫源寧給吳宓畫的這幅肖像是有道理的。五十五年后,也就是1989年,西南聯大肄業生汪曾祺在文章里回憶吳宓的樣貌 :“吳宓 (雨僧)先生相貌奇古。頭頂微尖,面色蒼黑,滿臉刮得鐵青的胡子,有學生形容他的胡子之盛,說是他兩邊臉上的胡子永遠不能一樣:剛刮了左邊,等刮右邊的時候,左邊又長出來了。”在汪曾祺的記憶中,吳先生走路總是筆直的,匆匆忙忙的,似乎從沒有逍遙閑步的時候。
這樣的先生會給人一種古板道學之感,但認識吳宓的人都知道那是假象。溫源寧說:“他自認是一名熱誠的人文主義者和古典主義者,但他的氣質卻是徹頭徹尾的浪漫主義者?!痹诶ッ髌陂g,吳宓最轟動的傳聞,是他用他那根黃藤手杖,將一家飯館打得七零八落,只是因為該飯館叫“瀟湘館”,吳雨僧先生覺得污辱了他心愛的林妹妹!
這種傳說太夸張了。我還是寧愿相信汪曾祺的回憶:那家飯館開在文林街和府甬道拐角處,是幾個湖南學生集資開的——這樣“瀟湘館”的名稱就順理成章了。吳宓怎么可能去打學生的店?但他確實提出了抗議,并勉強同意了一個折中的方案:飯店改名叫“瀟湘飯館”。
吳宓對《紅樓夢》有著很深的感情。他在哈佛大學學西洋文學,回國后一直在西語系,但他會開一門外系學生也可以選的課《紅樓夢》,據說很叫座,女生尤其多?!八贿M教室,看到有些女生站著,就馬上出門,到別的教室去搬椅子……吳先生以身作則,聽課的男士也急忙蜂擁出門去搬椅子。到所有女生都已坐下,吳先生才開講。”(《吳雨僧先生二三事》)這真是大家心目中的“賈寶玉精神”,雖然傳說中陳寅恪是將吳宓比作“妙玉”,欲潔未曾潔。
總之,他看上去是一個相當純粹的人,或者說,相當極端的人。
他是一個很好的友人,且不說20世紀60年代他千里迢迢往廣州訪候陳寅恪,也不說他在“文革”風暴最烈時還去信“中山大學革命委員會”詢問陳寅恪的健康狀況,我們甚至不必提王國維自沉昆明湖前,在遺書中委托他與陳寅恪代為處理書籍,只說1923年5月,朱君毅與毛彥文感情破裂,南京教育界傾力調解,吳宓不但穿梭其間盡心幫忙,事情告一段落后,他還出錢請所有人吃了頓飯慶祝……
慢著,倒一下帶,吃飯,出錢,調解,教育界,感情破裂,毛彥文……對,正是毛彥文。這位只認吳宓是“較熟的友人”,吳宓卻將幾乎一生的愛情、家庭、名聲、夢想都綁在她身上的女性。
與同齡人(毛生于1898年)一樣,她的少年趕上了清末民初的女學勃興,接受了初步的教育,她的青年趕上了狂飆突進的新文化運動,她當過女教師,留過學,在美國取得了碩士學位。這是一位獨立自主的“新女性”。
尤其是,她的性格。毛彥文一生中,算得上轟動一時的事件,大約有四樁:
1914年,16歲的她在花轎臨門之際,逃離家庭,爭取與表兄朱君毅的自由戀愛,“受盡江山輿論的責難與冤枉”;
1923年,朱君毅移情別戀,解除與毛彥文婚約,鬧得南京教育界攪擾不寧,終于無法挽回;
1928年,吳宓以已婚身份,苦追毛彥文,“吳宓苦愛毛彥文,三洲人士共驚聞。離婚不畏圣賢譏,金錢名譽何足云”;
1935年,37歲的毛彥文嫁給66歲的前國務總理熊希齡,全國報章競相報道,紛紛擾擾達數月之久。
毛彥文自己說,她在奉父母之命訂婚時,毫不在意,反而因為“穿上新衣得意揚揚”,直到被人提醒:這意味著要與一個不相識的男人生活在一起,她才恍然大悟,堅決逃婚;
在她和朱君毅的解除婚約會上,教育界名流們紛紛發言,痛斥朱君毅見異思遷,反而是毛彥文自己忍不住說:“請各位不要責備朱先生太多,今天的會是討論如何解除婚約,不是向朱先生興問罪之師。”惹得女學者陳衡哲大為生氣,嚷嚷“我們大家退席,到現在毛小姐還維護朱先生”;
吳宓苦追她十余年,雖然行為荒唐,但用情之深,確實也感動了許多旁觀者。半世紀以來,頗有人責備毛彥文寡情,但毛彥文自己的認知是,她自己“平凡而有個性,對于中英文學一無根基,且嘗過失戀苦果,對于男人失去信心”,即使勉強與吳宓結合,也會離婚;
她嫁給大她近三十歲的熊希齡,一方面是覺得他是“正人君子”,不至于喜新厭舊,另一方面,也未嘗不知道熊希齡續弦,是在為香山慈幼院事業尋找一個繼承人。面對這樁并無愛情基礎的婚姻,新女性毛彥文還是答應了。
這是一個思路清晰、自制力很強、以理念指導生活的女性。未婚夫朱君毅留學美國六年,她堅持每兩周一封信,即使后兩年朱君毅以撰寫論文為名,回信漸疏,毛去信也從未間斷。事實上,朱君毅堅持解除婚約,除去另有年輕女性的誘惑,也未始不是覺得這位未婚妻獨立性太強,太不好駕馭。
從留美幼童一直讀上來,又娶了陳心一這樣一個舊式女子的吳宓先生,撞上了這樣一個獨立自主的新女性,肯定會被她強烈地吸引,早在留美時,同窗好友朱君毅把毛彥文的每封信都給吳宓看,于是他眼見著一個文筆還不通順的小姑娘,慢慢成長為一位有自己見解的獨立女性,“很羨慕朱君毅有這樣一位表妹”,要知道女弟子兼鸞侶,正是中國文人對理想家庭的傳統想象,毛彥文就深知“吳腦中似乎有一幻想的女子,這個女子要像他一樣中英文俱佳;又要有很深的文學造詣;能與他唱和詩詞,還要善于詞令;能在他的朋友、同事間周旋;能在他們當中談古說今?!恍宜麑⑦@種理想錯放在海倫(毛的英文名)身上”。(《往事》)
朱毛鬧分手,吳宓作為朱君毅至交,又站在毛彥文的立場極力挽回,以吳的賈寶玉性格,對毛彥文的憐惜、疼愛之情必定大增。朱毛雖然解除婚約,按照中國傳統倫理,吳宓無論如何不該追求毛彥文,但他仍然一意孤行,還鬧得沸反盈天。他可是人文主義的信徒,舊文化舊道德的守護者他的對頭胡適尚且能終身不二娶……吳宓很讓曾經那么欣賞他的舊派人物失望。
而且,吳宓的性格又將周圍的這種失望放大了。他覺得,不論之前是友是敵,胡適、沈從文這些老對頭也好,李健吾、錢鐘書這些舊學生也罷,都在對他“大肆攻詆侮蔑”,“實世事之最不公”,于是在日記里多次表示,恨不得自殺離世才好。
年輕時,他曾經與陳寅恪討論各自有多大可能會“發瘋”。吳宓說,他有70%的可能,所以他一定要借助愛情或宗教,把性格中的毒素排解出去。也許就是因為這個,一個心地善良、為人拘謹的學者,一遇男女感情,會突然變成一名沖動決絕、不可理喻的狂夫。
拋開學問不談,吳宓常常讓我愿意把他歸入“粉絲”一類。我知道這樣說,會有很多人覺得我唐突前賢。可是,粉絲那種無條件的喜愛與信仰,不正是浪漫主義吳宓終生的姿態?他是老師白璧德的粉絲,雖然行為常常背離人文主義的原旨;他是朋友陳寅恪的粉絲,雖然不能像陳寅恪那樣守志不辱;面對“理想女性”毛彥文,他不僅是粉絲,簡直是楊麗娟了。謂予不信,來看1939年7月,熊希齡病逝后,吳宓想要再追毛彥文,設計的方案:
“為今之計,宓宜徑即赴滬。先在港制西服,自飾為美觀年少。秘密到滬,出其不意,徑即訪彥。晤面后,旁無從者,即可擁抱,甚至毆打撕鬧,利誘威逼,強彥即刻與宓結婚,同行來滇。出以堅決,必可成功。即至越禮入獄,亦于宓無損。”
這一年,毛彥文41歲,吳宓已經45歲。大家都是有頭有臉功成名就的人物,居然想得出這種計策,讀書至此,唯有苦笑。
時光倒回到1912年,陜西來的鄉下小子吳宓插班就讀于上海圣約翰大學。他當時的學名是“吳陀曼”,不知哪個促狹同學,在黑板上寫了滬語諧音的“糊涂man”三個大字。
一語成讖。
(楊早,文學博士,現供職于中國社會科學院。)
2007,是深耕十六座城市的堅守與爆發,
2008,是面對更廣泛市場的自律與自信;
2007,是組織架構調整的陣痛與升華,
2008,是職能優化后的齊步開發;
2007,是專治各種不服的出人意料與蕩氣回腸,
2008,是深耕中超賽場,承諾“五年具備奪冠實力”的擔當;
2007,無數建業人奉獻青春與親情,譜出感人樂章,
2008,全體建業人揮灑激情與斗志,沖擊新的紀錄、實現偉大理想。
2008年新春團拜會上,開場視頻短片《2007·感動建業》收藏了建業人這一年含辛茹苦的付出,再次用感人至深的影像資料展現了建業人極富勇氣和犧牲精神的品質。
2007年的建業吹著上市的號角,進行著深度變革,在第十五年的里程碑下,建業人以理想與信念開創了一個又一個新紀錄:2007年,建業全省納稅3.13億元,年度開工面積103萬平方米……在2007年的畫卷上,建業人以青春與熱血譜寫著忠誠、英勇,揮灑著膽略與崇高!
他們用心堅守,平靜盛放:深度推進省域化發展戰略,他們用堅實的成績證明了河南城市群的崛起;
他們迎難而上,決不放棄:堅定實現企業目標,他們不向環境低頭,不對困難繳械;
他們廢寢忘食,以公司為家:無論是辦公室的燈光,還是工地上的轟鳴,他們是建業新紀錄背后的身影;
他們自立自強,勇于擔當 :挑戰極限,收獲成長,在建業的長征路上,永遠有前進的方向!
2007年,信陽遭遇了50年一遇的連續暴雨。暴雨下了整整41天,但他們的工程計劃節點卻堅定執行;為全力推進工程進度,焦作公司工程部8名員工連續在工地堅守了154天。最終,他們在建的三個工程標段有兩個標段分別提前60天、106天實現了主體封頂。在相同人員配備下,駐馬店公司的工程量最大——9萬平方米的工程量相當于其他項目的兩倍,僅由6名工程人員完成……工程人員是建業最沉默的一類人,我們也不會說什么,就希望讓業主住上好房子吧。
有志者,事竟成;有建業人在,就沒有過不去的關!
2007年是財務人員比較緊張忙碌的一年,承擔著遠高于往年的工作量,周末加班對我們來說應該算是正常工作。往往,在給財務人員布置工作任務時都不忍心再強制他們加班,但是我們都知道,要完成任務,不加班是不可能的。有多少次,因為表格文件太大而致電腦癱瘓,文件壞掉,我們不得不通宵加班重新統計。
面對資本市場的召喚,面對企業更美好的明天,建業人甘愿一邊辛勞,一邊企盼。
2007年的營銷任務是前所未有的重??上驳氖牵?月駐馬店項目超額完成年度回款任務后,各公司紛紛傳來提前實現目標的喜訊。這背后有大家共同的付出,比如濟源商業項目,他們一度白天忙正常接待,夜晚營銷團隊全員出擊,一家一戶地塞單頁。此外,如胡文勤、李衛娟、趙芳潔等準媽媽們,甚至比一般員工還辛苦。
誰沒見證過,河南版圖上,高速公路疾馳的車印?誰沒經歷過,漆黑的夜里,辦公室明亮的燈光?哪個孩子不要求爸爸媽媽陪伴去公園?家有年老父母,誰不想常回家看看?建業人以青春與家庭作奉獻,只為實現一個偉大的諾言!
他們中間有的人可愛,只要實現建業人的榮譽,就是他們最大的快樂。
因為用心保護業主的生命財產安全,咱們建業的禮兵經常被人伸出大拇指,而我們管理處也往往是收到業主的感謝信后,才知道禮兵們各種感人的事跡。就在不久前,城市花園一期人工湖上,有個滑冰的小孩兒因為冰面破裂,突然掉入水中,頭已經被水淹沒了,眼看就要發生不幸,我們當值的禮兵倪用軍見到后,來不及脫去棉衣便迅速跳入水中,順利把孩子救了上來。
他們中間有的人堅毅,將家庭的重擔與傷痛藏在心間,在建業的崗位上做默默堅守的一員:
林更亮,平頂山項目一位普通的土建工程師,兩年來,他一直肩負著近一半的開發施工面積。2007年的第一個月,妻子因車禍永遠離開了他及剛剛一歲半的女兒。但在隨后的半個月內,林更亮一邊處理家中事情,一邊幾乎每隔一天便來到他負責的那片工地。當時大家都勸他多注意身體,全心處理家里事情。他卻說 :“事情已經無法挽回了,我不能再耽誤別墅區的交房啊?!?/P>
這就是擁有專業素養、職業精神的建業人;
這就是團結拼搏、所向無敵的建業人;
這就是追求卓越、堅忍圖成的建業人!
作為這個時代的建設者,
建業人一路前行,無怨無悔!
2007年的建業吹著上市的號角,進行著深度變革,在第十五年的里程碑下,建業人以理想與信念開創了一個又一個新紀錄:2007年,建業全省納稅3.13億元,年度開工面積103萬平方米……在2007年的畫卷上,建業人以青春與熱血譜寫著忠誠、英勇,揮灑著膽略與崇高!
他們用心堅守,平靜盛放:深度推進省域化發展戰略,他們用堅實的成績證明了河南城市群的崛起;
他們迎難而上,決不放棄:堅定實現企業目標,他們不向環境低頭,不對困難繳械;
他們廢寢忘食,以公司為家:無論是辦公室的燈光,還是工地上的轟鳴,他們是建業新紀錄背后的身影;
他們自立自強,勇于擔當 :挑戰極限,收獲成長,在建業的長征路上,永遠有前進的方向!
2007年,信陽遭遇了50年一遇的連續暴雨。暴雨下了整整41天,但他們的工程計劃節點卻堅定執行;為全力推進工程進度,焦作公司工程部8名員工連續在工地堅守了154天。最終,他們在建的三個工程標段有兩個標段分別提前60天、106天實現了主體封頂。在相同人員配備下,駐馬店公司的工程量最大——9萬平方米的工程量相當于其他項目的兩倍,僅由6名工程人員完成……工程人員是建業最沉默的一類人,我們也不會說什么,就希望讓業主住上好房子吧。
有志者,事竟成;有建業人在,就沒有過不去的關!
2007年是財務人員比較緊張忙碌的一年,承擔著遠高于往年的工作量,周末加班對我們來說應該算是正常工作。往往,在給財務人員布置工作任務時都不忍心再強制他們加班,但是我們都知道,要完成任務,不加班是不可能的。有多少次,因為表格文件太大而致電腦癱瘓,文件壞掉,我們不得不通宵加班重新統計。
面對資本市場的召喚,面對企業更美好的明天,建業人甘愿一邊辛勞,一邊企盼。
2007年的營銷任務是前所未有的重??上驳氖?,自6月駐馬店項目超額完成年度回款任務后,各公司紛紛傳來提前實現目標的喜訊。這背后有大家共同的付出,比如濟源商業項目,他們一度白天忙正常接待,夜晚營銷團隊全員出擊,一家一戶地塞單頁。此外,如胡文勤、李衛娟、趙芳潔等準媽媽們,甚至比一般員工還辛苦。
誰沒見證過,河南版圖上,高速公路疾馳的車???誰沒經歷過,漆黑的夜里,辦公室明亮的燈光?哪個孩子不要求爸爸媽媽陪伴去公園?家有年老父母,誰不想?;丶铱纯??建業人以青春與家庭作奉獻,只為實現一個偉大的諾言!
他們中間有的人可愛,只要實現建業人的榮譽,就是他們最大的快樂。
因為用心保護業主的生命財產安全,咱們建業的禮兵經常被人伸出大拇指,而我們管理處也往往是收到業主的感謝信后,才知道禮兵們各種感人的事跡。就在不久前,城市花園一期人工湖上,有個滑冰的小孩兒因為冰面破裂,突然掉入水中,頭已經被水淹沒了,眼看就要發生不幸,我們當值的禮兵倪用軍見到后,來不及脫去棉衣便迅速跳入水中,順利把孩子救了上來。
他們中間有的人堅毅,將家庭的重擔與傷痛藏在心間,在建業的崗位上做默默堅守的一員:
林更亮,平頂山項目一位普通的土建工程師,兩年來,他一直肩負著近一半的開發施工面積。2007年的第一個月,妻子因車禍永遠離開了他及剛剛一歲半的女兒。但在隨后的半個月內,林更亮一邊處理家中事情,一邊幾乎每隔一天便來到他負責的那片工地。當時大家都勸他多注意身體,全心處理家里事情。他卻說 :“事情已經無法挽回了,我不能再耽誤別墅區的交房啊?!?/P>
這就是擁有專業素養、職業精神的建業人;
這就是團結拼搏、所向無敵的建業人;
這就是追求卓越、堅忍圖成的建業人!
作為這個時代的建設者,
建業人一路前行,無怨無悔!
郭衛強版
1.如果用一種生物類比你眼中的許三多,會是什么?
狗尾巴草,路邊很不起眼,長相并不俏麗,頭腦也不聰明,但是生命力頑強。
2.你做過或者經歷過、見到過的最許三多的一件事是什么?
剛入睡是在凌晨一點半左右,半睡半醒中接到保薦人電話,說有封重要郵件需要我處理;床剛暖熱,我又從十公里以外的住處奔到公司繼續工作,完全處理妥當已是凌晨三點半鐘。我清楚記得這件事是發生在2007年12月14日保薦人抵鄭參加企業收購盡職調查的前夜,當時更多想的是12月14日要開會,我是聯絡人,什么事都不能耽誤會議正常召開。
3.你覺得河南人和許三多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憨厚、老實、有韌勁。
4.你認為在現實的社會中人們具有怎樣的特質更容易成功?
做人厚道、干活不怕累、有挑戰往前沖、有困難不畏懼的人更容易成功。
5.如果許三多這樣的人物可以成功的話,你覺得這個社會需要提供怎樣的環境?
現代人對許三多的懷念,實際上是現代人對堅毅頑強、健康高尚精神品質的渴望。我相信,在這個社會中本真的東西多一些,虛假的東西少一些;“吃虧”多一些,“好處”少撈一些;多關照別人,少想些自己……許三多是可以成功的。
(郭衛強,董事會辦公室業務審核部。)
張訓科版
1.如果用一種生物類比你眼中的許三多,會是什么?
仙人掌。沒有對環境的挑剔,只是默默地適應,茁壯地成長,依然能開出嬌艷的小花。
2.你做過或者經歷過、見到過的最許三多的一件事是什么?
高考前,為了提高考試項目1000米長跑體育成績,堅持每天早晚3圈,最終由不及格變成了滿分。雖然目的性很強,但還是有點像許三多的腹部繞杠。
3.你覺得河南人和許三多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執著、倔強、樸實、勤奮。
4.你認為在現實的社會中人們具有怎樣的特質更容易成功?
許三多有著眾多優秀的品質,比如頑強的意志,友善的作風,集體榮譽感,笨鳥先飛的競爭哲學,追求有價值、有意義的生命體驗,但是,這些因素,只能論證出許三多是一個優秀的士兵,一個積極上進的人。關鍵因素在于:一是超人般完美的道德,二是本能地對紀律和制度的嚴格服從和執行。具備以上特質,成功就在眼前。別混日子,小心被日子混了,這句話特經典。
5.如果許三多這樣的人物可以成功的話,你覺得這個社會需要提供怎樣的環境?
以企業為例,給員工做好職業規劃,多一些史今的包容,少一些成才的功利。
(張訓科,財務管理中心。)
張皓皓版
1.如果用一種生物類比你眼中的許三多,會是什么?
鼴鼠。小時候和大時候最鐘愛的一部動畫片《鼴鼠的故事》,捷克斯洛伐克出產的,那個小東西總是很快樂的樣子,在他眼中快樂是很簡單的一件事情:就是一種過程的享受?;蛟S,可能,嗯!工作就是這樣吧!
2.你做過或者經歷過、見到過的最許三多的一件事是什么?
從晚上九點多直到第二天凌晨四點多陪一個年輕貌美的女同事跑了好幾個打印社打印第二天上午集團急需的圖紙,初衷很簡單,當時辦公室只剩下我們兩個人,怕她半夜在外獨行會碰見某些人,哦!需要說明一點:我也算是個女同志。
3.你覺得河南人和許三多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那個憨態可掬的樣子配上口音。
4.你認為在現實的社會中人們具有怎樣的特質更容易成功?
熱愛生活,不論在何等困難的境遇下都可以微笑。
5.如果許三多這樣的人物可以成功的話,你覺得這個社會需要提供怎樣的環境?
絕大部分的人都在憑良心生活、做事……
(張皓皓,產品管理中心。)
在今后的工作中,將進一步履行代表職責,為國家發展和經濟建設貢獻力量。
——1月23日召開的河南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胡葆森董事長高票當選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當選后,老胡就開始投入緊張的意見征集、提案準備工作。而建業人的使命,也因之同這片區域結合得更加緊密。
目前的房地產市場狀況雖然不盡如人意,但我對建業的信心反而更強了。
——2008年管理年會上,在為大家分析了市場形勢后,總裁王天也發出了如上感慨。管理年會反省出的問題無疑給每個建業人都帶來沉重的緊迫感,但令人欣慰的是,這些問題都是發展前進中產生的問題,而企業的戰略也將在市場的考驗中體現它真正的價值。
沒有問題的企業是不存在的。管理年會上那種直面問題的態度和解決問題時的快速反應,都反映了目前這支管理團隊從年輕走向了成熟,變得更加出色,他們身上這種勇于擔當、敢于擔當的精神讓我很感動。
——在分析管理年會上提出的問題的時候,執行總裁閔閔發出如是的感慨。管理年會提出的問題在會后被迅速地梳理分解,各責任部門也依照問題各自召開專門的研究會和現場辦公會,作為年會的主題之一,我們清晰看到效率的提升。過日子就是問題摞著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保持審慎的自省精神和開放成熟的職業心態,是真正有益的沉淀。
年會最大的收獲就是喚起或者說是加深了大家對這些管理問題的高度關注,大家都在思考這些問題,當然,更希望這次年會能夠轉化為全員的行動,每個建業人都對照這些問題,考慮自己能做出哪些改進工作。
——在談到管理年會提出的問題的后續改進工作時,運營管理中心副總監王國強這樣表示。“在管理上我們有十幾年的欠賬”,管理年會上反映比較集中的問題,如問責制、產品體系建設,都是較大的體制建設工作,也許短期內不能看到明顯的成果,但全員的思考和行動無疑會加速改進的步伐。
內刊編輯作為企業內部的記者,負有特殊的責任。2008年是一個新起點,在這個時點上,我們需要認真思考企業媒體與企業、管理者、員工、客戶、社會之間最恰當的距離和結合點。
——在采訪中,執行總裁閔閔對《建業》提出自己的期望。其實,這種最合適的距離與結合點也一直是編輯部所孜孜以求的。在一次涵蓋員工、同行、撰稿人等眾多領域的讀者調查完成后,編輯部還將于近日邀請企業高層和讀者代表召開讀者座談會。改進與成長,總是讓人如此期待。
工地有事立馬到位;
日不能息夜不能寐;
一年到頭不離崗位;
身心憔悴無處流淚;
逢年過節家人難會;
拋家舍業愧對長輩;
身在其中方知其味;
到了以后再回首,我們長征路上的堅守;
我們再苦,我們再累,我們的工作問心無愧;
目前的困難,我們不必發愁,總有一天市場會被我們牽著走。
—— 一年一度的新春團拜會,不僅是團圓的一個契機,更濃縮了建業人一年的酸甜苦辣。開拓的艱辛,成就的歡騰,憧憬的甜美,都集中在同一個舞臺上。這些選自團拜會節目《快樂的戰壕》的說唱歌詞,完好體現了這一點。
今夜無眠
“心相連風雨并肩,未來不再遙遠;情無限祝福永遠,幸福歲歲年年;當夢想挽起明天,擁抱生活的燦爛?!奔瘓F2008年新春團拜會上,董事長胡葆森、總裁王天也、執行總裁閔閔聯袂演繹了一曲《今夜無眠》,引爆了團拜會演出現場最熱烈的場面。他們不失專業水準的吟唱,會同建業人歡聚一堂的和美,融化掉一年的奔波與勞碌,合奏出恢宏的2008夢想曲。
Show time!
2007年,是誰尊重承諾,讓建業的卓越精神體現在產品的每一處細節?
是誰堅守崗位,日復一日浸潤企業每一條不可或缺的脈絡?
是全體建業人不懈努力的結果,具體而言,成就更有賴于每個分支團隊的緊密配合、通力協作。今年的團拜會上,我們的團隊又展示了職業素養之外的才華,帶來了精彩紛呈的節目表演。營銷管理中心編排的太極拳表演《國風雅韻》加入了古箏彈奏、剪紙、書法、繪畫,一時間,活躍激情的專業屬性與沉穩古樸的傳統藝術、團隊精神與個人才華和諧地融為一體。
管理大家談
2008年2月14日,以“提升管理效率和經營效益”為主題的集團2008管理年會召開。本次年會創新了組織形式,引入嘉賓訪談和小組討論,使年會帶上了高端論壇的意味。嘉賓訪談分享管理經驗,分組討論激蕩思索,會議上總結提出的100多個管理問題是成果,也是發展中任重道遠的壓力;而對解決之道的消化執行及后續改進的成效,無疑成為一個時期內提升效率、提高效益的關鍵。
娛樂在繼續
“我是頭姓周的華南虎,呵呵,咦,前邊有人拿相機給我拍照,擺個帥帥的pose。我再拋個媚眼。我得意地笑,我再得意地笑?!崩^去年扮演“巴頓將軍”之后,今年的團拜會上,老胡又和搭檔演上了“雙簧”。在每一年的團聚時刻其樂融融地欣賞這場娛樂老總的大戲,已經成為建業人不可或缺的精神“年夜飯”。
民俗建業
跑旱船、捏面人、套圈……在旖旎煙花的映襯下,元宵節的商丘建業·觀瀾美墅社區搖身一變,成為全民同樂的文化民俗“廟會”。新春伊始,各項目公司紛紛配合傳統佳節舉辦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一片土地的價值,需要一種生活去實現,好房子之外,總有一種更具人文氣質的生活方式被我們所堅持、倡導。
培訓進行時
一場房地產實戰訓練課程拉開了新一年培訓工作的大幕。有著中海和萬科雙重工作經歷的培訓師王金升為建業人帶來了《房地產開發流程與標準化沙盤模擬訓練》,沙盤模擬的教學方式,逼真的市場環境模擬,在建立房地產開發全流程全局觀的同時,課程還滲透了行業標桿企業優秀經驗,啟發了員工的專業模塊工作。在集團培訓氛圍日漸濃厚,培訓體系框架基本確立的前提下,培訓課程直接刺激業務提升的局面如此讓人期待。
全球將迎來中美歐三極時代
美國華盛頓特區智囊團“新美國基金會” 負責美國戰略研究的研究員巴拉格·坎納說:“以美國為中心的單一世界秩序的可能性將在十幾年之后落下了帷幕。美國、歐盟、中國三強相互牽制的21世紀新地政學游戲已經開始。
在曾被看作是美國前院的南美,中國和歐洲的影響力迅速擴大。曾是中國盟邦的越南、老撾等東南亞國家加強與美國的經濟合作。而曾是美國盟邦的中東國家則將經濟合作管道延伸到歐洲和中國。
歐盟的魅力在于世界最大規模的單一市場和穩定的歐元。同時可以通過歐洲式統合來解決政治、軍事矛盾。中國的力量來自龐大的人口、迅速成長的市場、制造業基礎,以及擴散到東南亞乃至全球各地的華人網絡,同時還具備豐富的天然資源。與此相比,美國的魅力正在減少。
信息來源:《紐約時報》
谷歌創新模式的三個宗旨
1998年,兩名初出茅廬的大學生聯手創建了Google。到今天,Google已傲視群雄,成為搜索引擎界當之無愧的龍頭老大。公司經營收益也從2002年不足5億美元激增到2006年的105億美元。2007年Google上半年的經營收益為75億美元,其中實際利潤達到了20億美元。
谷歌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歸功于三方面的創新:首先是對信息組織和管理的深刻領悟和杰出創新;其次是極具創造性的創新性學習和模仿;再次則是在計算機系統構建領域的重大突破與輝煌成就。Google的創新模式體現著三個宗旨:
第一,Google堅信,有效的創新需要以大量優秀人才作為支持。它積極吸收杰出的軟件人才并幫助人才保持積極心態與愉悅心情。第二,Google善于將產品開發人員分組為許多小型團隊,并給予各個團隊較大的權限和自由。第三,Google非常熱衷于利用計算機來監控和分析員工的工作。
信息來源:《紐約時報》
看風水再次在中國流行
新中國成立后,古老的“看風水”被認為是迷信遭到禁止。但千百年來,“風水”概念深植于人心。很多中國人相信土地是有生命的,到處都有“氣場”,人要與周圍自然界的風和水和睦相處?,F在,中國沿海和南方城市日益發達,看風水又逐漸盛行起來。中國的新貴們請風水先生為他們的豪華別墅選址。
上海有1000多專職風水先生。很多生意人會向風水先生咨詢生意前景,而地產商更傾向于咨詢地產項目的選址。從中國古老的哲學和占卜發展而來的“風水”,要求金、木、水、火、土五個要素相互平衡。這在英國以及西方也越來越流行,因為精神的和諧往往能與健康設計理念完美結合。
信息來源:英國《獨立報》
出身社會底層者的“革命圣地”
高盛無疑是華爾街的國王。2007年夏天,美國次級債危機全面爆發,花旗、美林、瑞銀等投行都虧損了數十億美元。如此肆虐的風暴,高盛竟毫發無損,截至2007年8月31日的高盛第三季度業績報告凈收入為123.3億美元,凈利潤為28.5億美元,攤薄后每普通股盈利6.13美元。
高盛的領導人幾乎沒有出身豪門的世家子弟,大多是從基層做起。與出身相伴隨的是高盛高層始終都有強烈的危機意識。高盛在堅持吸收出身社會底層的精英人員加入后,也形成了堅強的幾乎是無往不勝的團隊精神。在高盛,各項工作都是由幾個聯席主管負責,這種重視團隊內部合作的傳統使得高盛的企業文化有一種自我延續性。
出身社會底層的人排除出身帶來的各種艱苦條件,經過自我奮斗出人頭地,成為上流社會的精英專家,并保持樸素的人格精神。正因為此,高盛已經成為出身社會底層者的“革命圣地”。
信息來源:《美聯社》
三月全球24座城市熄燈一小時
近期,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稱,2008年全球24座城市將于同一天熄燈一小時,以提高人們對全球變暖的警覺。這24座城市分布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丹麥、以色列、菲律賓等國。
去年法國巴黎和澳大利亞悉尼率先開展熄燈活動。今年全球已有24個城市同意參加一小時熄燈活動。根據計劃,這些城市定于當地時間3月29日晚8時熄燈一小時。
基金會估計,這些城市的熄燈活動將使3000多萬人參與其中?;饡谝环萋暶髦姓f:“氣候變化是真正的全球性問題,世界各地的人們都要采取行動?!?/P>
信息來源:《法新社》
九大氣候突變危及人類安全
科學家們警告說,如果全球平均溫度由于人為的溫室氣體排放而繼續上升的話,氣候變化很可能導致地球物理因素突然劇變。九大氣候變化的“爆發點”可能在今后100年內發生。九大變化是:
北冰洋的冰層:有些科學家認為,北冰洋夏季冰層很快就會完全消失。
格陵蘭冰蓋:完全融化需要3 0 0年或更長時間,但不可逆轉變化的爆發點可能會在5 0年內出現。
西南極冰蓋:科學家們認為,如果其益變暖的邊緣滑入海洋的話,西南極冰蓋可能會出乎意外崩潰。
灣流:少數科學家認為,灣流可能會在本世紀徹底切斷,但是,灣流崩潰是可能的。
厄爾尼諾:南太平洋洋流可能會受海水變暖影響,發生意義深遠的氣候變化。
印度季風:取決于陸地和海洋之間的溫差,有害物質造成當地氣溫下降,從而打破平衡。
西非季風:過去曾經改變過,造成撒哈拉地區變綠,但在將來,它可能帶來干旱。
亞馬遜雨林:地球變暖和森林進一步遭到破壞可能引起支持這一生態系統的降雨突然減少。
寒帶森林:由于氣溫上升,西伯利亞和加拿大的耐寒樹木死亡。
信息來源:英國《獨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