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YE MAGAZINE
我們曾經依靠雙手來存儲“豐衣足食”的記憶,那些時光帶著人的體溫與情味,與自然之物相會融合共生。如同潺潺流水的復調,時而婉約時而恢弘的民間智慧,在心口相傳之間,塑造著東方文化的肌體和中國人的性格。
日本民藝運動的發起人柳宗悅曾說:“民藝中含有自然之美,最能反映民眾的生存活力,所以民藝之美屬于親切溫潤之美。在充滿虛偽、流于病態、缺乏情愛的今天,難道不應該感激這些能夠撫慰人類心靈的藝術美嗎?誰也不能不承認,當美發自自然之時,當美與民眾交融之時,并且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時,才是最適合這個時代的人類生活。”
誠然,民藝代表了一種成熟的美,手藝的溫暖對人的心靈是一種慰藉,一種回歸的道。
一支毛筆,承載著千百年飽含自然與體溫的手工技藝;一種音韻,記錄著中國戲曲文化的傳承與嬗變;一張古琴,寄寓著千百年來文人的風凌傲骨與超凡脫俗的處世心態。在那些苦下功夫才能領悟的絕活中,心口相傳的不只是繁復的創作技藝,更重要的還有中國人傳道授業與學習為人的秉性。家族、父子、師徒,傳承、延續、消失……透著感嘆,也惹出眼淚。
本期《建業》我們聯合壹脈文化,嘗試對中原民間手藝和文化的傳承進行探討并持續關注。在開封七盛角非遺文化館,陸續采訪到汴京宋室風箏第六代傳人宋長虹、國家級非遺二夾弦傳承人田愛云、大宋散卓毛筆第三十二代傳承人劉好亮……我們更延伸視角,將目光聚焦于民藝的守望者和推動者,他們堅守、記錄、整理、尋找、融合,以一己之力支持著中原手藝,探索著可持續化的運作模式,賦予著古老民藝新的生命力。
在這個文化回暖還寒的大時代,堅守人文情懷也許是最難的事情。無論企業還是個人,都難免默默咬牙走過一段黑暗又孤獨的旅程。這多少需要一點理想主義,正如尼采所說,在自己身上克服這個時代。
訪問那日,古都開封下了整夜的雨。難以想象千年前宋代的模樣,但仍覺得那個時代民間的技藝仍在傳承,它們隱在街頭巷尾、惶惶人群里抑或斷壁殘垣間,等待有心人發掘,撣去塵土重煥新生。
——澎湃特約評論員陳曦以此為題撰文,談女教師罰站學生被關派出所7小時。文中說道,特權是一種身份、背景和權力的象征。作為治安行政和刑事執法機關的公安機關,其武裝性質在一定程度上賦予了警察某種專權。然而可以有專權,卻不應有特權思想。“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絕對不允許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在行使公權力的過程中更應注重對公民私權利的保障,審慎行使自己的職權,而不是在特權思維的主導下,將“別人做不到的我能做到,別人抓不了的人我能抓”貫徹到底,這種特權思想則是對其應承擔的義務的否定。
所謂基于“動物化”表達的情感需求,是人們對于在社交平臺上帶有萌屬性的東西的渴望。在現代的快節奏的生活中,幾乎所有人,尤其是青年群體都會有力不從心的感覺,同時伴隨著中國整體社會結構的大轉型,青年人所面對的壓力常常轉化為迷茫、焦慮等情緒。這些情緒甚至還會被社交平臺上一些比較富有爭議的言論無限地放大。所以心理問題以及對應的情感需求往往是呈現一種集體性的趨勢。而可愛的動物就是給這個時代緊繃的神經的一種“心理按摩”。
——《“今天也要加油鴨”——“動物化”社交下的我們》一文中說,年輕人在社交網絡上的話語模式似乎呈現出了一種“動物化”的趨勢,越來越多的各種各樣的動物形象以圖文的形式介入我們在社交平臺上的日常化表達體系之中。“今天也要加油鴨!”忽然之間,社交平臺上的無處不在的“呀-鴨”轉換成為年輕一代自我與互相鼓勵的流行句式,讓人瞬間充滿希望,元氣滿滿。從“加油鴨”到各式各樣的小貓小狗,再到動物們可愛搞笑的表情包、動圖……“動物化”交流下的我們仿佛在社交平臺上更加游刃有余。
我果為洪爐大冶,何患頑金鈍鐵之不能陶熔;我果為巨海長江,何患橫流污瀆之不能容納。
——2006年建業足球沖超成功。當媒體記者問及老胡在來年更為復雜的中超環境中,建業將如何生存時,老胡引用了《菜根譚》中的這句話作為回答。時隔12年,9月老胡做客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之聲《企業家夜讀》節目,談到足球依舊引用這句話。風雨征程24年,老胡對建業足球心志始終如一。
2毛一斤收腐爛蘋果榨汁,聲稱“出口”就能洗白了?
——近日,媒體暗訪發現,山東青島萊西腐爛變質的落地蘋果被大量送往青島海升果業加工成果汁。相關部門檢查時發現,大量腐爛蘋果通過揀選流水線,按照公司張貼的標準,這些蘋果都不符合標準。該企業稱,果汁檔次高,95%出口,后改口稱全部出口。企業大張旗鼓收購爛蘋果,食藥監部門以“出口”為托辭稱管不了,一家“真材實料”、專坑外國友人的“良心企業”就是這樣煉成的。
在移動互聯時代,原來根本無從開發利用的碎片化時間都可以被吃干榨盡。在融媒體時代,電視、廣播、互聯網的優勢資源也完全可以貫通共享。這個趨勢之下,評書已經穿過電波,經由互聯網走進更多人的生活。苦苦等待的大結局可以直接找補回來了,而如單老一般“地標性”的老藝術家們,他們的音容笑貌,也將在海量的傳播與欣賞中永存。像電影《尋夢環游記》想講的那個道理:被后人遺忘才是“最終意義”上的死亡。所以單老應當是欣慰的,每天有上億人在聽他的110余部評書,他,還在這個世界之中。
——單田芳老先生走了,學者曹東勃在騰訊大家撰文表示緬懷之情。
輿論的喧囂代替不了法律的審視,激進的觀點不能代替事實本身。道德的歸道德,法律的歸法律,方能定分止爭、各得其所。江歌案也是如此,只有公正的審判,包括法庭上嚴謹的證據呈現,對事實的厘清,對是非的認定,才能將這起事件從“口水戰中”打撈出來,也才能讓苦難者看到公正,讓憤怒者得到安慰。
——10月15日,江歌母親江秋蓮在網上發布消息,稱收到從日本寄來的公證法律文件,并將對劉鑫提起法律訴訟。這讓沉寂一年的江歌案再起波瀾。對此,媒體人沈彬如此評論。
2016年底,壹脈文化進入《建業》編輯部的視野,源于開封七盛角的非遺文化館,而更重要的是壹脈公眾號上那句“真實地記錄傳承者”。編輯部以“民藝復歸”為題,嘗試對民間手工藝和民間文化的傳承進行探討并持續關注。
2017年4月,老胡偕同中國企業家俱樂部核心成員馬云、馬蔚華、劉永好等45位大咖走進非遺文化館,感受中原非遺文化;5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走進非遺文化館,短短二十分鐘的參觀,令中原民藝與壹脈文化一度成為新聞焦點。
隨后,編輯部多次前往開封、濮陽、安陽、許昌、洛陽等地,試圖實地探訪民間手藝人,記錄他們承續至今的手藝和質樸的生活態度,但礙于種種原因并未能集結成冊。在與壹脈文化創始人張曉立的深入交流中,我們逐漸意識到非遺傳承人面臨的困境和民藝推動者的重要性。
因此在這一輯的策劃中,除卻關注非遺傳承人之外,我們更延伸視角,將目光聚焦于民藝的守望者和推動者——他們可能是傳承人的子女、一家公益組織、一家民營企業,或者是一群熱愛民藝的年輕人……他們堅守、記錄、整理、尋找、融合,以一己之力守望著中原手藝,探索著可持續化的運作模式,賦予著古老民藝新的生命力。
民間手工藝不僅僅是一項舊時匠人的謀生技藝,更是關于我們過去生活的記憶,也即“來時的路”。我們探討民藝的復歸,是試圖在手藝留存之外,喚醒人們的保護和傳承意識,探尋傳統民藝在當下和未來的新生之路。
一支毛筆,承載著千百年飽含自然與體溫的手工技藝;一種音韻,記錄著中國戲曲文化的傳承與嬗變;一張古琴,寄寓著千百年來文人的風凌傲骨與超凡脫俗的處世心態……本期《建業》我們聯合壹脈文化,嘗試對中原民間手藝和文化的傳承進行探討。在開封七盛角非遺文化館,陸續關注到數十位非遺的傳承者、守望者和推動者,他們堅守、記錄、整理、尋找、融合,以一己之力賦予著古老民藝新的生命力。
心手傳家
傳承人宋長虹
[釋義]宋室風箏
汴京宋室風箏,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兩宋時期,風箏在社會經濟和文化活動中占有相當地位,汴梁風箏經千年傳承,至今不絕。宋室風箏造型逼真,畫工細膩,扎工精巧;組裝骨架,攜帶方便。最獨特之處在于象形類品種豐富,比例形狀都和真的相似,且多取材于市民喜聞樂見的蟲、魚、鳥、獸,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鄉土氣息。傳承發展的過程中,不僅實現了對自身的延續,同時也推動了民俗文化的活態傳承。
[傳承人]宋長虹
1975年生,河南省開封市人,汴京宋室風箏第六代傳人。自幼跟隨父親宋天亨學習傳統風箏制作,對學習傳統手工藝的執著和酷愛堅持至今。積極參加非遺作品展示活動,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多次接待國內外大中小學生來工作室學習制作風箏。
風箏最早可追溯到東周春秋時期,至今已2000多年。而到了宋代,放風箏真正成為人們最喜愛的戶外活動之一。宋人周密在《武林舊事》中寫道:“清明時節,人們到郊外放風鳶,日暮方歸。”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宋蘇漢臣的《百子圖》里也都有放風箏的生動景象。如今在汴梁,仍然有人用雙手扎著精美的風箏,其中最有名的當數“宋室風箏”。
“碧落秋方靜,騰空力尚微。清風如可托,終共白云飛。”在別人眼里,風箏代表春光莫負,代表天倫之樂,而在汴京宋室風箏第六代傳人宋長虹眼里,風箏是用手寫就的家史,用熱愛修飾的藝術品,用古老技藝加持的身份。
“家里代代相傳風箏制作手藝,到了我父親宋天亨已是第五代。我父親的曾祖父就做風箏,父親也是從小耳濡目染,又對畫畫有著濃厚的興趣,后來寫意畫的功底全用到了風箏上。并且他酷愛《動物世界》,觀察動物如何運動,比如老鷹、仙鶴的翅膀飛翔時如何振動等等,也逐漸影響了我們的風箏‘象形’類的風格。”宋長虹聊起家里的手藝傳承,已然是嫻熟、熱愛的狀態。做風箏的手藝,著實是門學問。手工制作風箏要經過很多道工序。選擇好蝴蝶、蝙蝠等形象造型,之后在絹面上勾勒出線條,細細填上鮮艷的顏色,用熨斗將絹面熨平;然后在酒精燈的加熱下將晾干一年的竹篾燒彎,每一根竹篾都是一刀一刀削出來的;接著將竹篾上膠,用線繩固定,以使骨架牢固;然后上膠貼絹面,修細節,成型,試飛……
“我父親一做就是幾十年,熬得也患上了眼疾。醫生多次叮囑不能再過度用眼,可父親一口氣又扎了幾百套不重樣的微型觀賞風箏‘百蝶圖’以及各類蟲、魚、鳥、獸的風箏,就是希望這門手藝能結結實實傳下來,不能在自己手里斷了……我也自然而然地接了下來,如今更多地在青少年以及家長中做風箏知識的普及和手工課,讓更多的人能夠親身體驗到這門手藝,并且發現其中的趣味。而且我也有意識地鉆研繪畫、改良它的工序制法,讓宋室風箏更精美地延續。”
隱沒無言
傳承人田愛云
[釋義]二夾弦
中國地方戲曲,主要流行于河南省東部及北部、山東省西部、江蘇省北部和安徽省北部一帶,因其伴奏樂器四弦胡琴每兩根弦夾著一股馬尾拉奏,因此被形象地稱為“二夾弦”。它吸取了花鼓、梆子、琴書等諸多戲曲精華,曲調優美流暢,聲腔委婉細膩,生、旦、凈、丑的唱腔都有“真腔吐字,假嗓行音”的特點,號稱“半碗蜜”。因其起源于民間流行的民俗小調,故在民間鄉村有著濃厚的群眾基礎。當時的開封二夾弦幾乎成為全國聞名的唯一代表開封的戲曲品牌。2007年開封二夾弦入選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傳承人]田愛云
1941年出生于山東省菏澤市安興鎮,自幼家庭貧困,8歲開始學戲并拜二夾弦第四代傳承人李學義、張素云等人為師,12歲開始登臺演出,16歲進入開封市二夾弦劇團。開封市二夾弦劇團團長,國家二級演員,河南省首批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作為中國傳統的地方戲曲,二夾弦在蘇魯豫皖地區,尤其是在鄉村,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開封二夾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開封二夾弦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田愛云對二夾弦情有獨鐘,經過多年的悉心鉆研,在繼承發揚傳統的二夾弦唱法之外,她還吸取了京劇、豫劇等多種戲曲的特點,形成了自己別具一格的開封二夾弦唱腔調門,使觀眾聽起來倍感新穎別致。然而,受資金、場地、人才影響,二夾弦已經成為瀕危曲種。為了讓二夾弦活下去,田愛云付出了將近一生的心血。1984年,開封二夾弦劇團被撤銷。此后,輝煌至極的開封二夾弦一落千丈。退休后的田愛云本應享受天倫之樂,但內心深處的隱痛卻時時折磨著她:難道開封二夾弦就這樣銷聲匿跡了嗎?不行,決不能讓它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中消失!于是田愛云作出一個令人震驚的決定:賣掉家里僅有的兩處房產,集全家之財力,展開搶救開封二夾弦的行動。“既然要做,就要做好。2002年,我自費創辦開封二夾弦藝術學校,招來了幾十名學生,請了以前二夾弦劇團的同事當老師,還給孩子們上文化課。2004年,在開封市二夾弦劇團重新成立之后,這些孩子開始陸續登臺演出,劇團也很快有了很高的名氣。可是沒多久,由于資金短缺等原因,孩子們都被高價挖走了,劇團最終也只能解散。”2008年,田愛云入選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名錄,與此同時她還面臨著一身債務、投入了無數心血的劇團解散、傳承二夾弦的希望渺茫……每每說到此處,田愛云就難以控制情緒,泣不成聲。培養熱愛戲曲的氛圍是一項需要全民參與的大工程,還需要很長時間,盡管缺乏年輕的傳承人,但田愛云仍然在二夾弦傳承之路上默默堅守著。“既然國家授予我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稱號,我就有義務把開封二夾弦這個文化品牌傳承下去。二夾弦后繼有人,這門藝術就傳承下來了,我也就放心了。”
弦音古道
傳承人王棟
[釋義]古琴斫制
古琴是中國最古老的、活著的音樂,也是中國文人的音樂語言。對于古人來說,古琴的角色不僅是一種音樂,更是一種藝術,是一種“道”。古琴藝術的傳承不僅表現在琴派、琴史、琴人、琴譜、琴曲等演奏藝術上,還表現在斫琴(精工細作古琴的工藝技術)。古琴面圓底平,象征天圓地方。琴長三尺六寸六,象征一年366天。琴上13個“徽位”(音階),代表一年12個月加1個閏月。古法斫琴技藝極其復雜,從原料加工到成品經歷300多道工序,制作工期長達三年左右。
[傳承人]王棟
1974年生,鄭州管城區人,畢業于河南大學,斫琴師石振中先生的外孫,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斫制技藝傳承人,中州派古琴傳統制作技藝傳承人。1991年開始隨石振中先生學習傳統古琴制作技藝與彈奏;2004年創辦鄭州暢古山房斫琴工作室;2010年出版《斫桐集——古琴制作與修復》一書,是當時中國古琴史和出版史上第一本專業古琴制作與修復的書籍,也是中國古琴斫琴師首次對古琴制作秘密的公開。
在中國古代社會漫長的歷史階段中,“琴、棋、書、畫”歷來被視為文人雅士修身養性的必由之徑。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樂品格寄寓了文人風凌傲骨、超凡脫俗的處世心態,千百年來一直是中國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愛不釋手的器物。由于古琴的傳承受到派別和古琴特殊記譜方式的限制,加之其傳習多屬于言傳身教的方式,古琴逐漸在不同地區形成了地域性的流派。河南因地處中原,河南古琴的風格流派被稱做中州派。早在公元前662年,衛國人在楚丘(今河南濮陽西南)建城時唱道“椅桐梓漆,爰伐琴瑟”。由此證明,河南人早就懂得選用桐木、梓木來造琴了,這種用桐木做琴面,梓木做琴底的選材一直沿用至今。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斫制技藝傳承人王棟,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就跟隨外公——中州名家石振中先生學習傳統古琴制作技藝與彈奏,2004年創辦鄭州暢古山房斫琴工作室,一面斫琴,一面教授學生,努力使這門技藝發揚傳承下去。古琴由于其文化特性導致制作工藝十分復雜,一張琴的制作工期長達一年或者更長,工序繁復,學習周期長。現在真正按照傳統方式制作古琴的傳承人越來越少,隨時面臨著斷代的可能。王棟堅持古法制琴,選料通常會選用150~200年以上的木材,經過備料、合琴、灰胎、安裝附件、髹漆、裝足、打弦等300多道工序,歷經1~3年才最終完成。
“現在很多人僅僅把古琴當成一件樂器,其實它內在是一種人與天地、自然的溝通。”王棟如今每周都會抽出幾天時間到深山里教孩子們和自己的學生彈琴,給他們講千年的故事。“我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老師,但我希望弟子們能明白這份傳承的意義和責任,實實在在把古琴這門技藝傳承下去。”幾十年斫琴經歷,王棟一路堅韌走來,早已與古琴融為一體:“從古琴當中,我最大的收獲應該是,讓我能找到自己的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我相信,我的琴會帶著我的氣息,飄向遙遠的未來,千年之后依然有人在用我的琴彈奏著這些古音。”
泥塑生命
傳承人憨刀
[釋義]泥咕咕
泥咕咕,河南極具特色的手工藝品,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它和中國民間傳統泥玩具類型一樣,是在一種極為封閉的條件下世代傳承的黑底彩繪。“咕咕”指斑鳩的叫聲,泥咕咕就是以斑鳩的叫聲取名,相傳這門手藝源起于唐朝,傳到如今原料依舊是最簡單的泥土,并多以三國、水滸古典名著人物和飛禽走獸作為題材。泥咕咕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識,體現了中華民族生命力與創造力,是歷史文化長河中留存下來的活化石。
[傳承人]憨刀
憨刀,原名宋楷戰,一個行走在靈魂上的癡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2008年被中國美術學院的“雕刻系”聘為客座指導老師,2009年被西安美院“雕刻系”聘為客座教授,2010年被河南大學、河南工程學院先后聘為“藝術系”客座指導老師。作品曾被日本博物院、南京博物院、河南博物院、國內外收藏家等收藏。
在浚縣泥咕咕集中產地楊玘屯村,你隨便問一位老藝人手藝是怎么學的,他們幾乎都會這樣回答:“自小跟俺爹學的。”正是這種輩輩相傳的方式,保留了泥咕咕身上醇厚、原始意韻。作為土生土長的浚縣伾山街道楊屯村人,宋楷戰打小就喜歡用泥巴做小玩意兒,常常幫著父母做一些簡單的泥塑,長期的耳濡目染,讓他逐漸對泥塑制作產生了興趣。然而父母并不支持宋楷戰專門學這門手藝,他們覺得泥塑不過是一個小玩意兒。
背負著來自家人的壓力,宋楷戰外出打工數年,可他心中始終惦記著故鄉的泥咕咕。一個偶然的機會,宋楷戰目睹了一位老藝人制作泥人的過程。這讓他有了一個想法:辭掉工作,回到家鄉,把泥咕咕文化發揚光大。
2006年,浚縣泥咕咕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隨后浚縣出現了許多泥咕咕家庭作坊,泥咕咕產業迎來了春天。但宋楷戰對泥咕咕的期待卻不僅限于藝術收藏,他立志要給這“古老玩意兒”一片更新更廣的天地。
“如何將原生態的泥咕咕融入現代人的文化生活,是我們泥咕咕藝人必須思考的問題。”宋楷戰嘗試與高校聯合建立多個教學實踐基地,編制教材,并通過與制酒瓶場等企業聯合做定制產品,泥咕咕酒具和茶具一經入市,訂單量超200萬。
2013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開始系統化運作泥咕咕,賦予古老文明市場化、商品化的新活力,同時又不失傳統藝術風范,使之更好地傳承下去。
2017年,在七盛角的非遺館內,宋楷戰聯合壹脈用展覽的形式,向更多人宣傳泥咕咕文化。當李克強總理蒞臨非遺館參觀非遺傳承人的手作時,當馬云、馬蔚華等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理事們駐足在泥咕咕前時,傳承千年的民間技藝在那一刻大放異彩。
“我好像已經離不開泥土,它已經成為我身體的一部分,有時做出一件新作品,仿佛能聽到它們在向我道謝,不再是冷冰冰的物件,而是有了生命。泥土沉默地躺在我們腳下幾千年,而今被手藝人賦予了新的生命,可以說對得起泥土對我們的忠誠。”這是宋楷戰的自白。
在讓泥咕咕文化融入服飾、建筑、裝飾等更多行業的同時,宋楷戰正在努力為泥咕咕打造設計、生產、包裝、銷售一條龍,應用線上線下一體的銷售運作模式,讓這門技藝真正實現產業化、規模化發展。
在土生土長的地方,做著土生土長的手藝,宋楷戰的傳承與堅守之路或許才剛剛開始。
一筆千年
傳承人劉好亮
[釋義]散卓毛筆
散卓毛筆是古代名筆,自唐以來,世傳其業,其筆毫約長寸半,藏一寸于管中,一筆可抵他筆數支,稱散卓筆,為世人所貴重。這種筆改變了晉代以前的舊制,逐漸趨向軟熟、散毫、虛鋒。此筆“無心”,不用柱毫,而是用一種或兩種獸毫參差散立扎成,筆毫軟硬適中,具備尖、齊、圓、健四德。無心散卓筆具有性能柔潤、根基牢靠、久用不散、注墨性好、書寫流暢的特點。
[傳承人]劉好亮
劉好亮先生,項城人,大宋散卓毛筆第32代傳承人,多年致力于鹿邑汝陽劉毛筆的傳承發展,崇尚道家文化,深得“制筆齊家、立德做人”之家祖真傳,將“和光同塵”“見素抱樸”等思想與制筆工藝完美融合,并在“道教祖庭”老子故里河南鹿邑創建了“天地人”牌毛筆,先后榮獲“中華老字號”“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等金字招牌。
毛筆作為一種傳統又古老的書寫工具,有玉管、翠管之雅稱。清代楊賓《大瓢偶筆》中說:書之佳不佳,筆居其半。書法要寫好,技法固然重要,但毛筆好不好,也是重要的因素。古來就有“蒙恬造筆”之說法,毛筆最早起源于秦朝,相傳,劉氏先人劉寅曾為蒙恬的軍中文書。他解甲歸田之時,將制筆工藝傳于劉氏子孫。隨著朝代更換,族群繁衍,紙墨演進,書寫變幻,毛筆的發展也隨之江水分流、花開百枝。唐宋時期,開始流傳“散卓”,制筆工藝有重大突破。散卓毛筆含墨飽滿,下筆穩健,被歷代文人墨客視為文房上等佳品。
作為大宋散卓毛筆第32代傳承人,劉好亮多年致力于鹿邑汝陽劉毛筆的傳承發展。經他手制作的毛筆,落筆從容帷幄,宣紙上一眼分明。
“我打小就開始做毛筆,祖上幾輩人全是以制筆為生,村子里的人也都制筆,起先是小作坊生產,挑著擔子在外售賣,后來建設工廠,再后來逐步市場化,直至今日村里做筆的人僅存不多,大多數人都選擇外出務工了。”
蔡襄《陶生帖》記載:筆頗精,河南公書,非散卓不可為……散卓筆的制作過程繁雜精細,前后需要歷經128道工藝,分毛、脫脂、去絨、裝毛井然有序,齊、墊、切、梳、修缺一不可。選毛如沙中淘金,精心挑選,一根根地疊加組合,絲毫馬虎不得。裝毛考驗耐心,將筆毛扎進筆管看似簡單,卻蘊含著不急不躁的人生哲理。
一支小小的毛筆,是祖先智慧遺留的千年瑰寶。現在科技發達,機器什么都能做,但想做出溫度,只有通過手工才能完工。
2016年劉好亮在開封成立了自己的筆業公司,之所以選擇來開封這座城,正是看中這片書法藝術的豐蘊沃土。加入壹脈是劉好亮深入挖掘開封文化的契機。在壹脈,劉好亮開設的第一堂手工課,就吸引了許多忠實筆迷。通過開設課堂以及與各類非遺傳承人的交心切磋,讓他看到了民藝復興的希望,也找到了堅持下去的動力。
一支毛筆濃縮了傳承的含蓄表意,更結下了非遺的筆墨情緣。
棄舊圖新
傳承人安剛
[釋義]篆刻
篆刻是一種擁有三千多年歷史的古老藝術,從秦漢一直沿用至今的權威信物,具有象征意義及圖騰所特有的神性。它由書法和鐫刻結合,是漢字特有的藝術形式。在殷商時代,人們就用刀在龜甲上刻“字”,春秋戰國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稱為“璽”。秦始皇統一六國后,規定“璽”為天子所專用,大臣以下和民間私人用印稱“印”,到唐宋之際,仍以篆書作印,直到明清兩代,印人輩出,篆刻便成為以篆書為基礎,利用雕刻方法,在印面中表現疏密、離合的藝術形態,篆刻也由廣義的雕鏤銘刻,轉為狹義的治印之學。
[傳承人]安剛
安剛,1970年生于開封,古城汴梁一位“書畫印”皆為擅長的藝術家,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所謂書畫相通,安剛在創作的道路上不斷刷新自己,大膽突破,在摸索中實現藝術道路上的極致追求與個人藝術造詣的涅槃蝶變。
安剛的工作室位于開封古城文化客廳,下沉的空間內錯落有致陳放著文房四寶,四面墻壁上懸掛著獨有風格的書畫作品,而在這一方水墨之間有一處精致往往被人所忽略——那就是篆刻。
“書法家不一定是篆刻家,篆刻家一定是書法家。”書畫印本是一脈同源,安剛能將之融會貫通,呈現出書畫印作品的完整性與和諧性,蘊含著歷久彌新的時代感。有人評價他的作品“書畫中有金石味,篆刻里有書畫的設計感”,這就是安剛獨有的藝術精神。
安剛幼時就用兒童玩具積木為印材,無師自通地反刻文字,涂色鈐按,自以為樂。十六歲考入河南省工藝美校,接受系統的美學教育。十九歲拜在尚仁義先生門下,開始正規的篆刻訓練。安剛的從藝之路穩扎穩打、循序漸進、終至佳境,這種對藝術的熱忱,得以讓他踏上一條純正的藝術之路,并在傳承、探索與創新當中建立自己的藝術體系與章法。
因為對書、畫、印的全方位綜合學習,安剛作品中呈現出來的是兼容并蓄相得益彰,各種藝術表現形式相互滋養,形成一種獨有的審美特質。無論是中國風系列還是禪茶系列作品,仿佛都貼上了他的性格標簽,具有很強的識別性。
安剛對于篆刻的鉆研程度用功頗深,對古璽、漢印及明清流派印有深入研究,他曾臨摹大量古印,文字多宗漢法,也常以鐘鼎、楚簡文字入印,偶爾融入草書,時出新意。其篆刻作品古樸大氣、平中見奇的風格,能放能收,既有雄健豪放的一路,又有委婉工細的一面。
安剛的篆刻印璽也為其書畫作品增色添彩。風格迥異的印章點綴在角落,成為書畫作品中不可或缺的神來之筆。就連漢磚、碑拓、佛像都能成為他創作的元素,加之流暢的落款題跋,更增加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書、畫、印互相呼應、彼此成就,古意盎然又耳目一新。
“任何一種藝術形態的保護與傳承最終都要以人為主體,付出心血的藝術才有靈魂。篆刻雖不是冷門藝術,卻也如‘象牙塔’般,非常高端,不會成為大眾趨之若鶩的門類,所以在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要鉆進去,更要走出來。”在對藝術的不懈追求中,安剛也曾有過苦惱和困惑,但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超越中,他找到了自己的施展空間。于是,個性化定制誕生了。方寸之間,氣象萬千,一方篆刻作品被運用到服飾、茶具等日常用品上,呈現出獨具一格的藝術風采,也彰顯著藝術的實用精神。
編輯部聯合策劃:《建業》雜志&壹脈文化
主筆:宋幸然耿靜
特邀編輯:壹脈編輯半島
影像:壹脈攝影師拉斐爾、部分由受訪人提供
他們是傳統文化的熱血,滿腔熱情投身于民藝發展當中;
他們敬畏先賢,用現代化表達方式延承著遠古生活的印記;
他們傳承潮流,讓技藝在千年時光流轉里綻放芳華;
他們珍視內心所求,高舉火炬,吶喊著,奔跑著,燃燒著,
在非遺傳承與文化推動中得以銘記與成長。
在開封建業·七盛角的非遺文化館里,一群心守情懷,渴望著在未來的文化領域中開拓和堅守的青年聚集一處,在平凡生活里,做著簡單而樸素的工作,積聚著不平凡的力量。他們大多為80后、90后,有著和同齡人一樣的青春活力,也有著和同齡人相異的擔當與情懷。
從傳統個體手工從藝者到一批非遺文化傳承人,從秘而不宣的獨門技藝到低門檻的公開沙龍,從瀕臨失傳的民間技藝到大眾可參與的知識課堂,古老的非遺文化像一位世紀老人,他每一次脈搏和心跳都是文明的歷程,為老人穿新衣,結合青年藝術的奇思妙想,壹脈的成立為非遺文化注入了更多的成長力量。
金堅的信念
壹脈團隊傳統民藝推動者
作為河南本土誕生的文化企業,壹脈擁有數十位執著于非遺和民俗文化傳承復興的年輕成員,他們充滿激情、善于創造,兩年多來他們始終埋頭行走在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的道路上,兩年半的時間壹脈自籌資金,跨越23890公里,用鏡頭記錄著他們的堅守,用行動向祖先的智慧表達著敬意,拍攝70余部紀錄片,百余次公益授課受眾人群可達上萬。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樣一支心懷大愛的功勛團隊的平均年齡竟然在20~30歲,他們有人精通攝影,有人妙筆生花,年紀輕輕便肩負起民藝復興的重任,成為民藝傳承背后不可或缺的推動力量。
在這些年輕人心里,非遺文化是歷史留下來的寶藏,是祖輩的心血與愛意,如果不延續,手藝人會斷代,祖宗留下來的東西就會一點點缺失。
“當代青年站在時代的風口浪尖,心有困惑,需要找到金堅的信念。”他們義無反顧地加入壹脈,傳達著對民藝最大的敬重與誠意。
乾坤是其中一員,他不精通任何一門技藝,但他博古通今,對民間藝術的熱愛促使他大學畢業后直接來到壹脈,邊工作邊學習。
到壹脈考察的參訪團絡繹不絕,從偉人到民眾,無一不被這一小小空間所打動。親手制作陶瓷、剪出漂亮的剪紙、見證雕版印刷的神奇……在乾坤的講解中,每一門技藝、每一尊文物像是有了呼吸,他們闡述著年輪的動蕩,傳頌著蕩氣回腸的千年故事,在這非遺文化的小小窗口里大放異彩。
乾坤熱愛這些時間留下的作品,這是一個民族的情感表達,在每一件展品中,在每一秒堅守中,一期一會,盡有禪意。
尋求內心的寧靜
邢勝男汴梁面塑第八代傳承人壹脈簽約手藝人
在壹脈這個平臺上有百余名傳承者,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對民藝癡迷的年輕人,即使他們達不到老手藝人那種人物合一的境界,卻依然能從手藝傳承中獲得內心的平靜,實現自我價值。
從小,邢勝男就是一個對手工有著濃厚興趣的女孩。小時候,她常常拿著小刀將桃核雕刻成小籃和小船的模樣,用一根紅繩穿起來戴在手腕上。
步入社會后,她在其他行業里漂泊創業多年,卻始終找不到內心想要的那份寧靜。后來機緣巧合之下,接觸到面塑,開始癡迷于這個繽紛多彩的“微觀世界”,她南上北下拜訪名師,刻苦地研究、創新,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作品風格。
2018年初,懷著一腔熱血,邢勝男回到了開封,希望能在家鄉的這片土地上,盡一份力,于是成立了自己的少兒面塑培訓工作室,為國家培養更多的小小傳承人。業余時間,邢勝男作為壹脈最年輕的簽約手藝人,授課沙龍、手工課堂。
雖然每天工作高達十幾個小時,但她也不會覺得負累。創作就是享受的過程,一個小小的面團就像被施了魔法,在邢勝男的手里有了生命,宛如有靈魂的孩子在翩翩起舞。
讓民藝回歸日常
王瑋壹脈簽約手藝人河南拙匠文化創始人
扎染技藝是祖國傳統民間藝術中的一項精美手藝。手工染藝藝術由于其純手工制作的特點以及花型獨特的藝術魅力,與現代化、快節奏、高度工業化的社會形成鮮明的對比,從而激發了人們對民間手工藝術返璞歸真的心理訴求。
王瑋畢業于清華大學信息設計專業,原互聯網公司產品設計師,工科出身的她卻對扎染有著濃厚的興趣。出于對扎染、蠟染、苧麻等手工技藝的崇拜和喜愛,王瑋辭去工作,深入寨子里尋鄉學藝。
秉持著“美化生活,讓民藝回歸日常”的產品設計理念,她于2017年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并簽約壹脈,成為年輕從藝者中的一員。除了研發制作實用的手工布藝,她還側重于中小學研學,親子互動、情侶互動等手作體驗活動。像王瑋這樣的守藝人在壹脈已經有300余位。
在慢中探索人生
武丹壹脈簽約手藝人十月手作坊木作匠人
設計出身的她,對木藝有清晰的認識和深刻的理解,熱愛細致的生活和勞作的樂趣。她總是說:手掌的繭,是上帝所賜予的勛章。
武丹在時光的靜默流逝中,探求著自己的成長軌跡,她將生命的成長和厚重的根脈緊緊相連,將學習的腳步和山川的樹木緊緊相連。在選材、畫版、打磨、拋光的每一道工序里,感受自然靜謐強大的力量;在切坯、修形、刻字、擦蠟的每一個步驟里,體會挑戰的喜悅和手工的耐心。
武丹簽約壹脈,是她木藝精神的延伸。她帶領孩子們體驗一個木香繚繞的慢工周末,在壹脈這座諾亞方舟上,與孩子短暫逃離世事的蕪雜,凝神發揮造物的想象。手握住小手,觸摸木材的肌理,那是生命的質感,是傳承的根植。當器物慢慢顯形,親子間的羈絆更加牢固,木器上也留有生生不息的烙印。
在慢中探索人生,在慢悠悠的木質生活里,武丹實現了她的造物夢。
華夏文明的歷史中,遍布著中原文化的足跡;草木抷土之間,流傳著千年傳頌的故事;磚瓦片瓷中,孕育著古老文明的史詩。在河南這片故土之上,建業扎根26載,厚土深耕,將家鄉人民的幸福福祉和企業的命運緊緊相連。
剛剛過去的國慶長假,建業·七盛角的非遺文化展演,成為游客最大的福利。難得一見的視聽盛宴,在午后的七盛角廣場、在夜幕下的御河兩岸精彩呈現,令人驚艷。無論是鏗鏘激揚的開封盤鼓,還是雅音蕩漾的宋詞樂舞;無論是粗獷陽剛的打鐵花,還是溫婉柔美的水袖舞,每一項技藝都從歷史的深處走來,帶著民族的記憶和文化的溫度,讓人心生自豪、倍感自信。
作為建業在開封首個集旅游、文化、休閑、餐飲、購物為一體的全仿宋建筑項目,七盛角全鋪開街近4年,一直在探索文旅創新發展的突破口。走得很艱難,有壓力有阻力有非議,但建業做文化的初心和情懷始終不變。
壹脈的入駐,為這個商業項目增添了不可多得的鮮活色彩和深遠豐厚的文化內涵。這是一個文化企業與一個非遺傳承組織在古都開封的聯姻,承載著古城開封段段不朽的民藝佳話。
七盛角的千年回響
北宋的時候,汴梁城曾是世界上最大、最繁華的都市,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在這里生長、交流、匯聚,共同締造了中國歷史上最絢爛的大黃金時代;不僅各種文化、手工業空前發展,更填留了無數罥情流彩的宋詞,直到現在還被傳唱、蕩漾在大宋御河的碧水金波之上,是為古城開封盛世。
然而在十多年前,這里早已被大片的老城棚戶區掩埋;不得不承認,時代給予了這座城莫大的榮耀,也拋給它幾百年的清荒與敗落。那些年生活在老城區的開封人,已經完全嗅不到皇都的舊味,身上也少了幾分文化的自信。
2006年,懷著對古城的敬畏與期望,建業來到開封,肩負起恢復宋朝開封水系的宏大使命,占老城區三分之一以上面積的東京夢華水系項目投入建設。
老胡說,建業要驚動開封半座城市,建設一個超過100萬平方米的開放式旅游街區,打造出和上海新天地、成都寬窄巷子一樣的文化地標,為了干好這件事,建業多付出一些也值。
轉眼十余年深耕,曾經湮沒在歷史烽煙中的“七角”,已然成為整個“東京夢華”項目最具風情的一角,承載著古城復興的開封夢,也呼喚著古城開封千年風華再現。
壹脈:做文化,我們是認真的
壹脈文化創始人張曉立
壹脈牽手建業,是偶然中的必然。因文化向心力而相聚、相知、相惜,在不同程度上喚醒了開封的神采與自信,做文化,我們是認真的。
壹脈非遺文化館坐落于開封市龍亭區建業七盛角內,展廳面積1500余平方米。自2014年“薪火小義工”公益組織誕生,壹脈經歷過調整、重組、再出發,直到2016年,壹脈文化與建業集團正式簽約,才有了這座凝聚了無數人心血和情懷的非遺文化館。
這一牽手意義重大,對于壹脈創始人張曉立來說,非遺組織終于有了個落腳點和傳承地,有建業的支持與背書,壹脈便有了更充沛的動力。而對于建業來說,做文化,從來是建業熱衷并一貫堅持的事業。因文化秉性相投,建業將七盛角的一塊商業用地留給壹脈,將文旅概念嫁接地產項目,希望通過文化的魅力,帶動地產項目的更多生機與活力。
木版年畫、泥猴張、剪紙、圖騰、唐三彩……各式各樣的文化珍品應接不暇,壹脈像是一座文化的烏托邦,內涵典雅而親和的非遺文化在這里展露芳華。在非遺館,每一項民俗或民藝的背后,都有著一群和老胡一樣為情懷傾注心血的守藝人。他們來自河南的各個地方和角落。有的是國家級非遺項目的傳承人,有的是位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名單的世界級非遺項目的傳承人,同時也有一些堅守在民間、不為大眾所知卻為文化傳承傾注了畢生精力的藝術家。三年多來,壹脈已簽約了三百余位藝術家。
也許是建業與壹脈的情懷感召,非遺館吸引了大批在校大學生來這兒做義工,也吸引了開封當地各中小學和社會團體的參觀與追捧。
沒有一種堅守會被辜負。三年多過去,張曉立創立壹脈的初心貫穿始終,建業的支持從未停止。2017年,所有付出的努力終于得到了回響。這一年,在七盛角發生了兩件大事。
2017年5月8日,李克強總理蒞臨開封,行程中克強總理專程來到七盛角,參觀了壹脈非遺文化館,傳遞了國家對于復興傳統文化與祖先文明智造的支持與胸懷。同年4月23日,中國綠公司年會在鄭州舉行,企業界風云人物來到開封七盛角街區,走進非遺文化館,制造了一場中國商界的半壁江山與中國文化最深厚底蘊的對視。
建業的文化棋局
這些年來,建業正在以文化引領者的姿態,系統梳理著城市的文化根基與脈絡,每進駐一座城市,都為這座城市打下深深的文化烙印。文化作為建業的本體,在建筑、文旅、農業、特色小鎮、體育、君鄰會等不同領域呈現出獨有的靈魂與神韻。
去年十一開街的濮陽大集古鎮,用百棟古建講述著千年雜技的傳承;今年5月開業的鄢陵建業花滿地酒店,以藝術風范,點亮城市之美;十一剛剛開業的鄭州櫻桃溝建業足球小鎮,用運動美學傳遞極致生活的豐富內涵。花開十余城、占地5000畝的建業綠色基地,匯集河南18地市美食的建業大食堂,堅持了24年的建業足球,桃李滿天下的建業小哈佛……建業所涉足的產業,無一不與文化產業相關聯。建業正在試圖以一種喜聞樂見的“接地氣”的形式,讓遙遠的文明變得可觸摸、可感知、可體驗,甚至可品嘗,深遠文化帶著日常煙火氣息走入尋常百姓家。
從非遺傳承到發揚光大,壹脈不斷探索,從萬家燈火到美好生活,建業落子不停。“建業+文化”這盤棋局,得以滋養地域,與歷史、文化、古風、民俗民藝相互協作,賦予城市新風尚,創建城市新文明。
民藝不分國界,不分階層,不分年齡,我們都會欣賞它,都能享受它,也都有責任傳承它。
建業與壹脈的致力,只是點燃民藝復興之路的火把,還有更多這樣的人、這樣的團體正為了傳承而傾注心力。或許民藝復興之路依然任重道遠,但有人堅守,民藝就不會孤獨。
民藝是生活的境界,民間的造物活動飽含著最樸實的工匠精神。從七千年前河姆渡時期干欄式建筑的卯榫發明和應用,先民的手工勞作就植根于對自然物性的發掘與尊重。剝繭抽絲,如梭歲月,以心為路,守望民藝。世界再嘈雜,這里很安靜。
柳宗悅:美是生活的產物
柳宗悅(1889—1961),日本藝術大師、杰出的宗教哲學家,民藝美學家,被譽為“民藝之父”。“民藝”是柳宗悅獨創的一個名詞,特指“民眾性的工藝”。民藝品的作者都是無名的工匠,而這些日常生活器具,都是為了使用而不是為了欣賞制造出來的。他認為,以美的價值來判斷,民藝之美遠高于其他工藝美術之美,因為民藝品之美有如下特點:一是實用的美,二是民眾的美,三是自然的美,四是健康的美,五是傳統的美。
1916年,柳宗悅開始周游日本全國尋訪鄉村手工藝,這場旅行歷時20年,他形容此行的目的:“我是想尋找正確而美麗的東西,這樣的東西在哪里?有多少?被做成什么樣子呢?”地方的、鄉土的、民間的事物,是自然而然地涌現出來的無作為的制品,他找到其中蘊含著真正的美的法則。
《漢聲》:舊時風物自有春
《漢聲》雜志自1971年成立起,一直致力于搶救、保護和發揚中國民間傳統文化,親力奔走于民間,完成大量民間文化的收集和整理,拯救數十種瀕臨失傳的民間手工藝。長期收集建立起“中國民間文化基因庫”,內容涉及民間文化、民間生活、民間信仰、民間文學、民間藝術等若干方面,被評為中華民族的“無盡藏”,享譽全球文化界。
作為編輯的黃永松從事著自己熱愛的工作,并從中學習到很多。黃永松說:“《漢聲》自創刊以來,中國文化便是關懷的核心,‘銜接傳統和現代’更是工作的信仰。我們一直認為:傳統民間生活是可觸、可感、可親、可愛,活生生的文化之寶。了解它,并且吃透它所給予我們的營養,必能改善目前的文化狀態,建立更合理的新生活。”
《碧山》:重返傳統家園之路
左靖,1970年11月生。策展人,鄉村建設者,《碧山》雜志書主編,2011年在安徽省黟縣碧山村與歐寧聯合發起“碧山計劃”。“碧山計劃”選擇駐居鄉間,參與者多數與文化和藝術相關,他們對農村和地方生活的融入,在另一層面上又涉及了鄉村建設的議題和實踐。《碧山》是一系列試圖尋找重返傳統家園之路的MOOK雜志書,試圖以現代人的視角重新梳理傳統文化在中國人的生產和生活中的位置,并以此為源頭探討展開傳承與創新行動的可能。“碧山”不僅是一個地理名稱,更是我們傳統家園和心靈原鄉的象征。
《碧山06:民藝復興》的主題是“民藝復興”。圍繞這個話題,從各個方面、從“手工藝是什么”“衰落的原因”“手工藝的價值”逐步深入到“手工藝的教育”,并輯錄了一系列的文章,諸如《編織時光的手藝:時間投入在西方手工藝中的價值》《不傳統的傳統工藝教育》等。
“守藝中華”:發掘手藝背后的匠心
“守藝中華”是由中華網發起的中華傳統手工藝文化探尋保護項目,致力行走于中華文明精髓沿襲的路途上,探尋并講述被邊緣和遺忘的傳統技藝、手藝故事及文化內涵,促使公眾對傳統手藝及文化的關注保護與延綿傳承。2016年至今,“守藝中華”團隊先后走進黔東南、湘西、漳州、泉州等地,通過文字、圖片、網絡直播等形式將一門門流落鄉間的傳統手藝進行全面展示,講述守護這些手藝的匠人的“藝術人生”,產出了一系列飽含人文情懷、工匠精神的高質量內容及視聽節目。
9月8日,老胡應邀做客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之聲,參與錄制《企業家夜讀》節目,傾情朗誦《循道追光感恩時代》并與主持人暢敘閱讀與人生的意義,共同探討建業在文明傳承、足球體育、人文教育等領域發展的歷程及矢志不渝堅守擔當的初心。以下根據訪談內容整理,部分有刪節。
感恩改革開放四十年
對于我來講,1979年大學一畢業,就趕上了改革開放,所以這40年我經歷了幾乎整個過程。這篇文章(《循道追光感恩時代》)在今年年初,是我自己寫給改革開放40年的一封信。其實這封信并不是一蹴而就,從接到邀請差不多有兩個月時間,腦子里一直在想,究竟寫一篇什么東西來表達自己的心情。其實還是推翻了很多想法,真正到動筆的時候,有一個特別突出的感受——就是感恩。一開始不知道要寫多少個感謝,寫了一謝、二謝,結果一直寫了十謝。
我們經常講,成功的三個要素——天時、地利、人和,天時還是排在第一位的。這個過程你也付出了,但是這在這個過程中不是主導作用,主導作用還是社會在進步。因為世界整體上處在一個和平的環境,中國加入了WTO,中國城鎮化不斷加速。這種社會的進步,放大了你的經營成果和財富的價值。實際就是一個循道而為的過程,就是一個追光的過程。在題目里已經把想表達的一個中心思想都表達出來了——“循道追光,感恩時代”。
1982年我在香港,1983年開始滿世界跑,走了幾十個國家,那時候我西裝穿得稍微新一點,別人就以為我是日本人或者韓國人,沒有人想我是大陸人。那時候人們看待大陸人的眼光跟30年之后的現在看,天翻地覆,不可同日而語。
我覺得一個人有很多東西是可以選擇的,但是有兩點是不能選擇的:一個是你的出身;一個是民族的歷史。你是中國人,中華民族的歷史,這是不能選擇的,這個東西在你身上打下的烙印是去不掉的。
時刻保持對文化的敬畏之心
回憶起來我接觸的第一本國學經典,大概是高中時看到了一個手抄本——《朱子治家格言》——“勿營華屋,勿謀良田”“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那時很多事情也是似懂非懂,但是就覺得講得非常有道理,有一些當時還是不能完全理解,又沒辦法問老師,只能自己比較淺顯地去讀、記下來一些東西。當然現在再讀,已經能夠懂它講的這種深刻的道理了。
我是1982年被派到香港去工作,去的第一年,有很多業余時間去逛書店。當時有三本書比較風行——《三國演義》《孫子兵法》《菜根譚》。《菜根譚》這本書其實是明代時,洪應明先生把明代之前國學精粹里流傳的很多名言、警句、格言匯集成冊。好像351句,補遺大概也是有100多句,加在一起500多句。這本書伴隨我有30個年頭了。我為什么就喜歡讀這一類的書呢?畢業之后,沒有大量的時間去閱讀,自己國學底子也不夠厚,讀原著還是非常吃力的。所以我基本上喜歡讀這一類的書,別人幫你篩選了一些真理給你匯集成冊。
我在香港逛書店,看到一本書《中國文化常識》,那里邊的東西,我大概知道不到30%,就是說70%以上的那些常識我都不知道,這就加劇了我的這種危機感和恐懼感。我們這一代人失去的時間太多了,應該學的知識而沒有學到的太多了。這幾本書,一直到現在、30年來還在我身邊,沒事的時候要翻一翻。一是確實要補充一些知識,二是更重要的它要提醒你,對這種文化要有敬畏之心。
這么多年,我也想跟大家分享我讀書的一點心得,從擴充自己知識的角度,讀的書越多越好;但是從我們做事業,甚至做人的角度,其實不需要讀太多書。兩千多年前,孔子、老子把這個道理早就給我們講明白了,比如天道酬勤,比如厚德載物,就四個字,有多少人明白這句話的分量和價值?又有多少人在明白之后,是按這樣的一個指引去做?去不斷地提升自己的修為?而這些修為又在你的行為中結出了多少果實?
其實近十幾年來,我有一個感覺,我一直在讀一本“無字書”——這個社會進步過程中的眼前發生的、聽到的、看到的所有的事情。這本書的內容就是七個字——“古、今、中、外、天、地、人”。能把這七個字,這本大書讀出一個皮毛,足以讓你把眼前的這些事干好。
時刻保持對文化的敬畏之心
回憶起來我接觸的第一本國學經典,大概是高中時看到了一個手抄本——《朱子治家格言》——“勿營華屋,勿謀良田”“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那時很多事情也是似懂非懂,但是就覺得講得非常有道理,有一些當時還是不能完全理解,又沒辦法問老師,只能自己比較淺顯地去讀、記下來一些東西。當然現在再讀,已經能夠懂它講的這種深刻的道理了。
我是1982年被派到香港去工作,去的第一年,有很多業余時間去逛書店。當時有三本書比較風行——《三國演義》《孫子兵法》《菜根譚》。《菜根譚》這本書其實是明代時,洪應明先生把明代之前國學精粹里流傳的很多名言、警句、格言匯集成冊。好像351句,補遺大概也是有100多句,加在一起500多句。這本書伴隨我有30個年頭了。我為什么就喜歡讀這一類的書呢?畢業之后,沒有大量的時間去閱讀,自己國學底子也不夠厚,讀原著還是非常吃力的。所以我基本上喜歡讀這一類的書,別人幫你篩選了一些真理給你匯集成冊。
我在香港逛書店,看到一本書《中國文化常識》,那里邊的東西,我大概知道不到30%,就是說70%以上的那些常識我都不知道,這就加劇了我的這種危機感和恐懼感。我們這一代人失去的時間太多了,應該學的知識而沒有學到的太多了。這幾本書,一直到現在、30年來還在我身邊,沒事的時候要翻一翻。一是確實要補充一些知識,二是更重要的它要提醒你,對這種文化要有敬畏之心。
這么多年,我也想跟大家分享我讀書的一點心得,從擴充自己知識的角度,讀的書越多越好;但是從我們做事業,甚至做人的角度,其實不需要讀太多書。兩千多年前,孔子、老子把這個道理早就給我們講明白了,比如天道酬勤,比如厚德載物,就四個字,有多少人明白這句話的分量和價值?又有多少人在明白之后,是按這樣的一個指引去做?去不斷地提升自己的修為?而這些修為又在你的行為中結出了多少果實?
其實近十幾年來,我有一個感覺,我一直在讀一本“無字書”——這個社會進步過程中的眼前發生的、聽到的、看到的所有的事情。這本書的內容就是七個字——“古、今、中、外、天、地、人”。能把這七個字,這本大書讀出一個皮毛,足以讓你把眼前的這些事干好。
二十四年沒有換贊助商的足球俱樂部
好多全國知道我的人,可能一多半是從足球。在1994年5月份,全國其他23支足球隊都已經找到贊助商,就剩河南這一個隊還沒找到贊助商。當時河南媒體披露這個消息,就引起社會廣泛的議論。我當時也是憑一時之勇,不知深淺,就一頭扎到這件事里邊。這么多年從經濟上面來說,直接投入大概幾十個億,我從來也沒算這個賬。球迷都知道,老胡這20多年支持河南足球肯定不是為了賣房子。球迷和我們買房子的業主重疊率是以千位數來計算的,連1%都沒有。我覺得這件事更多的還是情懷,還是一種責任。
其實你就是兩種選擇,一種是堅持下去,一種是就地解散。首先你就想能不能就地解散?如果不能,那你就只剩了一條路,那就是堅持下去。成績跟投入雖然沒有直接關系,投入未必就成績一定會好,但是不投入,成績一定不會好。
其實在做足球的過程中,我從1994年堅持下來,我在心里一直默默重復的一句話,就是讀《菜根譚》時記住的這句話——“我果為洪爐大冶,何患頑金鈍鐵之不能陶熔;我果為巨海長江,何患橫流污瀆之不能容納。”假如你是洪爐大冶,是煉鋼的一個大洪爐,那頑金鈍鐵扔進去就化為灰燼了;如果你的胸懷像巨海、長江一樣,小河、污水往里排,瞬間就把它容納了。所以關鍵看你自己,能不能朝著洪爐大冶那個方向去修煉,能不能把你的胸懷,把你的忍受力像巨海長江一樣去修煉,我就把足球作為自己意志品質修煉的一個試金石。你可以想象這24年,所有的球迷在這個過程里經歷了多少委屈、淚水、汗水……經歷太多了!《菜根譚》里還有一句話就是——“人生嚼得菜根香,則百事可為”。菜根肯定都是苦的,但你能把這個菜根都嚼著是香的,那你則百事可為,沒有你干不成的事兒,所以這就是你修煉的過程。
我對人性的觀察和思考,我覺得一個人從規律上來講,大家的智商、體能、精力都差不太多,一般人可能一生就只能干好一兩件事情。所以覺得還是先審視自己,你自己想做的事,那是你的一個愿景,還要先看看自己能做多少,脫離了你自己能力的現實,力小而任重,智小而謀大,這都不行。
讓中原文化走向世界
我自詡為一個“樸素的狹隘的河南主義者”,所以2004年,我們大踏步地開始執行省域化戰略,加快了向河南地級市的下沉。我既然不出河南,我就要盡快把這地盤擴大,我們2008年完成了在18個地級市的布局,從2010年又開始進入縣級城市。到現在,等其他企業大舉進入的時候,我在河南省、市、縣完成了差不多六七十個城市的布局,三級市場框架就已經形成了。
建業在中國房地產行業里比較典型的是價值觀導向的。我們要根植中原,造福百姓。怎么造福?就是讓他們生活得越來越好。2002年開始走出鄭州,向其他地級市下沉的時候,我就提出一個口號——“讓河南人民都住上好房子”。2015年之后,隨著我們能力的提升,我們把這個使命也提升了,把“住上好房子”改成了“過上好生活”,這三個字的改動,其實是企業能力的一個升級,另外也是一個使命的升級。從2015年開始戰略轉型,就提出來要做“建業+”。加什么?加文化、加旅游、加酒店、加商業、加農業,后邊加了12個板塊。
就因為你對老百姓有這樣一個愛心,所以你才愿意加,你才愿意把房子蓋到農村,才愿意把一個時刻保持對文化的敬畏之心
回憶起來我接觸的第一本國學經典,大概是高中時看到了一個手抄本——《朱子治家格言》——“勿營華屋,勿謀良田”“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那時很多事情也是似懂非懂,但是就覺得講得非常有道理,有一些當時還是不能完全理解,又沒辦法問老師,只能自己比較淺顯地去讀、記下來一些東西。當然現在再讀,已經能夠懂它講的這種深刻的道理了。
我是1982年被派到香港去工作,去的第一年,有很多業余時間去逛書店。當時有三本書比較風行——《三國演義》《孫子兵法》《菜根譚》。《菜根譚》這本書其實是明代時,洪應明先生把明代之前國學精粹里流傳的很多名言、警句、格言匯集成冊。好像351句,補遺大概也是有100多句,加在一起500多句。這本書伴隨我有30個年頭了。我為什么就喜歡讀這一類的書呢?畢業之后,沒有大量的時間去閱讀,自己國學底子也不夠厚,讀原著還是非常吃力的。所以我基本上喜歡讀這一類的書,別人幫你篩選了一些真理給你匯集成冊。
我在香港逛書店,看到一本書《中國文化常識》,那里邊的東西,我大概知道不到30%,就是說70%以上的那些常識我都不知道,這就加劇了我的這種危機感和恐懼感。我們這一代人失去的時間太多了,應該學的知識而沒有學到的太多了。這幾本書,一直到現在、30年來還在我身邊,沒事的時候要翻一翻。一是確實要補充一些知識,二是更重要的它要提醒你,對這種文化要有敬畏之心。
這么多年,我也想跟大家分享我讀書的一點心得,從擴充自己知識的角度,讀的書越多越好;但是從我們做事業,甚至做人的角度,其實不需要讀太多書。兩千多年前,孔子、老子把這個道理早就給我們講明白了,比如天道酬勤,比如厚德載物,就四個字,有多少人明白這句話的分量和價值?又有多少人在明白之后,是按這樣的一個指引去做?去不斷地提升自己的修為?而這些修為又在你的行為中結出了多少果實?
其實近十幾年來,我有一個感覺,我一直在讀一本“無字書”——這個社會進步過程中的眼前發生的、聽到的、看到的所有的事情。這本書的內容就是七個字——“古、今、中、外、天、地、人”。能把這七個字,這本大書讀出一個皮毛,足以讓你把眼前的這些事干好。
二十四年沒有換贊助商的足球俱樂部
好多全國知道我的人,可能一多半是從足球。在1994年5月份,全國其他23支足球隊都已經找到贊助商,就剩河南這一個隊還沒找到贊助商。當時河南媒體披露這個消息,就引起社會廣泛的議論。我當時也是憑一時之勇,不知深淺,就一頭扎到這件事里邊。這么多年從經濟上面來說,直接投入大概幾十個億,我從來也沒算這個賬。球迷都知道,老胡這20多年支持河南足球肯定不是為了賣房子。球迷和我們買房子的業主重疊率是以千位數來計算的,連1%都沒有。我覺得這件事更多的還是情懷,還是一種責任。
其實你就是兩種選擇,一種是堅持下去,一種是就地解散。首先你就想能不能就地解散?如果不能,那你就只剩了一條路,那就是堅持下去。成績跟投入雖然沒有直接關系,投入未必就成績一定會好,但是不投入,成績一定不會好。
其實在做足球的過程中,我從1994年堅持下來,我在心里一直默默重復的一句話,就是讀《菜根譚》時記住的這句話——“我果為洪爐大冶,何患頑金鈍鐵之不能陶熔;我果為巨海長江,何患橫流污瀆之不能容納。”假如你是洪爐大冶,是煉鋼的一個大洪爐,那頑金鈍鐵扔進去就化為灰燼了;如果你的胸懷像巨海、長江一樣,小河、污水往里排,瞬間就把它容納了。所以關鍵看你自己,能不能朝著洪爐大冶那個方向去修煉,能不能把你的胸懷,把你的忍受力像巨海長江一樣去修煉,我就把足球作為自己意志品質修煉的一個試金石。你可以想象這24年,所有的球迷在這個過程里經歷了多少委屈、淚水、汗水……經歷太多了!《菜根譚》里還有一句話就是——“人生嚼得菜根香,則百事可為”。菜根肯定都是苦的,但你能把這個菜根都嚼著是香的,那你則百事可為,沒有你干不成的事兒,所以這就是你修煉的過程。
我對人性的觀察和思考,我覺得一個人從規律上來講,大家的智商、體能、精力都差不太多,一般人可能一生就只能干好一兩件事情。所以覺得還是先審視自己,你自己想做的事,那是你的一個愿景,還要先看看自己能做多少,脫離了你自己能力的現實,力小而任重,智小而謀大,這都不行。
讓中原文化走向世界
我自詡為一個“樸素的狹隘的河南主義者”,所以2004年,我們大踏步地開始執行省域化戰略,加快了向河南地級市的下沉。我既然不出河南,我就要盡快把這地盤擴大,我們2008年完成了在18個地級市的布局,從2010年又開始進入縣級城市。到現在,等其他企業大舉進入的時候,我在河南省、市、縣完成了差不多六七十個城市的布局,三級市場框架就已經形成了。
建業在中國房地產行業里比較典型的是價值觀導向的。我們要根植中原,造福百姓。怎么造福?就是讓他們生活得越來越好。2002年開始走出鄭州,向其他地級市下沉的時候,我就提出一個口號——“讓河南人民都住上好房子”。2015年之后,隨著我們能力的提升,我們把這個使命也提升了,把“住上好房子”改成了“過上好生活”,這三個字的改動,其實是企業能力的一個升級,另外也是一個使命的升級。從2015年開始戰略轉型,就提出來要做“建業+”。加什么?加文化、加旅游、加酒店、加商業、加農業,后邊加了12個板塊。
就因為你對老百姓有這樣一個愛心,所以你才愿意加,你才愿意把房子蓋到農村,才愿意把一個
《企業家夜讀》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之聲的一檔專注于企業家群體的閱讀朗讀節目,每周日晚九點準時播出,在微信、微博、搜狐、騰訊、愛奇藝、百度百家、優酷、咪咕閱讀、蜻蜓FM、喜馬拉雅FM等同時呈現。
當談到建業,我們聊些什么?
以前,我們聊的是品質住宅、建業足球、建業物業、小哈佛幼兒園等等。
如今,大家津津樂道的還有,電影小鎮、綠色基地、足球小鎮、建業大食堂等一系列“建業+”的新生活服務爆款。
從厚土深耕、大道至樸的地產儒商,到現代、個性、溫暖、好玩的“爆款制造者”,三年新藍海轉型,建業集團撕下了一些標簽,卻擁有了更多標簽。
愛的9種表達方法
9月26日,建業5D生活館,一場建業版的“造物節”盛裝啟幕。從9月26日持續至10月10日,以“深情建業因愛而+”為主題的建業“幸福情報局”品牌快閃活動開展如火如荼,并迅速引爆鄭州熱門話題,沒有妖嬈美麗的模特,沒有轟烈鋪張的宣傳,卻登上了各大熱搜排行。數據統計,活動期間到達現場參觀的人數超10萬人,參與互動的人次近3萬。
生活從來不止一種面孔,把生活里遇見的每一面,都當成點亮生活的瞬間。同樣,愛的表達方式多種多樣,這一次,建業通過“線上+線下”的“建業+幸福全景樂高展”來抒發愛意。前期線上發布一張“建業+”超長海報,處處藏滿建業轉型后的發展暗號,吸引諸多眼球,線下則直接用了超萬塊樂高積木,搭建出一組長達9米的樂高模型,把海報進行了實體化重現,樓宇水榭,花果樹人,惟妙惟肖。
除了“幸福全景樂高展”,現場還根據不同的屬性,分為:教育、商業、酒店、旅游、科技、足球、君鄰會、文旅、農業九個情報處。每個情報處是一個獨立的小展區,根據建業特有項目,精心創意設計而來。
這9個鮮活各異的生活場景代表了建業對下一個階段的思考,同時也代表了建業轉型路線。建業正努力通過各種方式,為人們帶來幸福生活,試圖用建業大生態,喚醒繁忙的現代人,工作之余還有詩與遠方。
城市的命運共同體
建業足球陪伴無數河南人從青澀到成熟,建業的房子樹立了河南人好房子的標準,建業的魄力正是河南企業家精神的一個典型,在中原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建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然而,與人們固有的刻板印象不同,建業與時俱進的速度和對這座城市的思考要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城市的意義,在于我們能時刻感受時光的豐盛,體驗新的生活方式。建業對城市的關注,就是對在這座城市里生活的普通大眾的關注,關注他們的生活狀態和精神狀態,關注他們的內心世界,關注他們在當下重重壓力之下的生活夢想,同時,把建業的主張,同轉型的九個產品相結合,讓這座城市因為一次藝術活動而沸騰起來。
致力于“做中原城市化進程和社會全面進步的推動者”的建業,始終心懷城市人文,關注城市溫度。在活動推廣上,建業借勢直播平臺,通過網紅主播的現場直播,迅速擴大活動知名度,成功搶占大眾眼球。順勢,建業幸福情報局成鄭州又一個流量打卡地。活動成功實現層級擴展,從抖音到朋友圈,從朋友圈到線下受眾,一場樂高展幾乎成了全民熱議話題。
美好生活的新可能
萬科將未來的角色定位于“美好生活場景師”,而建業則一直默默踐行著“讓河南人民都過上好生活”的企業愿景。建業幸福情報局,讓人們得以近距離觀察并品嘗建業八年來鋪陳求索的甘甜果實。從1992年建業地產創立,到今日12大板塊豐盛呈現,正是心懷對河南人民的深愛之情,建業不斷給予河南人民豐富的生活形態。建業深情,正如親情、愛情與友情的深厚付出,因為深愛,所以才有“建業+”幸福生態系統。
從“讓河南人民都住上好房子”到“讓河南人民都過上好生活”,好生活無疑便是讓人感到幸福的生活。圍繞這一品牌使命,“建業+”幸福生態系統聚集著建業+地產、+文旅、+農業、+物業、+商業、+教育、+體育、+酒店、+科技、+金融、+旅游、+君鄰會等眾多幸福因子。
從開封首家國際高端品牌酒店建業鉑爾曼酒店,到建業·華誼兄弟電影小鎮,從濮陽建業大集古鎮暨東北莊特色雜技小鎮,到建業足球小鎮,再到如今的天筑國際公寓、建業·J18、只有河南·戲之國,建業“讓河南人民都過上好生活”的愿景不斷落地呈現。不管幾度重疊,建業的根本標簽只有一個,那就是河南。不僅讓河南人民住好房,還要有足球、教育、戲曲、金融、互聯網、文旅、農業,有業主組織君鄰會,有比國際一線還漂亮的酒店、小鎮,有值得擁有的一切美好生活。這,才是河南人該有的幸福,也是建業人孜孜不倦追求的幸福。
每個人都在追求幸福。其實,幸福就在我們的美好日常里,在建業的豐盈生活里。
8月25日,2018年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夏季高峰會在江西南昌正式開幕。本次高峰會以“中國經濟:初心與再出發”為主題,積極響應改革開放40周年重新出發的時代號召。經理事會表決以及前任輪值主席提名,老胡全票當選為亞布力論壇2018—2019年度輪值主席!
2018年是民營企業面臨諸多重大挑戰的一年。面臨嚴峻的新形勢,臨危受命的老胡將為民營企業如何在市場競爭中長遠發展、拓展市場范圍、抓住發展機遇,實現戰略突破等指引方向。老胡表示將充分發揮新時代的企業家精神,以開放的心態、創新的精神、奮斗的姿態,帶領民營企業擁抱未來新機遇、新挑戰!
建業集團榮獲“中國企業教育先進單位百強”殊榮
8月30日,由中國企業教育百強論壇組委會、人力資源報社聯合主辦的第十四屆中國企業教育百強論壇在成都舉行,建業集團憑借強大的品牌實力,優秀的文化基因及人才培養體系,從上千家實力參評企業中脫穎而出,榮獲“中國企業教育先進單位百強”殊榮。
“中國企業教育先進單位百強”獎項旨在表彰創新變革、組織學習、人才發展、績效支持、企業大學建設、項目設計方面作出貢獻的組織。建業集團首次獲此獎項彰顯出集團近年來在打造學習型組織、完善人才培養體系、承接戰略、促進績效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果。
建業實力入選2018中國房地產企業品牌價值30強
9月18日,“2018中國房地產企業品牌發展高峰論壇暨房企品牌價值測評成果發布會”在杭州舉行,會上發布了2018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品牌價值50強、區域10強、物業管理企業品牌價值50強等榜單,建業集團及建業物業實力入榜,分別榮獲2018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品牌價值第27名,較往年名次晉升一位,物業管理企業品牌價值第40名。
根植中原,造福百姓,深耕中原二十六載的建業,在發展中始終以優質的產品與服務為品牌價值點。在中國房地產企業品牌價值榜上,建業集團已連續六年位居榜單30強,品牌價值隨著品牌年齡的不斷積累而穩步增長。
運動美學·世界共鑒,建業足球小鎮盛大開園
9月28日上午,建業集團傾力打造的新文體旅項目建業足球小鎮在風景秀麗的櫻桃溝景區內舉行了盛大的開園儀式。鄭州市二七區區長蘇建設、鄭州市旅游局局長李芳、河南省投資促進局局長徐大群、河南省體育局球隊管理中心主任李激揚、河南省足球協會副主席寧建華、河南足球事業發展基金會理事長楊楠及省、市、區有關領導,芬蘭駐華大使肅海嵐、建業集團董事長胡葆森、建業地產董事長劉衛星以及體育界、文娛界和各行業的嘉賓代表、合作伙伴、省內外各大媒體朋友出席了本次活動。
發布會上,老胡表示,一個事情的成功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這既是老祖先的箴言,也是成功不可或缺的三個要素。建業足球小鎮所承載的使命,不僅僅是企業對立足之本的呈現,更是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下,用一種新型的生活方式去奉獻給百姓,讓二七區、讓鄭州,乃至于全中原的老百姓,都能夠在這種與自然融合的環境中,生活得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因愛而戰,建業助力河南社會足球事業再上臺階
10月7日,“建業杯”因愛而戰——河南省首屆業余五人制足球超級聯賽在鄭州市建業足球小鎮足球公園正式拉開帷幕。
此次聯賽以“因愛而戰”為主題,不僅是全省范圍內一項大規模、高水平的業余足球賽事,更是一場大型“足球+公益”嘉年華。結合賽事進程,建業集團將向貧困學校捐建足球場,特別的公益形式吸引了各方關注。“建業杯”的設立和舉辦,在提升業余足球競賽水平、加速足球運動普及方面,以及在推動足球公益事業發展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此次聯賽是一項在全省范圍內舉辦的大規模足球賽事,也是一項為了圓更多貧困學校孩子“足球夢”的公益活動。
這次大規模活動將足球賽事和慈善公益事業緊密結合,開創了我省足球賽事活動的先河,將會在我省足球事業發展過程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建業物業榮登“物業服務企業綜合實力TOP100”15強
10月15日,以“融合發展共創美好”為主題的第二屆國際物業管理產業博覽會暨第四屆中國物業管理創新發展論壇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隆重開幕。
憑借雄厚的綜合實力、強勁的發展勢頭和良好的業界口碑,建業物業榮登“物業服務企業綜合實力TOP100榜單”15強,企業發展模式及業績載入行業發展報告,品牌影響力持續擴大,企業競爭力備受肯定。
2018中國濮陽國際雜技藝術節盛大開幕
10月16日上午2018中國濮陽國際雜技藝術節在濮陽水秀國際大劇院舉行了盛大的開幕儀式。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雜技家協會主席邊發吉,中國雜技家協會分黨組書記、秘書長王仁剛,河南省政協副主席周春艷、河南省人大原副主任張世軍以及濮陽市四大班子領導,建業集團董事長胡葆森、河南省雜技集團董事長付繼恩等領導出席開幕式儀式。
作為濮陽的文化名片,濮陽雜技藝術歷史悠久。2018中國濮陽國際雜技藝術節可謂濮陽雜技發展新起點,以“互鑒、共享、聚力、出彩”為主題,國際技藝薈萃,進而打造一場高水平的城市形象展、最實實在在的群眾歡樂節,真正做到讓城市更出彩,讓人民更幸福。有建業對古老文明和技藝的無限珍視,更有建業以城市文化復興為擔當、與城市共生長的責任與使命。
一
“風雨的街頭,招牌能夠掛多久?愛過的老歌,你能記得的有幾首?交過的朋友,在你生命中,知心的人有幾個?”
20多年前,譚詠麟這首歌風靡之時,我還在讀小學。以小女孩懵懂的心思交友,有時與這個同學親近,有時又與那個玩得更好。常常有了新朋友,就冷落了老朋友。或許那時,根本就沒有什么新舊的概念,只是憑著性子親昵玩耍罷了。好起來像一個人一樣,生氣了又互相不理。
也有過歉疚。比如那個我們在大年初一穿了新衣裳就迫不及待地要見面的鄰家女孩,后來有一天我便不再理她,是故意的,因為我有了新朋友。我裝作看不見她臉上的失落,甚至擺出炫耀的樣子。后來,她輟學打工,再見時,她已經嫁人了,出落成美麗的女子。我們平靜地噓寒問暖,我想道歉,但已經完全不知從何說起了。常常,歉意就是那個打過水漂的河面上泛起的漣漪,早已時過境遷,無跡可尋。
而那個當時的新朋友,這么多年一直相伴相守。我想,那是上天安排的緣分。那時在河邊堆過的沙子城堡,唱過的《青蘋果樂園》,編織過的只有我們能懂的密碼暗號,都在記憶中的某個角落安放著。后來走著相似的路,雖然不在同一個地方,雖然有了很多新的朋友,但彼此仍是那個最溫暖、穩妥的情誼所在。你知道她好好地在那兒,陷在她的生活里,安穩的,瑣碎的,忙碌,煩惱且幸福著,你就放心了。不必常相見,甚至也不必很思念。
我也曾經穿越大半個城市去尋找一個朋友,按照信封上的地址。此前,她在廣東中山工作,寫那封信時,她說自己在漢口。我們多年不見,我從武昌匆忙坐上一趟公交車,一個半小時后,到了臺北路。反反復復問了很多人,終于找到那個地方,一所民居,門鎖著。等了很久,直到夜幕降臨,才無奈離開。
那時,通話不方便,不像現在,所以現在也不會再做那樣的傻事了。
當然,傻事對我這樣的傻人來說是一籮筐。
那一年,到合肥去找一個朋友,我們一起去爬天柱山,要走過一個懸空的索道才能到最高處的平臺。那天,雨下得很大,云山霧靄間,四周一片迷蒙。朋友攔著我不讓過去,我不聽,執意獨自走過窄窄的濕滑的索道。很多年后,她一再提起當時的情景,我才知道那一刻她如何為我擔驚受怕。我想起那時我們還在山上的寺廟里抽簽,關于命運未來似乎都不是很好的預言,我哭了,她笑了。我凡事太認真,她總是假小子般裝作不在乎。不在乎的人后來移居到北京,竟成為兩個孩子的母親。我們如今靠朋友圈知道彼此的消息。
二
因為有了朋友圈,如今,看起來似乎是越來越不缺朋友了。
微信朋友圈日益擴大,熟悉的不熟悉的都涌進來,懷著各種各樣的想法和心情互相點贊。
好處是那些遠在他鄉的朋友也能知曉你的消息,也能互相鼓勵,給予溫暖;好處是那些交往不深的人你通過看他的分享,有時竟能驚喜地發現彼此精神世界的連接,也許此后依然并沒有更多的交集,但仍為身邊有這樣的同道中人而開心。
弊端便是紛紛擾擾的各色信息,看似熱鬧,卻沒多大意思,索性少看,甚至不再刷朋友圈。常常,不免冷落了一些喜歡的師友。但我想,只要是真正的朋友,都不會太介意。
有人索性關了朋友圈,在我的朋友圈里,這樣做的大抵是作家們,創作者往往更需要一份純粹的寧靜。我只能羨慕并祝福他們。就我自己而言,媒體人的身份讓我不得不常常發朋友圈,于是,自己發的時候,拼命看一陣子,點贊一陣子。像是要彌補自己曾經心不在焉的失誤。
想起一個朋友說的,從沒有刻意的忽略,只有特別的關注。
當你對某個人發的信息視而不見,一掃而過的時候,也許并不是對某個人本身有什么成見,恰恰因為他或她此時并不在你的心里,不在你期許的視野范圍內。倘若真有成見,真的反感,你可能早就直接把對方拉黑了。
當你特別關注某個人的時候,時不時地,你不由自主地點開他或她的頭像,去看有沒有什么消息,他或她在朋友圈里發了什么,然后迫不及待地回應或點贊。你或許要急著討好某人,有求于某人,急切地表達感謝,贊賞等;或者只是單純地惦念,牽掛,想讓他或她知道,你在這里,你一直都在。
一位師友從不給別人點贊,他說也從不關心誰給他點贊與否,他大概是到了一定的榮辱不驚的境界了。大部分人還都在點與不點之間徘徊,時驚時喜,浮浮沉沉。
而那些隱藏著自己,很少發朋友圈,但還不停刷屏,窺探別人動向的人,我總覺得像生活的潛伏者,加他們為好友,看起來好像是吃了大虧。但那觀看窺探之類,只要不懷抱惡意,終歸也太平無事。
畢竟,這瑣碎的微不足道的暗涌,也很快會時過境遷。如果有什么留下來,一定還是內心深處的相知、體恤和溫暖。
三
很多年后,我才明白精神上的血緣意味著什么。我們未必是親人、親戚,未必是老鄉、同學,未必是同事、同僚,但我們當我們遇到,竟然一見如故,我們擁有相似的歡喜,那些愛好和追求,那些對世界人生的看法與態度,那些心底的向往和精神的維度,像是彈撥琴弦,聲音或低沉或細柔,但總能發生共鳴。
但遇到,并不是容易的,有時甚至需要打破重塑,首先找到那個本真的我。
曾經,他的生活是高高在上,不接地氣的。他身為酒店高管,在這個行業浮浮沉沉多年,拿著高薪,管理著數百人,不曾親手做過任何具體的侍弄灑掃。那時,他的朋友都在飯桌邊,推杯換盞,迎來送往,繁華但虛幻,少有交心的時刻。
后來,當他親手打造一間小小的叫花間驛的客棧,從每一盞燈、每一張桌椅的設計制作,到每一個角落的精心裝飾,從每一棵花草的種植、栽培到每一面墻的粉刷手繪書寫,他付出了全部的心力。白皙的手變得粗糙,甚至無法伸直,但內心深處是踏實的,幸福的,快樂的。
也因為這真正屬于自己的小小天堂,他交了一大批志趣相投的朋友。他們都愛大自然,愛攝影,愛鄉村,愛生活,愛寧靜,都在找尋那一份失落已久的詩意。
荷花盛開的時節,我們圍坐在一起,一壺清茶,一盤青綠有機小葡萄,有著厚實歲月感的長木桌,座椅,世界在此無比清涼。君鄰讀書會的會員和三毛部落的作家們,聽他娓娓道來那些如煙往事,那些半生蹉跎,終于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如此簡單,如此滿足。
“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當君鄰會曉青問我這次采風和讀書沙龍的主題時,我不假思索地說出這一句。那時,我并不知道會遇到什么樣的詩意。我只是想起荷爾德林的詩意傾訴:詩意地,人棲居在大地上;想起海德格爾寫下的:當人的棲居生活通向遠方,在那里,在那遙遠的地方,葡萄閃閃發光。那也是夏日空曠的田野,森林顯現,帶著幽深的形象……
那天晚上,在星空下,我們聽音樂,我們歌唱。不經意間聽他說,曾經有兩個女孩在下雪天開著私家車,從武漢來到信陽郝堂,尋找花間驛客棧。那段時間,他不在此地,客棧也閉門謝客。接到她們的電話,知道車陷在雪里,開不動了。他讓鄰居幫忙,并替她們開了門。她們就那樣在客棧自給自足,住了兩天。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自從找到那個真實的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嘩啦啦多了起來,自全國各地飛奔而至,不能相見的就在朋友圈里想念。沒有任何功利目的,只是心靈相通,精神相契,只為這一方詩意的棲居。
四
朋友間,或許還有更大的天地可為。
當他說話或者朗聲大笑的時候,你會覺得他像是一個君王。
他的臣民有很多,最聽話的是那9999只缸。它們乖巧地擺出各種藝術造型,來自仰韶時期的和新近燒制的缸相遇,來自歐洲的缸和來自鄉村的缸重逢;它們樸實地站立在墻角,路邊,山谷,站在天地間,站在村民們的日常生活中,站在外來客驚喜的發現中,成為一道道別樣的風景;它們默默地被踩在腳下,踏成蜿蜒的小路,帶你去看一棵樹,一朵花兒,去看溪水潺潺,聽取蛙聲一片,等待日月星辰的擁抱。
最炫目的是三彩陶瓷,三彩釉畫,帶著他天才般的奇思妙想和大膽創新,開啟一個炫目的色彩王國。寫意三彩,多么好,它使唐三彩工藝,穿過歷史的云煙,飛躍,炫舞,升騰,化為千萬種色彩的奇跡,進入到普通人的生活中,點亮每一個存在的瞬間。
最悠然的是漫山遍野的花兒。四季花谷里,從桃花、油菜花、牡丹、鳶尾花;到黃櫨花、槐花、向日葵、蜀葵、格桑、虞美人、荷花,再到風信子、紫羅蘭、曼陀羅、菊花、臘梅,隨便何時來,也有美麗的相遇。
而最珍貴的,恐怕還是他和他的朋友們的善心和大愛,一份希望把美的種子撒播到最貧窮的山村的夢想。
開啟第一屆“當日”藝術展時,他還是個有些困窘的君王,“世外桃源”還沒有變成“世外陶源”,連電都還沒有通上,他和30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美術界、教育界的朋友們就這樣勉強湊合著,睡大通鋪,席地而臥,徹夜長談,用內心火熱的激情驅散山里的寒意。次日,他們揮筆作畫,當日完成,當日拍賣,拍得的善款全部用于貧困山區適學兒童的美術教育。第二年,45位藝術家在漫天飛舞的雪花中作畫,第三年,來自國內外的百位藝術家相聚在大山深處,在天地間描畫。三屆“當日”藝術展,223幅作品,愛心善款348000元,帶著溫暖的愛意,撒播到花樹凹,羅嶺鄉,洛寧縣,在孩子們心中埋下藝術的種子。
這是藝術與自然邂逅帶來的奇跡,這是他的大夢想。
當藝術助力扶貧,當這個叫花樹凹的地方變成愛和小鎮,當世外桃源變成三彩國際陶藝村,不僅是曾經的貧瘠不見了,坑坑洼洼的土路變成了水泥坦途,變成了意趣盎然的陶藝之路;不僅是破舊的院子和平房變成了別出心裁的夯土墻建筑;不僅是8戶把土地流轉給他的村民的留在這里,做起農家樂,很快脫貧致富。
遠不止這些。
會有越來越多的朋友來到小鎮,會有越來越多樣的藝術與自然的邂逅,深埋的種子等待合適的溫度,生根,發芽,在人們心中開出一朵朵叫作“美”的明媚的花兒。
五
誰要在世界上遇到過一次友愛的心,體會過肝膽相照的境界,就是嘗到了天上人間的歡樂。
我相信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說的這些話。
那種肝膽相照的朋友,愿你我此生都能擁有,都曾擁有,都會遇見,終將遇見。
即便沒有,即便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我們還會遇到友愛。有時候,或許只是一種溫柔的情感,一種難以言說的善意,也常常會讓我們有前行的勇氣。
也就是這兩三年時間,當朋友圈從兩三百人擴大到兩三千人,當我有時候會苦惱看不到那些真正想關注的人的信息時,也會收到一些驚喜。因為那些新增的朋友,多是一些讀者、作者、讀書會的師友,常常在一些不經意的時刻,會收到他們溫暖、鼓勵的話語,就是這些話語,常常讓我在一個人的時候會忍不住落下淚來。
我們終究是平凡人,這血肉之軀,誰不是平凡呢?
連那些巨人,那位要扼住命運咽喉的貝多芬,也是因為有那一些忠誠的朋友的扶持,給養,比如長期和他通信的韋格勒醫生夫婦,也因為有那些介于愛與友情之間的溫柔感情,長的或短的,都支撐著他,讓他在孤獨痛苦中創造出狂風暴雨,創造出熾熱的歡樂。最后這些都遠去了,在貧窮和病痛中,還有大自然給他最后的安慰。他說:“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像我這樣愛田野——我愛一棵樹甚于愛一個人——”“在樹林里我很快樂,很快樂,因為那里的每一棵樹都傳遞著你的聲音。——上帝啊,這真是太美了!森林里,山丘上,一片寧靜,——這是奉獻給你的寧靜。”
離群索居,自我封閉,這生命最后的狀態始終讓人心疼,盡管它是寧靜的。
智慧、友愛,終究是照亮人生漫漫黑夜的光亮。
愿溫柔的情感和智慧的光亮,伴你每一個孤單的時刻。記得最后,還有像我們這樣的朋友。
【作者簡介】
凍鳳秋,三毛部落文學平臺作家,2018年度輪值主編。夢想成為理想讀者,心田種字者,瑜伽禪修者,浪跡天涯者。
進入今夏五月,我決意把繪畫的心力凝聚在蜀葵花上,專心畫蜀葵。
到了六月中旬,順利畫完12幅,其中3幅融入了人物動物和鄉村勞動場景,寧靜的河流,藍天白云,已不再是單純的花卉。
12幅色彩各異的畫,被排成兩行鋪在地板上,書桌上的花瓶里插著大把的蜀葵花,地下燦若云霞,整個空間生動華麗。好像一夜之間,蜀葵花長滿了我的書房,自己沉醉其間,聽它們娓娓私語,“昨日一花開,今日一花開……”,仿佛低吟著岑參的《蜀葵花歌》翩翩起舞。
蜀葵歷史悠久,最早在我國蜀地被發現,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栽培史,后來傳至世界各地,目前僅花色品種就有300多種。只要稍加留意,我們就會發現,蜀葵花是世界各國都看好的花卉品種。
在《中國花卉詩詞全集》里,從西晉的陸機,到唐代的岑參、宋代的司馬光都有對蜀葵花的描述。更有資料顯示,唐代的李世民、盧照鄰、張九齡、孟浩然、李白、杜甫、劉長卿、裴度、白居易、劉禹錫、元稹、李賀、韋莊,宋代的釋正覺、晏殊、黃庭堅、陸游,明代的袁宏道,清代的乾隆,都有關于蜀葵花的詩篇。
岑參的《蜀葵花歌》中寫道:“昨日一花開,今日一花開。今日花正好,昨日花已老。始知人老不如花,可惜落花君莫掃。人生不得長少年,莫惜床頭沽酒錢。請君有錢向酒家,君不見,蜀葵花。”感嘆時光易逝,人們要及時行樂。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里的“南日蜀葵向,北風胡馬嘶”句,非常有畫面感。陸游《秋光》里的“兩兩蜀葵向背開”,不由使人聯想到他和表妹唐婉的愛情悲劇。
蜀葵花花期長,從五月一直開到八月,葉和花可做菜可入藥,是長壽吉祥之花。喜歡蜀葵花的文士和百姓,古來有之。
入夏后畫的12幅作品,是對景寫生的結果。因居家門前種有蜀葵,觀察起來十分方便,但是花色品種少,去年也曾畫過。我想要表現的,還沒有在現實中遇見,必須走出去才有所發現。人一旦背起了行囊,就有了莫名的期待。尤其是第一次到陌生的地方去,總是在期待中懷著幾分神秘和向往。6月30日這天,我是在洛寧縣羅嶺鎮花樹凹村度過的。
2015年春天,中國洛陽三彩國際陶藝村落戶到了豫西山區這個美麗的小山村花樹凹。花樹凹村地處河洛文明發源地,距仰韶彩陶文化近在咫尺,是仰韶文化的核心區。這里,濃郁醇厚的人文氣息,深厚的黃土坡地資源,遇到火與土結合的陶瓷,可謂天造地設。
山谷里,藍色的亞麻花剛剛開過,格桑花、向陽花正在盛開。最吸引我的當然是蜀葵花。在原住村民家門前,在路口、在高坡一角,蜀葵花像一匹匹多彩的馬,陶醉地綻放,靜穆地低吟;站在高沿上的蜀葵,最引人注目。淺粉色透著妃色的大花朵里開著花朵,淡黃色里融入淡淡的橘粉,烏紫紅的花朵里露出蘋果綠,一株株從格桑花金盞菊之上挺拔而出,濃綠色的密林為背景,美若天仙。最出乎意料的是,成千上萬口大小不一的陶瓷缸,或散落或聚集在河谷、山坡、田野、曲徑、花間、樹下。造型各異的陶瓷缸里,植著月季、繡球、金盞花、向陽花;有的經藝術家二次創作呈現出不同的美的造型,置身原野,光艷奪目,霸氣得很;有的物盡其用,用來收納被遺棄的廢物。無論扮演什么角色,它們無不神采奕奕,仿佛有生命的力量在體內生長。
從高臺上往下俯視,是一條“缸的河流”,這場景令人心頭一震,覺得被什么東西猛擊了一下,恍若一道閃電把我和蜀葵花和陶瓷缸瞬間連結在了一起,繼而一幅幅以缸為載體的蜀葵花畫面,在我眼前一一掠過,我好像大海上的夜行船看到前方燈塔的微光一樣興奮不已。我立即告誡自己,務必抓住這突如其來的感覺,把煙云般稍縱即逝的影像儲存在記憶里。好像我做了一個白日美夢,夢到了前所未有的美景,惟恐一旦夢醒,會失去夢中所現一樣。
夕陽西下的山谷傍晚,在中國陶瓷界屢獲殊榮的洛陽三彩藝術家郭愛和教授,站在鑲嵌著9000個瓷盞的一幅大型壁畫前,為我們解讀《宙》的含義:“這幅壁畫名為《宙》,上面是星空,下面是銀河系!”
我把目光聚焦在這幅深邃的畫面上,其排列組合如成熟后的向日葵,靛藍色、鋼藍色、紫藍色、翡翠色、黑褐色、鐵銹色、宇宙藍,微透出紅綠藍紫的寶石釉、紫黑釉,星光閃爍,流光溢彩。雖為人作,宛若天開。
藝術給予人最有力度的就是剎那間直接的感受。我想,在這連綿起伏的群山里,在無數個晴空的夜晚,有一個人抬頭看到滿天繁星,看到清晰的銀河系綿延于蒼穹,正是這樣多次地仰望星空,才有了《宙》這幅壁畫的靈感吧。
郭愛和在給我們講三彩藝術的時候,他多次提到仰望星空這個詞。他就是一個仰望星空的人。
我從花樹凹回來后,開始研究相關資料,繼而全身心投入創作,用整整16天時間,畫出了4幅以陶瓷缸和蜀葵花為題材的彩畫,分別定名為《初夏》《清音》《天籟》《星河》。
我為什么選擇缸作為繪畫載體?因為我對缸抱有很深的情感。缸從遠古走來,是我們中華文明的一部分。它功用非凡,貢獻卓著。近在農耕時代,我們祖祖輩輩家家戶戶都離不開缸,我們用它來作容器,盛水、屯糧、漚酸菜、放案板、防火等等。缸是我們的祖先,是我們的生存伙伴,是家中的一分子。后來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它們逐漸淡出我們的視線,退出歷史舞臺隱入幕后,有的甚至被打碎被遺棄。驚喜的是來到花樹凹的藝術家們,把它們重新定位,重新喚醒其“生命”價值,如今成為獨特的風景裝點著大地。換言之,那些早被棄之不用的水缸、面缸、醬缸、醋缸、酸菜缸、吃水缸、泔水缸,無論陶缸瓷缸,或粗獷或精美,在藝術家眼里,都成了藝術珍品,稀世寶貝。
再往歷史深處走,我們知道缸是中國最早的陶器。根據中華書局《中國地域文化通覽·河南卷》里記載,在舊石器時代,原始人類已開始用火。在洛陽北窯遺址發現人類用火的痕跡,在滎陽織機洞遺址、南召小空山洞穴里都發現了用火痕跡和灰燼層。在許昌靈井遺址發現最早的陶器,為夾沙陶片。
進入新石器時代,原始手工業以制造石器和燒制陶器為主。大約在公元前5000年前后,中原地區進入仰韶文化時期。最早發現缸的器型,就是在仰韶文化時期。仰韶文化因首先發現于河南澠池縣仰韶村而得名,是以彩陶和磨光石器為標志的一種新石器文化。
中華五千年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沒有斷層的文明,而沒有斷層唯一的見證者,就是缸文化。其他的造型中間都消失過,只有缸這個容器這個器型,從七千年前發明,一直到現在很多家庭仍離不開這個器型,離不開缸。中國國家博物館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彩陶缸《鸛魚石斧圖》,缸上畫有鸛、魚和石斧。《鸛魚石斧圖》,是中國陶瓷和繪畫的鼻祖,2003年被國務院定為64件不可出國展出的珍貴文物之首,是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
花樹凹之行,我對什么是陶什么是瓷,有了清晰明白的界定。即不上釉為陶,上釉為瓷。郭愛和教授引經據典告訴我們,在漢以前沒有“瓷”這個字。漢代出現了大量的釉色,燒成的器物和陶的質感不一樣,而曰為“瓷”。
我在花樹凹看到“缸的河流”,其實是一幅流動的畫,取名為《容》。主人告訴我們,從高空俯瞰,她就是一個會呼吸有生命,不斷成長又永遠年輕的青春美少女。因為整個地球就是由陶瓷原料組成的。陶瓷是大地的女兒,所以陶瓷從人類誕生那一天,自從我們的祖先“鉆木取火”有了火的運用以后,首先就出現了陶,爾后有了陶瓷。這一路走來,缸對我們中華文明的貢獻頗大。
在花樹凹,我被一種神秘的力量所驅使,懵懂踏進缸的世界,看到五彩斑斕的陶瓷,千載之下,猶有喜情會心。于是我把蜀葵花和陶瓷缸結合起來,將它們置身于石巖上、山谷里、溪流處、水岸邊,是我心中的影像再現,也是對中華文明的致敬。希望它們在時間的長河里生命不息,魅力永存。
創作這四幅畫,難度一幅比一幅大,僅第四幅就畫了六天六晚。畫出陶的肌理、瓷的紋路,并非易事。在《清音》這幅作品里,瓷缸的基礎色是天空藍加草綠、黛綠、花青,我是有意表現商鼎的顏色,以增加畫面的歷史感和現代感;在創作過程中,我力求在空間、結構、布局、屬性、質地、色彩上有所突破,畫出它們的靈魂。
沈從文先生說,寂寞是能長出莊稼的。既激情澎湃又暗藏風骨的《初夏》《清音》《天籟》《星河》,寓意多重,猶如班得瑞的音樂,是自然天成的回聲,是遠古生命的足音,是對缸文化的深情對視。我這樣來表現蜀葵花,無疑是在花樹凹在陶藝村得到的啟示。一位父親對兒子說:“彼得,種樹吧!因為在你睡覺的時候,它也會生長的。”我慶幸,我在種樹,在那高崖山川河流低洼水草之間。
感謝君鄰讀書會和三毛部落的緣分,感謝生命中的每一次遇見。
【作者簡介】
李玉梅,三毛部落發起人、聯合創辦人。筆名李毓梅、梅溪,作家、畫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央電視臺三十集大型紀錄片《中原大發現》總策劃。在原河南經濟報首開“中原文化名人系列訪談”專版50期,歷時三年。自2016年初始在河南日報中原風開“梅溪筆墨”專欄。在《中國與世界》《散文選刊》等報紙雜志發表一百多萬字,先后獲省級創作特別獎、一二等獎5次。出版《成功者訪談》(合著);國畫代表作《長壽柏》《亞馬遜河長卷》、《百花長卷》。
如果你想預測中國科技公司何時會走出青澀時代,只需看看美菜(Meicai)。
這家公司的中文名寓意“美麗蔬菜”,在其app上,餐館可以直接向農民采購食材,現估值70億美元。
然而,正當私募資金涌入這些承諾要改變一切事物——包括蔬菜水果商、食品配送、二手車銷售——的app時,市場卻受到了驚嚇。
在美國,科技行業遭到拋售似乎與基本面關系不大,而更多與大環境有關。與美國不同,中國科技行業在幾個方面看起來很脆弱:從語義上、數學上和流動性方面。
首先是語義上。在中國,與在亞洲大部分地區一樣,科技是一個范圍很廣的概念。許多“科技”企業既沒有高科技含量也不屬于新興行當。美團點評等應用承諾要收集大量數據,但一直以來企業就在通過積分卡和促銷活動來了解客戶。作為一個餐飲配送服務平臺,自9月中旬首次公開募股(IPO)以來其股價跌掉了五分之一。
這導致了第二個問題:科技這個標簽會抬高估值和市盈率(有的話)。根據彭博社的數據,作為中國科技企業領域“教父”般的存在,騰訊和阿里巴巴自今年早些時候達到峰值后,合計蒸發了相當于一個阿里巴巴的市值,但以今年的預期盈利計算,它們的市盈率仍在27至30倍之間。
騰訊的預期市盈率為30倍,輕松領先與其最接近的美國企業Facebook。今年進行IPO的科技公司,大部分甚至沒有盈利可供計算估值。
當資金水龍頭正在噴涌,但流動性正在收緊。人民幣資金已經枯竭,這是國有企業和其他由政府支持的投資機構蒙受了虧損、信貸市場收緊、美中貿易戰引起市場焦慮等因素所導致的。現在有些人認為,美元流動性狀況出現不穩定也是出于類似的原因。
今年蜂擁上市的30家中國科技公司中,大多數股價都已經破發。流媒體服務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推遲了上市,而叫車應用滴滴出行和金融服務企業螞蟻金服表示,上市最早也要明年。
美菜在春季和夏季綻放后,接下來面臨的是枯萎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