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YE MAGAZINE
吳曉波說,我們一天平均看120次手機,一周在手機上花的時間有三十多個小時,我們的身體被手機剁得跟肉末兒一樣。互聯網改變的不僅是資訊接收方式。
結婚前最好問一下“你喜不喜歡楊冪?看不看《環球時報》?你怎么看《小時代》?”據說這是測試三觀是否相克的好問題。消費者已經開始忽略你堅固的產品觀、服務觀,對品牌的愛要能帶動頭腦的體驗感。
從年初開始,萬科就在營銷舉措上各種折騰,全民經紀人、淘寶、理財通,傳播噱頭背后,其實是互聯網帶來的思維沖擊,有人質疑它的效果,但試錯本身就是價值,一條通途直達的綠色通道已經關閉。
羅振宇說,邏輯思維的工作模型就像腳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在新的市場形勢下,將出現以下的趨勢:自由連接,從組織化協作變成自由協作;豐富連接,從產品化商業到體驗化商業;聚合連接,從中心化傳播到碎片化傳播。這也是為什么萬科、易居開始搞合伙人改革的原因。
精英階層嘗試改變環境,要讓它更為人文,企業也更人格化。
年初,老胡在《建業版“私人訂制”的價值》文字里說,建業將完成由房地產開發商向客戶新型生活方式服務商的轉型,期待企業進入真正可持續發展的理想狀態。十月中旬,建業成立企業E戰略轉型工作領導小組,在多次新鮮刺激的務虛會之后,種子終于發芽。
更有機的土壤越來越成為組織發展的必備因素,基于企業文化的員工自主行為,才是目標達成的持續發動機。
低通脹折射實體經濟承壓 中國寬松政策有望加碼?
——中國CPI漲幅重返“1時代”,創逾四年半低點,PPI漲幅連降31個月創歷史紀錄,凸顯實體經濟層面需求不足和增長的疲弱,政策進一步放松的可能性有所加大。分析人士認為,未來通脹仍將低位運行,為政策面持續寬松以穩增長提供空間,乃至支撐起市場關于全面降準降息的預期。
iPhone 6演繹出了獨特的中國式“黑色幽默”。
——在中國生產——運往美國——黃牛排隊回收——高價賣回國內,自9月10日上市后,一部iPhone 6,沿著該鏈條往返于中美。一部由幾十萬內地產業工人制造的手機,卻暫時無法在內地銷售;國人在海外搶購iPhone 6時,爆發了爭執和沖突;水客為把iPhone 6帶入內地,不惜穿3條內褲,藏8部手機。一部手機,演繹出了獨特的中國式“黑色幽默”,也造就了一次有中國特色的“商機”。
數千億住宅維修金“假沉睡”,輪番上演“錢生錢”把戲。
——住宅專項維修金是房屋的“養老錢”。但這筆錢因申請手續繁瑣、過程艱難,被稱為“沉睡”的資金。這筆巨款并未真正“沉睡”,它們不僅通過“錢生錢”悄然增加,而且部分淪為一些部門的生財工具。如此龐大的一筆錢本應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可現實中資金交由政府部門代管后,往往石沉大海,不知所終。
阿里巴巴上市了,華為們怎么辦?
——企業之間的競爭,終歸是人才的競爭。在資本為王的時代,科技公司堅持不上市,勇氣可嘉,但并不一定是最佳路徑,甚至會遭遇巨大的阻力。阿里上市,瞬間誕生萬個千萬富翁,這在國內任何一家公司,都是不曾見過的。因此,在其他公司員工的嘆息聲和挫敗感中,越來越多地感受到羨慕、嫉妒與恨。
全國假日辦被取消,帶薪休假制度是否將更快落實。
——運行了14年的全國假日辦,伴隨著長假黃金周從無到有,幾度調整。其間,假日辦忙調查、忙開會、忙協調,甚至還忙著應付被吐槽、被查崗、被打爆電話的種種狀況……隨著9月15日全國假日辦撤銷,民眾翹首以盼的落實帶薪休假制度,是否將更快落實呢?
祝福李娜,希望她過上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9月19日,大滿貫冠軍、中國網球名將李娜在微博上發布了“退役告別信”,情真意切,諸多不舍與無奈躍然紙上,更多光榮與夢想化為歷史。關注李娜退役,何嘗不是對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的一種閱讀。李娜的成功,證明了在開放的時代,個體的價值可以通過多元化的路徑實現。李娜的運動員生涯告一段落,但其“人生”依然在繼續,不管怎樣,祝福李娜,希望她過上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又是霧霾,“等風來”?
——霧霾,霧霾,又是霧霾。當下,湛藍的天空成了稀缺資源,每天都能暢快地呼吸幾乎變為一種奢望。一旦發生嚴重的霧霾,“等風來”成了人們最迫切的企盼,這是一種戲謔,更是一種無奈。當人們習慣于像關注天氣預報一樣關注每天的PM2.5指數時,政府能否及時回應公眾關切,緩解公眾焦慮,正是考驗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理念能否切實執行的一個切口。
黃渤的“丑”具有最大的平民性。
——今年國慶長假后,不少人感慨電影國慶檔成了“黃渤時代”,國慶檔票房榜上前三名《心花路放》、《痞子英雄2》、《親愛的》均是由他主演或參演,票房總和11.72億。有分析稱,說白了,他有一張“民工的臉”,這種“丑”具有最大的平民性。所以,在躲貓貓、打醬油、地溝油、霧霾仙境,以及官員得抑郁癥流行的中國,最能演出民眾的喜怒哀樂,又不失現代喜劇的荒誕感的,非黃渤莫屬。
“少即是多,以少勝多”
在企業創業初期,專注非常重要。如果你有經驗,你的這些經驗在創業的時候很有可能都是錯的。舉個例子,創始的創業者為什么容易成功?是因為他們資源少,資源多對創業來說更容易失敗。說到這里,可能大家有點兒不服氣,說我們窮得叮當響,什么都沒有,怎么成功?如果資源多創業就能成功的話,那機會都是大公司的,因為他們有的是錢,有的是資源,對嗎?
為什么沒有資源創業容易成功呢?是因為你沒有資源的時候,會逼著你聚焦,逼著你少做一些事情,逼著你把問題想清楚。
當初我們零資源的時候怎么干的呢?我們總共干了兩個半月,發布了第一個版本,當時14個人,我們就在想這么多的功能,我們怎么做?第一件事情要把桌面做好,這是你進手機看到的第一目;第二件事情要把打電話、發短信、通訊錄做好;第三件事情是要有點兒特色,就是能不能做個性化桌面,能夠換桌面。其實我們就干了這三個功能。
2010年8月16日發布,那個時候我們要求公司不投廣告,不做任何公關,就在論壇里發幾個帖子,因為我們想知道我們的產品到底好不好,所以第一個星期只有100個人用,但是我們兩個半月干的活兒還是挺受大家歡迎的,很快以倍數的形式,每星期翻一番的形式在增長,一年多的時間就到了50萬人,然后很快就在國際論壇上火了。
傳統的軟件研發項目過于復雜,干著干著就干偏了方向,所以一定要把這個事情簡化到兩三個月就能做完,而且這兩三個月做完可能就解決了某一些用戶的最核心的需求,你的這件事情就可以干了。
專注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是我們每天需要不斷地提醒自己的事情。我的觀點是少就是多,初創的團隊資源很少,人也很少,盡可能少做事情,找到關鍵點,以少勝多。用手機舉例,在諾基亞和MOTO的時代,一個手機廠商一年要出60款,甚至100款手機,手機的型號都是很復雜的,沒有人記得住哪個產品的名字。
但從蘋果開始,產品型號簡單得要死,每個產品型號都特別的簡單,但是大家都記住了它的產品型號。集中所有的精力做一款產品的成功概率肯定比分成做100款產品效率要高,所以要聚焦所有的資源,認認真真做好一兩款產品,這就是專注。
“極致就是把自己逼瘋”
什么叫極致?就是要干到別人都說好,要干到別人達不到的高度和水準,把一個點做到極致。關于極致,我在很多場合講過,但是大家覺得很難理解,你要做到的程度是把自己逼瘋的程度。我們在初期做手機的時候,不可能選所有的點作為突破,我們選一個點就是速度最快,我們以前發布的手機都是最快的手機之一,當這個點突破以后,消費者就會記住你!
“認認真真把一件事情做細,就是口碑”
小米靠口碑傳播。很多人認為好產品就會有口碑,或者便宜的產品有口碑,或者又好又便宜的產品有口碑,如果你這么想,可能會很失望,為何你做了但是沒效果。什么產品有口碑呢?最重要的是超越用戶的預期,超過客戶的心理期待,這個產品才會產生真正的口碑。
我經常舉海底撈的例子,開在比較偏僻的地方,裝修也不怎么樣,但口碑超好。以前在網上看到一個段子,特別想去試,但是沒好意思。說是夏天吃完飯,海底撈上來一個果盤,這個果盤沒吃完,有客人說能不能打包帶走?服務員說不能帶走,當客人結完賬,服務員給了他一整個西瓜,說切開的西瓜不衛生,如果想帶走我們給您打包整個西瓜,結果一個西瓜就把那個客人感動得一塌糊涂。
其實中國的用戶特別好,你只要稍微做一點事情,就能超出他們的預期。中國絕大部分的服務相對來說水平都要低很多,海底撈的服務員笑得特別燦爛,我說你高興啥呀?人家說,我是四十幾歲的下崗女工,海底撈一個月給我4000多,我睡覺都會笑醒。真的是特認真,特熱情,真的很激動。所以,我覺得海底撈做得非常好。海底撈的方勇給我打過一次電話,說感謝我幫他宣傳,我說不是我幫你宣傳,是你真的做得好。所以大家一定要相信,這個世界一定存在口碑兩個字。
我們在做產品的時候,是不是在一兩點上能真的打動人,就是我對口碑的理解。我覺得,口碑的核心就是超預期,你超不了預期的時候別談口碑了。
去年凡客遇到了困難,陳巖曾經問我下一步該怎么干?我說你就踏踏實實回歸初心,認認真真做襯衣,你把襯衣做好了一定有口碑。其實襯衣要做好很難很難。為什么呢?我們過去做產品下的功夫不夠,中國人穿襯衣和西服好像這個衣服就是不合身,日本人穿的襯衣和西服穿上去好像就是挺貼身的,后來他去請教過很多日本的公司和日本的專家。
這些做襯衣的人做了35年,每個細節都下了很大功夫,這件襯衣做好了,我覺得不錯,后來請了日本的咨詢公司專門做襯衣的,結果人家提了100多條意見,其中有一條意見是說,要是坐地鐵,拉著勾環的時候這個邊兒很容易出來,你聽他講的時候,發現這么簡單的一件襯衣有這么多的學問。今天,中國整個經濟在高速地發展,所有的事情都做得不細,如果你真的認認真真把一件事情做細,就是我們談的口碑。
“對用戶,要快速溝通、快速反饋、快速修正”
其實創業成本挺高的,今天在北京創業成本非常的高,每個人都有機會成本,而且還有實實在在的每天在花的錢。在這樣的情況下,你可能要保持極高的速度,你開發產品一定要想清楚能不能在兩三個月或者最多半年就做出來,你測試用戶的需求和反饋能不能很快就有一個結果。并且你收到用戶的反饋以后,能不能很快地去改?今天的用戶其實不怕你今天做的產品有問題,怕的是他給你提了意見你不能夠有足夠的反饋,我覺得這是用戶真正在意的。我們怎么能夠跟用戶快速地溝通,快速地反饋,快速地修正,這幾個問題最關鍵。
所以,這就是我們講的互聯網的七字訣四個詞:“專注、極致、口碑、快”。這七個字的核心就是口碑,這七個字可以指導你怎么做業務,怎么做產品。在推廣方面,或者在企業管理經營方面我們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理念就是把用戶當朋友,讓用戶一起幫你出主意、一起參與,我覺得這種參與在今天是很重要的一種情感。用戶參與了,他會覺得對這個東西有感情,他會花很多的精力來幫你。所以,怎么把用戶拉進來參與,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這種參與有一點我們黨講的群眾路線,你得相信群眾,依賴群眾,就得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如果你真的踏踏實實這么做的時候,你會發現用戶跟你的情感不一樣。
當然,我們原來做的時候不知道有一個詞叫粉絲經濟,我們真的沒這么想,我們最原始的動力就是把用戶當朋友,讓用戶參與進來。讓用戶跟我們一起干,其實是接近于開元社區的一些做法。把用戶當朋友,讓用戶參與進來也能幫助口碑的產生、傳播,所以基本上小米在創業的這幾年里面,很好地實踐了這兩個維度,第一個維度是做產品和做業務的七字訣,圍繞口碑展開;第二個維度是用戶層面,把用戶當朋友,讓用戶參與進來,也形成了正向的口碑再循環。所以,我認為這兩個維度是小米實踐之后特別有效果的一種方法論。
ZMO聯盟發起人牟家和對話雷軍
牟家和:雷總,您好!我來自企業自媒體聯盟,現在我正在給ZMO聯盟上的小伙伴們做在線直播分享,他們看了您的分享都很有感觸,也有很多問題。在此,我代表ZMO聯盟,代表互聯網時代的創業者,問您三個問題:
1.在企業創業之初怎么能不花錢或者花最少的錢去做傳播,企業在互聯網時代如何進行更加有效的傳播?
2.有人說小米是自媒體人最多的公司,也是中國最大的企業自媒體,所以想請您分享一下,小米是如何來做自媒體運營的?
3.互聯網時代,企業如何帶領自己的團隊成功創業,據說在小米公司是不考核KPI的,那么小米是怎么激發員工自動自發地工作,如何保持團隊的創業精神?
雷軍:如果說小米不花錢打廣告,可能有點誤解了。但是,在小米創辦的初期,我們確實要求團隊聚焦在社交化媒體營銷,那是因為我們的整個市場團隊都沒有傳統營銷的經驗。我們的負責人以前都是做研發的,所以這樣一個團隊如果要做營銷的話,估計投3500萬打水漂的概率會很高。
而且我們又在實踐新的模式,所以我們希望專注在一心一意、心無旁騖、百分之百投入社交化媒體營銷,但是不表示小米不會打廣告。這也是我們為什么在社交化媒體做得好的原因,因為我們專注,少就是多,不是為了省錢不花錢。當小米實踐成功以后,小米現在也一直在試投各種各樣的媒體,在尋找什么樣的方式對小米最合適,也許有一天小米就是行業最大的廣告主之一。
為什么小米在業內被說成是自媒體人最多的公司?雖然這句話不是我說的,但是我覺得它的核心思想是把用戶當朋友,我們希望每一個員工都參與進來。但是,要做到每一個員工都參與,其實是一件風險很高的事情。因為我們有7500名員工,每一個人講的話其實都代表公司,假如有個別員工在網上亂說一兩句,就會立刻變成小米胡說了。面對這些風險,我經常跟他們說,你們隨便說,我們全部扛了,反正我們就是這樣的公司,我們鼓勵每一個人跟用戶直接溝通,明知這種風險很大。
我也知道社交化媒體營銷很成功的規定都是只能老板參與,所有員工不許開口。我也知道很出名的幾家公司,在此就不點名了,在營銷上做得非常出色,但是小米堅持實踐群眾路線,發動我們內部所有的人參與,實際上最后還是會有些人不擅長、不愿意、不喜歡。但是我們是單個公司里面參與的員工數量最多的,主要的原因就是參與感,把用戶當朋友,需要小米幾百人、上千人參與才能做到。
但是這里面最大的難題就是每個員工講的都代表公司,這個是最難的。你想,員工對公司的情況并不了解,而且每個員工不一定知道怎么在微博和微信上跟用戶溝通,他們捅了婁子全要公司扛的,也出了幾件事,我是始終堅持大家知道犯了錯誤才知道怎么跟用戶溝通,所以沒關系。
因此,我們就是這么一個企業,很坦誠、很包容,員工有各種各樣的意見,甚至我們的員工被同行罵慘了,也去罵人,這不對,但是我理解他們的心情,你每天被罵的時候,你也忍不住要罵娘,我不想讓他們裝,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不過分,大家都能支持、能理解。
所以,我的宗旨和我堅持的原則就是鼓勵全員參與,我覺得這是我們成功的關鍵。這一點的目的,首先不是為了節省營銷成本,是為了和用戶交朋友,為了實踐我們改進服務、改進產品的動力強了很多,比如說用戶使勁在罵,如果這個工程師參與以后,保證今天晚上不睡覺就把這個問題立刻改了。
接著你問了一個更挑戰的問題,沒有明確的KPI考核怎么能激發全員的動力?沒有KPI考核,我不知道我們能堅持到什么程度,或者堅持多久。我們為什么反對強KPI?因為強KPI很容易作假,各種各樣的手法都可以做,這都是考核逼出來的。這個考核是誰干的?是VC干的,大家拿DA跟我們算價錢,就把我們逼壞了。所以,去強KPI是小米初期就制定的規則,我們會用更純粹的心來做產品。
那怎么在這種情況下繼續保持斗志和進取心呢?這個事情如果展開講會非常復雜,如果簡單一點講的話,就是把每一個員工都推向一線,讓他們直接跟用戶交流,其實所有的用戶都成了給他施加壓力的人,如果你在互聯網上很活躍,用戶知道你是做哪個模塊的,你做得不好用戶就罵你,你一定每天都不舒服,你前進的動力立刻就被激發出來了,你干得好就有人夸,你干得不好就有人罵,這是最大的驅動力。
每個人做好產品是因為他跟用戶的互動做得好得到了肯定,做得不好就被批評,我覺得這是巨大的推動。當每個人跟用戶溝通的時候,他能從用戶眼睛里看到鼓勵和批評,自然就有考核和動力,是以用戶的滿意不滿意作為考核的,如果你做得好用戶夸你很多,如果做得不好,用戶的批評聲音也很尖銳。
最后總結一下剛才提出的問題:第一,小米鼓勵全員參與,和用戶交朋友,和用戶互動。第二,正是這種態度,弱KPI或者沒有KPI能得以貫徹和執行。
中國房地產企業發展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這個問題可能拋出來還為時過早。但是的確大多數房地產商都在思考未來的發展方向,因為原先成功的經驗似乎很難輕易復制了。
最近一篇羅蘭貝格大中華區獨立董事、劍橋大學幸福亞太研究院亞太主任蘇德中的文章,從宏觀高度上,對房地產市場的本質問題進行了歸納。應該說是高屋建瓴,值得業界參考。
隨著阿里巴巴的上市,互聯網思維和資本盛宴的雙劍合璧顯得無往不勝,相比之下也襯托出一些昔日產業王者日薄西山的處境。過去幾年房地產市場的泡沫式增長使得其現在的定位頗為尷尬:雖然如今中國的城鎮化率水平剛剛過50%,離大多數發達國家至少80%的平均水平仍有一段距離,但這段距離似乎已被過度透支,導致房地產行業無論在政策、需求和供給水平上都面臨著巨大的瓶頸。行業必將經歷陣痛,但更為尷尬的是,陣痛的方向并不那樣清晰,正如過去幾年的非理性繁榮在人類歷史上鮮有參照一樣,未來幾年究竟往何處去也同樣缺少方向。
而放在中國經濟發展模式轉型的大背景下,這一問題更為無解。如果只是作為建設開發主體,這個行業根本就不應該在國民經濟中占到太大的比例。作為一個國家,中國更需要真正領先世界的科技、創新和文化,而這些與城市都很難扯上關系。
唯一能夠扯上關系的,就是房地產在過去幾年爆發式增長中所積累的雄厚資本和豐富資源。挑戰顯而易見,以當前的需求水平、過去積累的負債和近期衰弱的融資能力,會把任何人逼向“背水一戰”的墻角,并有可能陷入投機性的惡性循環。情況如此之普遍,以致提到中國地產業,沒人會覺得是有明確標桿的。事實上,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降低預期可能是第一步。之后的三條道路,與其說是“可持續發展”,不如說是“如何活下去”的存亡之道。
首先,從土儲導向變為人群需求導向。長久以來,衡量開發商真實實力的唯一指標就是“土地儲備”。
《亂世佳人》斯嘉麗父親的經典犀利金句便是“土地是唯一永恒的東西、唯一值得為之奮斗和付出生命的東西”。不過,實際上世界并不存在永恒不變的東西,只不過變化速度的快慢不同。隨著嬰兒潮峰谷期隨著時間的平抑,所謂土地的“剛需”正在不斷減弱,加上多元化的消費住房理念以及核心土地資源的階段性枯竭,很難想象中期內房地產企業能夠通過投機性的土地開發獲得暴利。
與此相比,更重要的問題是,我的資源稟賦所配套的目標受眾是誰?受眾有怎樣的需求?什么樣的產品會是他們喜歡的?然后才是什么樣的土地是能夠實現這些需求的。這個過程固然理論,實際也需要土地資源的匹配,但中國開發商以往的問題就在于,幾乎對客群不花精力,或者花一些想象中、半吊子的精力,最后給出并不那么有誠意和差異化的產品。
其次,從資產增量變為資產管理視角。即使是行業龍頭萬科,今天也開始系統思考將房地產業務本身看做一類“資產管理”公司。
既然是資產的一部分,那就不可能只漲不跌。這也是對房地產業務自身的盈利模式提出了根本性的挑戰:各個細化的房地產產品首先要明確自身的盈利模式和互相之間的平衡方式,但由于實質上又是同屬于一個行業,作為資產本身,公司層面需要更宏觀地考慮哪些資產是能夠與房地產業務本身相平抑的。否則在一個失速的行業里,一不小心就會死得很難看。這也是開發商們所不愿意看到的。實際業務操作中需要有這種宏觀意識,但操作方式需要更接地氣。一畝三分地的精細化運作、優先考慮現金流入的模式、搭建資本和產業運作的合作伙伴生態體系都是值得推薦的路徑。
與過去的最大區別就是:還真得對模式這件事情上心了。對于廣大仍舊以“資產規模”為考核指標的國企而言,是不是也到了該動動的時候了?
最后,致力構建軟實力內容創造體系。這是一個關乎中華文明歷史走向的問題。今天房地產開發商們看似也會在談論關于“軟剛需”的問題:養老地產、健康地產、文化地產……不一而足。在該領域,萬達、復星所作出的嘗試令人敬佩。
對于行業中的更多人,大家都在盯著日本、美國和歐洲的曲線,等著一個“拐點”的出現和市場的爆發。可是對于一個總體上仍舊處在工業文明初期的國家而言,這個拐點真會來得這么快?
另外,成功的“軟剛需”都是由文人玩出來。這里需要解釋一下,我們現在對“文人”的解釋有偏差,認為是書呆子,但實際上中國的文人是有錢又有閑的人。遠的可以看佛羅倫薩的美第奇家族,由于該家族的支持,如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布魯內萊斯基一大批藝術家點亮了文藝復興的天際線。近的可以看中國的兩宋,樂于文治的皇室家族培育了高品位的美學思想和文化情懷,在陶瓷、繪畫、書法、天文、水利、農業、機械等領域取得了極高且永恒的成就。雖然在本土我們很遺憾已經看不到什么實際遺風,但深受其影響的“無印良品”所取得的成功也充分印證了這一“軟剛需”的永恒性。
而接下去給土豪的問題是,你是否真有耐心去做中國的美第奇?或者真有能力去培育能夠誕生高品質產品的文化體系?你自己是不是一個能夠吸引、統一這些資源的主體?如果這些問題都打上問號,那所謂的“拐點”也不會很快出現。
這三條“存活之路”并非只是對于房地產開發商而言的,對于任何在過去幾年已經積累了資本和資源的主體,都是嚴峻而現實的問題。如果無法進行持續的體外價值再創造能力,那再多的財富也擋不住歷史的風云變幻。現如今的中國經濟最大的機遇,仍舊在于中國人自身的潛力挖掘,這一潛力包括創新、文化等“軟實力”的能力以及對于美好生活的追求。真正用心做的產品,是能夠創造這些發展空間的。
事實上,只要大多數人不是太沉迷于所謂的“互聯網思維”帶來的資本市場現象,那這一潛力的開啟還是指日可待的。
(《房地產觀察家》,所屬上海領易LinkEase投資顧問有限公司)
目前,互聯網云端解決方案供貨商及平臺運營商,他們已經可以提供成熟的將終端用戶、物業管理公司、居住、商業、公共設施等城市小區元素通過云技術及流動設備進行整合的智能平臺。沒錯,我們承認,這是趨勢,大趨勢,可是,如何通過這樣的平臺,讓業主真正變成價值客戶,是另一個問題。
疑問:已入住小區的業主是否是你的價值客戶?
從現實銷售的角度出發來看,如果這些業主再次購買或者推薦購買的話,他確實是你的價值客戶,營銷上經常講挖掘老客戶資源,說的就是這個。
各種帶課通產品用的也是這樣的營銷法則,將客戶變成銷售員。
這里有個關鍵詞,大宗消費,消費房產的幾率是很小的。
即便我們不停止地挖掘,可是我們面對的客戶黏性依然非常低。
從開發商到服務商,貌似已經成為很多大開發商的轉型共識。在互聯網的思維沖擊之下,具體該怎么做?怎么從開發到服務?成為目前階段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現實狀況,各開發商,你方唱罷我登場,從云服務、彩生活、宅服務、微房產、五菜一湯、社區服務微信上線等等,熱鬧背后,我們理解,互聯網思維早晚會顛覆我們的生活方式,這是大的趨勢,抱殘守缺絕不是聰明者的選擇。
在開始思索之前,讓我們先看看幾個鮮活案例:
彩生活和彩之云
彩生活致力于提供智能小區一站式解決方案,為全國億萬家庭打造方便快捷的社區服務平臺。
率先研發基于云技術的微信小區,第一次將業主、物業和開發商服務資源整合,構建起一個以小區為中心、輻射一公里的微商圈,讓業主足不出戶享受智慧居家服務,為物業及開發商提供智慧物業增值服務。
微信小區作為一款移動互聯網智能小區產品,滿足業主日常生活所需,資訊、服務掌上在線即可完成:
社區媒體:小區8點報、小區論壇;
物業服務:物業費、水電燃氣費、停車費等小區繳費業務;投訴報修、物業客服等小區物業服務;
小區電商:每日特惠、特價團購、健康外賣、送餐送水、開鎖、快遞、家政等電商服務。
微信小區實行物業擔保、先行賠付制度,讓業主省心放心。
也就是說,彩生活是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案,這個方案是基于目前物業公司賠錢還賺不了吆喝的現狀而出現的,而彩之云則是解決問題的一個技術平臺,它可以是微信也可以是app甚至可以是網站,只要業主需求跟得緊,就不怕這“云”的巷子深。
對于一個社區居住者來說,各種繳費雖然近在咫尺,但卻分身乏術,快節奏的生活需要我們個人擁有無限的交通能力,而城市的通病卻是無情的現實,堵堵堵。于是我們需要更便捷的生活方式,更高效,更具有信任感。
開發商,尤其是大的開發商天然具備讓客戶信賴的屬性。從大宗商品經營者轉為小細微事件的執行者,高大上的屬性會沿襲,可信賴感爆棚。于是,業主信賴你各種生活瑣事的打理,比如收發快遞,特價團購等等。
——————————————————————
萬科的“五菜一湯”
“五菜一湯”包括:綠色、時尚的社區菜市場( 湯);健康、便民的社區食堂,豐富、齊全的品牌超市,以及價廉、快捷的洗衣店、藥店和銀行。這些既保證了社區餐飲品質,也提升了社區形象,為居者打造出便利、豐盛的社區配套服務。與傳統做法不同,為保證現金流,以往的底商都是被賣掉,業主在交房后租賃給社區配套的商家,這樣一來,社區商業的經營業態和經營質量無法保障,萬科將要打造的商業恰恰與此不同,持有,然后自己打造品質商圈。這么做的價值何在呢?
善于尋找榜樣的萬科,同樣為社區商業的發展找到了模板。新港領匯,香港非常有名的一家以社區商業上市的金融模式操作的公司,領匯目前做到市值大概150 多億,它主要用金融化的模式來管理位于香港的大量保障性住房社區下面的菜市場。領匯基金當時的模式設計的產生是香港政府請求新加坡政府幫他們來設計的,但是,新加坡政府所持有的社區商業都沒有發揮它的金融功能。香港就在這個前提下,利用一家社會化的公司把這些產業全部裝進去以后,跟金融資本聯合,重新包裝升級,做了這樣一家上市公司,目前運轉非常平穩健康。當萬科的社區商業達到一定的量之后,相信可以有多種辦法實現整體金融化地退出。
萬科從社區商業的角度進行考量,以實打實的服務增加入住后客戶的黏性,同時也為社區商業進行了比較好的規劃。
——————————————————————————————————————
世茂宅服務
“宅行動”計劃是指滿足一系列居住、生活需求的一站式生活解決方案,其中,就包含了類似“空間微整形”的多個計劃。除此之外,宅行動計劃還可以實現購房首付貸、房屋租賃、裝修設計、私人健康管理、瑞士保險箱計劃、旅游居住、教育及管家服務等諸多服務內容。“宅行動”是基于世茂生活服務戰略的又一次創新。以客戶需求作為變化、創新的出發點,客戶需求的變化是世茂一切變化的根源。房子是為業主服務的窗口,通過這個窗口輸出和整合各類優勢資源,并為業主提供生活所需服務,這是世茂未來的核心業務模式。
在此之前,世茂聯合胡潤百富發布的《2014胡潤中國閩商&浙商生活方式研究報告-閩商篇》中,通過研究發現,未來國際化、年輕化、高知化的新閩商更加注重心靈投資,即個人心靈的充實和幸福感的提升,主要包括社會責任、教育、健康、保險、旅游等領域。而世茂此次“宅行動”是非常好的注腳。
世茂的做法,正是找到客戶在購房之后的服務需求痛點,最典型的是“宅急住”,痛點就是服務的賣點,是客戶黏著度提高的最直接切入口。忽視客戶痛點的做法,無疑都將成為將行將遠的曲線,無法快速直達。
——————————————————————————
回到開篇的問題,業主到底是不是你的價值客戶?
再曲線思維下,你是蘋果的用戶,因為你每天都在使用,是軟硬件你都在使用,你對它的敏感度很高;微信,你是它的用戶,因為你每天都在用,對新的改善非常敏感;你還是大眾團購網的用戶,可能偶然的體驗已經覺得它甚至覆蓋了你社區周邊的絕大多數餐飲商家;還有銀行和旅行的很多app,你都是它的黏著用戶,因為它提供了你日常必需但較傳統更為便捷的服務。
結論是可怕的,從這個角度來看,社區的業主不是開發商的價值客戶。
NO PAIN NO GAIN,痛點才是服務的價值增長點。
從互聯網思維的角度,只有讓業主頭疼的事,才是能產生服務的點,就像世茂的宅急住那樣,就是因為有購買后的交房等待期,是問題也是服務價值的體現處。彩生活的道理跟世茂的服務戰略出發點是一樣的,以客戶的服務需求為突破點,做一個整合資源提供服務的角色。
郁亮在談起房企轉型時曾說,看看傳統行業,我們對客戶的服務做得仍然不夠極致。
最后一點,說說互聯網精神,平等、自由、參與。小米的成功正是因為沒有把用戶當做愚弄的傻瓜,而是大家共同完成一件大家都感興趣的事。
開發商想要切分服務這塊蛋糕也是一樣,在居住的社區,如果客戶沒有很好的參與的話,業主不可能變成真正的用戶。打破開發商自以為能提供各種高大上服務的外殼,在互聯網精神至上的時代,客戶分分鐘地拋棄、唾棄、不厭倦各種自以為是的服務觀。
掃二維碼送水果,沒關系,掃完了一樣刪除,一樣不跟你發生任何關系。所謂的云服務,真的只是一片飄來的云。不以客戶需求為目的的服務都只是一片“云”,客戶朝你揮揮手而已,別瞎激動。
未來的房企,需要最多的或許不是營銷和產品人才,而是能發現客戶痛點,并提出解決方案暨服務的產品經理,就像小米一樣,產品經理不僅僅是產品經理,是客戶、產品、服務的精神紐帶,也是品牌傳播的最大價值點。
未來10年,越來越多的房地產開發商會以城市、園區、社區、家庭服務集成商的角色定位自己。然而,到目前為止,盡管很多房企熱情投入試驗,但互聯網社區掘金的商業模式并未成型,其輿論意義大于現實意義,對于雙方而言是實虛結合的模式。
在移動互聯網的信息技術對傳統商業模式構成極大挑戰的背景下,房地產企業也不能免俗。今年以來利用互聯網技術和工具為房地產業注入新活力,塑造新增利潤點正是房企熱烈追逐的方向。
對此,北大縱橫管理咨詢公司合伙人林祥鏞認為:“未來的發展特別是房企互聯網轉型有兩種可能,一種是通過互聯網特別是大數據的概念,精準市場提高開發效益,另一種就是通過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個人便攜式終端的開發利用來促進社區服務。”其中,房地產與互聯網在社區服務方面的合作前景讓業內人士十分期待。
然而,到目前為止,盡管很多房企熱情投入試驗,但互聯網社區掘金的模式仍未成型,輿論意義大于現實意義。
商業模式仍未成型
經歷過去10年的房地產大開發,我國的住宅小區規模極其龐大,這為房地產企業從事社區服務提供了廣闊的機會。對此,林祥鏞表示:“國內房地產行業大規模的資本投入、大規模的開發逐步走向結束,房地產企業必須進行戰略轉型。”利用互聯網發展社區服務將會使地產企業走向社區服務供應商,提供服務和商品成為房地產開發企業戰略轉型的一種選擇。
花樣年“彩生活”利潤的持續上漲,世茂“云服務”的貼心服務,萬科首度擁抱O2O,金地、藍光地產等企業也推出了社區服務平臺。正略咨詢顧問丁曉巍認為花樣年也好、萬科也好,其實開發商們早已經認識到了,未來可持續生存的關鍵是服務,他們試圖為社區居民甚至整個城市提供服務,以此獲得下半場的入場券。“未來10年,越來越多的房地產開發商會以城市、園(景)區、社區、家庭等不同規模物業的服務集成商的角色定位自己。”
目前國內以萬科、萬達、恒大為代表的一線地產商與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的合作仍處于探索期,丁曉巍表示:“目前商業模式并未成型,其輿論意義大于現實意義,對于雙方而言是實虛結合的模式。”
在國內地產企業過去的發展歲月中,借鑒學習國際先進地產企業是國內房企進步的主要途徑。但是,在國內房企嘗試與互聯網合作試水社區服務方面,國際上還沒有可借鑒的成熟模本。
以美國為例,這個國家的住宅物業產權特別清楚,業主自己照顧住宅,或者請專業人員進行草坪維護及房屋清潔,他們并不需要開發商提供物業服務。而國內的社區周邊商業配套正在經歷從無到有的過程,所以我國房地產開發商有條件去做系統的規劃和前瞻性的思考。這或許是國內地產企業的一個優勢。
雖然西方發達國家自動化程度更高,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也更先進,但是,丁曉巍表示,從服務的整合程度上來講,國內在全球范圍來看應該是最好的。
一款互聯網工具,在一個小市場和一個大市場使用數量差異很大,對社會資源的整合能力也大不一樣。“互聯網需要發揮的是規模效應和長尾效應。”丁曉巍表示,只有在中國這么大的市場才能孕育出像阿里巴巴這樣大的商業公司。阿里巴巴之所以規模遠超亞馬遜,就是因為國內線上的信用體系比線下的信用體系做得好,所以阿里巴巴是以線上的優勢整合了線下的劣勢。
國內房地產開發商也具有這種整合的優勢,加之趕上了互聯網的發展潮流,所以演化出這樣一種商業模式是一種必然。
我國地產龍頭企業萬科已經連續多年成為全球最大的住宅地產開發商,而萬達則是全球最大的商業地產運營商。國內眾多一線房企也已經開始了國際化的實際動作,同時我們又處于全球移動互聯網應用最為巨大的市場。“我們應該成為全世界的模本。”丁曉巍預言。正如萬科集團高層日前的表態:“萬科下一步的商業模式將與蘇寧、阿里巴巴等商業模式如出一轍,將產業鏈的上下游全線打通,利用萬科充沛的金融資源為其提供服務,全方位地服務供應商和業主,以獲得更大的利潤空間和可持續的發展空間。”
轉變意識:從資源取向到客戶取向
一位業內人士曾說,房地產行業首先要改變的就是思維方式。
對于國內地產企業來說,互聯網技術支持固然重要,對客戶的極致服務意識才是需要學習的精髓所在。
多年以來,我國房地產開發商的思維模式都帶有資源取向,擁有土地就擁有了廣闊的盈利空間。所以,對于地產企業而言,獲取土地資源就具有了核心競爭力。但對于互聯網企業來說,客戶意味著一切。
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商業模式和互聯網企業的商業模式的基因是不一樣的。丁曉巍表示:“本質基因的不同決定了地產企業和互聯網企業對客戶服務的意識和敏感程度有很大差別。”就像互聯網企業小米公司,追求極客精神,就是對客戶服務的追求是極致的,要為客戶提供企業所能提供的最好的產品和服務。
所以,房地產企業與互聯網合作發展社區服務甚至設想未來進步為城市配套服務商,僅僅依靠APP是不能實現的。“數據本身沒有價值,數據的分析才最有價值。”丁曉巍表示,“有了數據分析的結果,最終提供人性化服務的還是要靠人,所以不管是物業管理公司還是商業運營公司,高度自動化配合高素質的人才才能提供高水平的服務。”
對于國內物業管理的現狀,林祥鏞這樣表示:“傳統物業發展存在很大障礙:相對低的文化水平、高人員流動率,個人有限職業發展生涯無法吸引優秀人才進入。”
所以,丁曉巍表示,對于正在探求轉型的房地產企業來說,“商業模式本身不是問題,意識是最大的問題”。
【導讀】
樓市仍在寒冬中。相比中小房企“先保命要緊”,房企第一梯隊還扛得住。一邊是各地頻曝鬼城、松綁限購,一邊是恒大賣有機豆油、萬科淘寶合作等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動作頻頻搶頭條。一線房企們在做什么?
各一線房企諸多看似不務正業的舉動,發現其早已圍繞房地產,上伸下延、左擴右張,縱橫交錯地為自己規劃好了一張轉型路徑圖。
轉型早已開始
前幾年,房企們受政策影響而導致行業發生短期震蕩。于是,不同的開發商紛紛開始尋找方法,對抗住宅市場大起大落所帶來的收益波動,并在不同的道路上逐漸分化。
一張圍繞房地產的轉型路徑圖漸明,房企已經找到單純開發銷售之外的收益方法,將其歸納為四個方向。即,縱向方面,向上游探索金融,下游開發房地產配套服務;橫向方面,由一線向二、三線城市下沉,尋路海外,并涉足房地產以外的其他行業,多元化經營。而洪水猛獸般的互聯網思維,又讓房企經歷了從最初營銷環節的改變到如今經營戰略的顛覆。轉型更加沒有退路。
上伸:借金融豐富資金
資金流的充沛和資金鏈的穩定對開發商的重要性不必多言,轉型路上,資金更加重要。拓展金融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入股銀行,隨著民營銀行政策的放開,開發商進入這一領域更加容易。同時,入股銀行業意味著房企融資更加方便。
除此之外,金融板塊也成為房企的盈利點。不少房企都涉足了包括金融控股集團、小額貸款、金融租賃、產投基金等業態。如王健林曾公開表示:“地產的核心就是金融、貨幣問題,萬達今年會組建金融產業集團。”萬科、萬通也在向“美國模式”轉型。
下延:擁抱互聯網思維
互聯網思維不只是馬佳佳。
房地產與互聯網思維的結合也不是“讓房價降一半”這種玩笑話。互聯網思維的價值是回歸商業本質——為用戶創造價值,放到地產行業,即為業主創造價值。
50后的王石當著眾人面虛心向80后的互聯網創業者取經,在萬科2013年的致股東書中,僅千字的文章,提及“互聯網”一詞多達7次。郁亮領高管團隊拜訪阿里、騰訊、小米取經,萬科轉型城市配套服務商,變身賣服務,將最終方向定在社區商業。而最近由“騰百萬”合資組建的萬達電商,則顯示了萬達向互聯網轉型的決心。
左擴:多元化經濟
把“快”奉為圭臬的恒大在多元化戰略上再次領先眾人一步。恒大在投資足球后,又高調宣布恒大冰泉上市。除此之外,還成立恒大音樂,在電影、動漫、銀行、排球俱樂部等領域均有涉及。最近,恒大更是將觸手伸至糧油、牧業領域。
綠地集團的多元化也風生水起。張玉良認為,從2003年調控開始,倒下的大型房企都有一個共性,產業過于單一。房地產應該在主業里尋找新的創新組合。綠地的組合是地產加商業、金融、酒店、能源。
右張:到西部去!到海外去!
如今的房企第一梯隊,大多從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走出。當一線城市土地存量越來越少,拿地成本高企,開發商們自然將目光轉向尚未有限購政策的二、三線城市。這種轉變也迎合了中央政策的變化,讓中小城市和小城鎮成為未來熱點,抑制大城市房價過快上漲。
房企西行的腳步并未止于國界。不少知名房企已經出海,或購地開發或出資合營,在海外住宅市場一路略地,不少“土豪”直接收購地標建筑。
可以肯定的是,轉型并未結束,棋至中局,變化將是房企們制勝的關鍵,也是開發商們最常見的事。
阿里巴巴的上市,互聯網思維和資本盛宴的雙劍合璧顯得無往不勝。過去簡單的圈地運動后,持地待漲的價值創造模式被削弱,以此為基點的房地產產業鏈的價值創造正被重構。
互聯網基因正在加速滲入傳統行業,無論是逆襲的褚橙、正在求變的海爾,還是被時代“拍到沙灘上”的諾基亞,都在證明一件事,一個新的時代正呼之欲出。
房地產行業,互聯網思維帶來的資本市場的現象,需把控好“度”。若房企無法進行持續的價值再創造能力,再多的思路和財富也擋不住市場的風云變幻。
“勵志橙”逆襲互聯網
被譽為“昔日煙王”的傳奇企業家褚時健選擇在75歲時投身農業,種起了冰糖橙。種橙10年后,褚橙嘗試網上銷售。2013年,本來生活網成功地借助了一場年輕人的營銷,利用互聯網,把褚橙推向一個新的巔峰,同時也讓本來生活網借助褚橙這個產品迅速地提升了影響力。
“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志,不是看他登到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谷底后的反彈力。”在北京看到褚橙上市后,王石在微博上引用巴頓將軍的話。這是一個曾經登頂珠峰的男人對于褚時健和褚橙由衷的致敬。
在獨立商業趨勢觀察家肖明超看來,褚橙迅速走紅的背后有眾多值得學習的營銷策略。從電商的品牌營銷的角度,本來生活是選擇了一個有爆點的產品,也就是電商比較常說的“爆款”產品,通過一個爆款產品的炒作同時提升電商平臺的影響力。
這個啟示是,一個品牌在不是大眾皆知或者品牌基礎還比較薄弱的背景下,要在互聯網上建立品牌知名度,必須有一個爆款產品來作為主打,并利用爆款產品和品牌的捆綁營銷來達成實效目標。本來生活網的副總唐宋也談到,褚橙不是本來生活的產品,本來生活只是一個網絡經銷商,因此挑戰其實很大。的確,如果操作不當,就會變成大家記住褚橙而沒有記住本來生活,而本來生活卻做到了兩者知名度的相互捆綁。
肖明超同時提到,對于今天的很多農業品牌和電商品牌而言,如何創造出好的、能夠被消費者甚至連名人都希望去主動傳播的內容很重要,內容可以從個性化的包裝,從熱點的可以引發大家共鳴的網絡語言入手,在褚橙的案例中,個性化的包裝本身就是一種內容的營銷方式。對于農業品牌而言,很多產品都沒有差異性,在產品缺乏差異性的基礎上,需要考慮是不是有與品牌相關的個性化的內容和話題的創造。
近兩年,包括褚橙在內,小米手機、雕爺牛腩、黃太吉煎餅,等等,都是被很多人傳播的經典案例。但是這樣的案例是否有可復制性?事實上是很難的。褚橙的營銷,也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這其中,褚時健的傳奇人生故事本身就無法復制,所以很多時候,經典往往就是瞬間被定格為永恒的無法被超越的。
但是,本來生活在褚橙營銷中利用的傳統媒體引發,社會化媒體擴散,個性化包裝制造內容,尋找80后的代言者作為意見領袖來撬動群體話題的方式,卻是可以學習的,正如褚橙的廣告所說“精神終可傳承”一樣,互聯網世界總是讓很多人覺得有很多創新和創意空間,但是從趨勢思考的角度,要學習的是邏輯和模式,而不是案例本身。
變革中的海爾
長期以來,海爾都是家電圈中最為堅決的變革者。時至互聯網時代,海爾不斷加快向互聯網轉型的步伐,并提出了全新的網絡化發展戰略。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認為,互聯網時代,企業與用戶實現了零距離,為了更快地響應用戶個性化的需求,員工必須直面市場,找到自己的訂單(用戶需求),“員工不是聽領導的,而是聽市場的”。
自2012年12月起,海爾進入網絡化戰略發展階段,加速向互聯網轉型。青島海爾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明國珍曾表示,海爾正在搭建一個智能家庭的平臺,不僅逐步把海爾的產品都變成“網器”,海爾的平臺還向其他供應商開放,以形成大數據運營的基礎,旨在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成套智慧生活體驗。
今年3月,海爾發布U+智慧生活操作系統,7月召開了U+開發者大會,聚合智能家居產業鏈的不同資源。目前這一生態已經吸引了43家廠商55個型號設備接入,通過接入家電、燈光、窗簾、安防等家居設備,打造了包括智慧飲食、智慧空氣、智慧用水等在內的完整生活解決方案。
圍繞海爾搭建平臺型企業的目標,海爾內部的組織架構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變革。
以用戶為中心,組織流程從研發、制造到銷售的串聯變為并聯,所有各方并聯在一起服務用戶。員工的角色從被動的執行者變為主動響應用戶需求的創業者。
同時,在海爾開放平臺上成立的小微企業越來越多。截至今年6月底,海爾集團共有169個小微企業。今年上半年,青島海爾和海爾電器的費用率都明顯下降,凈利潤增幅超過收入增幅,平息了外界對轉型影響海爾業績的擔心。但是,通過小微與用戶加強交互,是否就能夠產生顛覆性創新和令人尖叫的產品,還需要海爾用持續的業績來驗證。
企業變革已經成為當前最緊迫的話題,巨頭無論是傳統產業,還是互聯網公司,都將面臨無法實現端到端管理的嚴峻考驗,以及小米等創業公司的挑戰。諾基亞、摩托羅拉、惠普這些公司的死去,其實都是因為這一病癥,衰老無論對于個人還是對于企業都是新陳代謝的規律,要想改變規律獲得重生,就必須徹底地大換血,進行組織架構的根本性變革,而不是小打小鬧。
張瑞敏也意識到變革的危險性,他說:“直到今天我們也沒有很好地解決問題,互聯網時代的挑戰是非常危險的,可以自我顛覆,但是自我顛覆不好可能就會顛倒。我不知道我們企業到底到什么程度,雖然我非常有信心,但是這個時代非常難以讓人把握。”
諾基亞不是被喬布斯擊敗的
當觸屏智能手機成為今天人們一個必需品的時候,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諾基亞早在2000年,就設計出了一款只有一個按鍵的觸屏智能手機,這款測試品具備收發電子郵件和玩游戲的功能。
而蘋果公司則在7年后才推出第一款iPhone,顯然諾基亞的先知先覺,沒有給自己帶來更多的好運。諾基亞因無法適應智能手機時代而不斷衰退,最終放棄了手機業務,于2013年9月將手機業務和一籮筐專利作價54.4億歐元賣給了微軟。
微軟收購諾基亞手機業務的消息再次顯示IT通信領域的全球競爭之殘酷。《日本經濟新聞》發表社論稱,如今企業的興衰轉變如同家常便飯。企業該如何應對這種現實呢?一是將業務重心轉向技術積累和顧客基礎的業務上。例如從智能手機領域撤退、致力于通信設備業務的NEC。另一個選擇是繼續勇敢挑戰,創造下一個潮流。蘋果的經歷告訴我們,在IT領域風險與機遇并存,失敗者也可能卷土重來。
之前的諾基亞成功在于手機對于消費者是一個完整的消費品,里面是什么樣的配置沒人知道,諾基亞為手機開發的軟件也是由自己所主導。
由蘋果和谷歌開啟的移動互聯時代,將平臺開放給了分布全球的軟件開發人員,這一招才是最狠的殺手利器。要知道全球700萬個最聰明的軟件開發人員,夜以繼日地為了自己的成功和夢想,給蘋果公司打工,這種眾包之下的能量和威力怎會是一家軟件公司通過雇用軟件人員所能匹敵的呢?
所以諾基亞公司迅速敗下陣來,是必然的事情。蘋果公司最重要的是重新塑造了自己企業的價值主張,他們用破壞式創新的思維、替代性的方案、低成本的方式給了客戶更多的選擇。
英國《經濟學家》提醒,要想東山再起,歐洲必須等待自己能出現美國硅谷這樣的企業進取精神。《大西洋月刊》認為,微軟收購的消息標志著公司的一大轉折,正如世界公司整體歷史一樣,變革就是公司的生存之道。“隨時代而變確實是一切公司的DNA。”
“為了明天,趁早對自己進行大修。”澳大利亞《商業觀察家報》分析說,史蒂夫·喬布斯曾經說,如果不對自己企業自修,就會被別人修理和吞噬。此外,企業應該高瞻遠矚。諾基亞的例子說明,在手腳被束縛之前,預見市場的變化并進行調整是多么關鍵。
有經驗的沖浪者都知道,要碰上好浪目光得緊盯海平面。即使海浪還在遠處,沖浪者已覺察時機來到,并做好迎接浪花的準備。移動太晚或者不移動,宿命都是被海浪打翻。
持續前進,不斷總結。中城聯盟十五周年,站在歷史思考未來。企業家們結合現狀,深度把脈行業。郁亮稱,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老胡再提“行業創新”并希望,將創新作為今后組織生存的動力,可以是一個方向,也可以是一個路徑,可以把它的位置抬得更高一些。
走向未來的中城投資
文/路林
去年我們全社會的融資總額,是18萬億,其中銀行信貸不到8萬億,首次社會融資總額超出了銀行一倍以上的格局。我問了很多開發商,在銀行融資當中,銀行標準利率的成本和資金在整個企業融資當中的比重占多少。他們的回答是,大概15%到20%,也就是我們有80%到85%的資金來自非銀行的融資。
再來看,我們全社會的融資成本是什么樣的狀態。銀行的平均融資成本是9.7%,只要拿9.7%以上都是比較優惠的資金,全社會銀行以外的融資平均成本是18.3%,所以拿到18.3%以上的是貴的。為什么在一個有120億元這么多存款的國家當中,我們的資金還這么貴呢?今天我想談幾點對產業市場、金融市場的意見。
第一,從房地產市場來看,房地產不會太好,也不會太壞,今后十年當中也不會太壞,但是今年的經濟形勢前景是比較嚴峻的。我們這個行業跟資金密切相關,我看了最近銀行的房地產信貸數據,大概全社會銀行房地產類的信貸是14.5萬億,其中有一半是住宅按揭貸款,這也是影響我們房地產金融環境最重要的一方面。資金影響了購房人的購房能力和意愿。
第二,是影響我們按揭的回款。在銀行房地產的信貸當中有3萬億多一點是開發貸款,但是在最近五年當中總量沒有變。我們行業類當中前20家的企業,資金比較寬裕;在國內的這些企業,前50家100家的企業,會拿到優惠的利率;第三類是14萬億。今天除了資金以外,因為資金的金融環境、快周轉是我們利潤提高的重要因素,我們的銷售周轉率下降之后,經營杠桿明顯下降,被迫提高財富杠桿。銷售杠桿沒辦法正常支付擴展性的發展,就會過度融資,直接影響了房地產商的風險口。
這個當中,大家知道香港的上市公司,都有嚴格的要求,無論是公開資本市場,還是私募市場。因為我們的產業形勢發生了變化,我們的資金成本發生了直接的變化。再者,就是金融市場競爭,其實很多開發商,跟我們所謂的各類社會融資主體都有一個廣泛的接觸。中城投資到9月底累積投資總額是400億,我們的管理已經超過200億,400億面對的開發商一樣,市場的競爭到什么程度呢?
由于利率市場化帶來的,我們無風險的收益實際上是下降的,或者是風險比較低的資本成本現在是越來越低的。另外一段無風險收益下降的同時,信用風險類融資在上升,中城投資作為大家的補充融資,我們融資是由市場化比例的價格決定的。為了給聯盟企業做好服務,我們會根據每一個企業的融資總量,根據大家的凈資產等,每一年會給大家調整額度,每一年會按照抵押類、信用類,對資金的比重和資金的成本做出及時的調整。
(路林,中城投資總裁)
應對房地產下行,政府應該做什么?
文/劉琳
應對房地產下行,政府應該做什么?穩投資,加快棚戶區改造。這一點我非常的不理解,我在河南和陜西看到,棚戶區改造實際上是提供住房供給,每一個棚戶區改造項目在安置居民之后,一定有很大比例的是商品房,商品房是要推向市場的,在這樣一個存量過剩的時代,不斷地推進棚戶區的改造,意味著不斷地增加供給,市場調整的時間可能會更長。我們看到陜西棚戶區改造的投資已經占到50%了,河南是30%,而且各個地方為了投資,能夠采取的措施是把后續的建設任務拿到前面來做,就是把任務全部提前到今年和明年完成,會更大幅度地增加市場的供給。
再者,未來住房政策可能方向只能有一個,培訓新的住房群體,城鎮化所帶來的新增人口住房問題。第二個就是住房改善的需求,我想后續的會出來對住房改善需求的限制取消。只有讓這兩個住房需求能夠發揮出來,才有可能使我們的市場發揮更好的作用。
講到貨幣調控模式,貨幣調控其實對房地產市場短期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中央現在的總體基調就是總量穩定,存量優化。會通過結構對存量進行優化設計。從政策的一些情況我就不多說了,大家可能比我更清楚。
(劉琳,REICO工作室博士)
第四季度抓住時機賣房子
文/陳勁松
總體基調現在看來好轉,不能說總體好轉,它是一撥限購取消后的一個反彈,這一撥是以改善需求為主的,不是剛需,就是剛需再增長已經乏力了。現在反彈是存在的,但是各個地區相差非常大,整個東三省的反彈不好,甚至是整個浙江省等。如果是這樣的話,今年第四季度要高度關注,要抓住,別提價,抓住時機把房子賣一賣。一線城市反彈是明顯的,比如說深圳,從黃金周開始,這說明一線城市放開限購的話,購買能力還是強的。另外,我不認為利率會很快地下降,沒有那個可能性。
(陳勁松,世聯地產董事長)
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
郁亮
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從時代更替來看這個事情,我覺得我們有的時候不理解,為什么這個時代結束了?過去說黃金時代最主要的是上市公司土地儲備多,而現在,土地儲備多不一定是好事情,再加上土地審批,過去的方法完全行不通。什么是一個時代的變化,就是在過去能承受的東西,往往在下一個時代行不通。
我們萬科從來不行賄,原來拿那種方式和別人合作,現在看來比較困難,必須慎重對待這些事情。(原來)我們行之有效的方法到新的時代,必須改變做法。不改變結果就是死路一條。但是也不要悲觀,我們剛剛過了黃金時代,現在是白銀時代,不會一下子過黑鐵時代的。
為什么叫白銀時代?為什么我們要驚醒呢?我們今天定價怎么定的?為什么去年開始我們帶著很多管理團隊去學習呢?其實新的時代,我們在說一個事情,重新挖掘更多需求。我們萬科進駐美國,主要不是為了去美國發展,就是看看美國還有什么項目,他們在做什么我們在做什么。后來我們改革了一個口號,就是為城市發展做服務。問題就在于我們有沒有去挖掘這樣的機會。
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如果有的話是運氣。新的時代開始的時候,我們的運氣和這些因素來保證我們活下去。所以一個時代來臨的時候,我們要認真地學會放下,歸零。
要開始新的時代了,誰能在未來勝出,包括外國在內都沒有勝算,大家都在推敲和琢磨。所以在新的時代怎么做這些事情,該承擔起什么,萬科愿意和各位一起做探討和探索。
(郁亮,萬科總裁)
轉型時期更需創新
文/胡葆森
我覺得不僅是我們開發商,我們中城投資包括未來很多專業委員會,都可能會承擔一些行業創新,這些創新成果不但對組織有用,對成員企業有用,對這個行業更有用。所以我希望將創新作為今后組織生存的動力,可以是一個方向,也可以是一個路徑,可以把它的位置抬得更高一些。
路林(中城投資總裁)說,(未來)不斷(會)有一些新的產品出現。這些產品就可能為我們在向開發商服務上轉型提供很多機會和幫助,加之有著15年交往和信任的基礎,也希望在投資層面有更多的這種合作的案例出現,包括一些資源的整合、招商等。
我覺得創新的空間確實非常大,只不過我們過去憂患意識不夠,思考得不夠。在今后面臨的轉型時期,郁總(郁亮)講了,白銀也好,成色足不足也好,至少好日子基本上是越來越少的時候,我們需要帶著這個“作業”去思考。
(胡葆森,建業集團董事長)
(本文根據2014中城聯盟董事長戰略研討會暨中城聯盟十五周年紀念活動與會嘉賓觀點整理部分節選,保留了口語化的文字風格。)
2014年,中城聯盟成立十五周年。十五年來低調潛行,專注做行業內部的信息共享、聯合培訓、聯合采購、聯合融投資等,旨在打造一個關注綠色、可持續、健康的專業行業交流平臺。站在十五年的歷史轉折點,在新的時代思考房地產的未來。
“你好,新時代”,2014中城聯盟董事長戰略研討會暨“CURA十五周年,站在歷史思考未來”紀念活動于10月15日~17日成功舉辦。此次活動由建業集團全程籌劃和承辦,建業集團董事長胡葆森、華遠地產董事長任志強,萬科集團總裁郁亮、萬通地產董事長馮侖、江蘇一德集團董事長陳俊等業界大佬悉數出席。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作為最早由建業集團、深圳萬科、北京萬通等一批中國具有市場影響力的房地產企業共同發起的企業聯盟,在其成立15周年之際,共同歡聚河南,一起感受老胡熱情好客的同時,企業家們各抒己見,也為活動增添了不少亮點。
10月16日,是七盛角平凡的一天,卻因中城聯盟諸位董事長的到來變得異常溫暖和精彩。作為被開封市認定為首個建成的“文商旅”項目,七盛角再放光芒,當天迎來中城聯盟十五周年紀念活動家宴。同時,受老胡邀約,眾企業家還一同暢游其中,共同感受老胡心血打造的作品所帶來的全新體驗。
據了解,七盛角自5月31日開街以來,累計接待游客80余萬,其食、住、游、購、娛等業態優良組合充分滿足時下休閑度假及商務消費者的體驗式消費需求,在河南旅游市場異軍突起,果斷占領一席之地。家宴落地七盛角,意義非凡!
戰略研討會上,企業家們站在歷史的高度思考未來。他們回顧中城聯盟這15年做了什么,冷靜謀劃將來要走到哪里去。此外,面對當前形勢,中城投資總裁路林從地產金融方面談了自己的看法。世聯陳勁松、萬科郁亮、朗詩田明、萬通馮侖等也紛紛描繪了他們眼中的房地產形勢和中城聯盟的未來。
老胡在發言中,再次提到“行業創新”。他指出,不僅是我們開發商,我們的中城投資包括未來很多專業委員會,都可能會承擔一些行業創新,這些創新成果不但對組織有用,對成員企業有用,對這個行業更有用。
因此,老胡希望將創新作為今后組織生存的動力,可以是一個方向,也可以是一個路徑,可以把它的位置抬得更高一些。
在中城聯盟15周年的時間節點下,眾多企業家云集河南,為中城聯盟未來的發展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同時,在探討中,對房地產市場形勢更加明了。建業集團再次見證了跨越式的思想碰撞。
本次活動在集團董事會辦公室、運營管理中心、營銷管理中心、開封公司、鄭州公司、酒店公司等的通力協作下,取得圓滿成功。在收獲企業家們的眾多深度思考成果的同時,也再次印證了建業集團強大的品牌號召力。
老胡出席第九屆豫商大會并視察新鄉公司工作
2014年8月28日,老胡應邀赴新鄉出席第九屆豫商大會,并視察新鄉公司工作。
下午2:30,老胡與新鄉市市長舒慶、副市長劉森、市政府秘書長吳岳善、相關局委及紅旗區主要負責人在市政府貴賓室進行了親切友好的會談。
會談中,雙方就如何在商務中心區和特色商業區建設方面,實現合作共贏交換了意見。大家希望能夠積極溝通,深入合作。會談后,老胡在紅旗區委書記李躍勇、區長鄭援越等領導陪同下參觀平原博物院并考察了新鄉市城中村建設項目。
老胡站在戰略的高度,提出以“根植中原,造福百姓”為終極價值訴求的企業,不能將“住建業、最幸福”當成空話,只有從靈魂深處開始轉變,讓業主從教育、足球、酒店、購物中心、商業街等多方面感受到建業大服務體系的獨特價值,發自本心提高客戶滿意度,才能真正提升業主的幸福感。
“建業V客”微信平臺上線 全民經紀招募計劃啟動
8月31日,集團推出的“建業V客”微信營銷平臺正式上線,首期將攜鄭州建業旗下十余個項目登臺亮相。屆時微信用戶只需掃描二維碼,即可通過該平臺實現項目的信息分享、在線推薦、傭金管理等功能,最終根據客戶到訪或成交情況獲得豐厚獎金。
作為全國房企30強及河南省房地產龍頭企業,集團在營銷創新上的探索從未停止。隨著鄭州建業多個項目推廣使用這個基于移動互聯的營銷平臺,為“全民經紀”提供了落地渠道,創造了新的營銷途徑。
自去年以來,以微信營銷為代表的新媒體平臺在全國掀起一股全民營銷熱潮,似乎人人都可以成為輕松獲取傭金的兼職經紀人。如今,這股熱潮又迅速蔓延至開發商陣營。在經過了緊鑼密鼓的籌備后,“鄭州建業V房產”微信服務號當日正式亮相,投入試運營,將房地產營銷與移動互聯實現無縫對接。
集團于今年年初就在著手準備這個營銷產品,與此同時,國內不少開發商看到這類產品的優勢,也都競相做了類似的產品。然而,憑借對微信“全民經紀”的理解,集團成功打造出一款基于微信平臺富有企業特點的產品。接下來集團將在旗下所有項目探索如何利用微信這一移動營銷平臺,與傳統營銷渠道進行更深入的合作。未來所有經紀人、客戶都在系統里,未來集團的客戶管理都可以通過該平臺實現,最終“建業V客”將變成為一個大數據的整合平臺。
建業有愛,衣舊情深——建業物業20年舊衣捐贈活動溫暖啟幕
時值建業物業成立20周年,又逢鄭州公司新品集中亮相,為充分展示建業物業的服務風貌,同時為項目提供展示平臺,鄭州公司營銷部聯合物業鄭州分公司、河南省愛心基金會、鄭州市扶貧辦共同在鄭州的9個社區發起了主題為“建業有愛,衣舊情深”的舊衣捐贈公益活動。本次活動自9月27日~9月30日,為期四天。
隨后,桂園、金水花園、香檳圣園、鄭東聯盟新城、壹號城邦、楓林上院、森林半島、密碼國際8社區同步開始接收業主的舊衣捐贈。一件衣服就是一份沉甸甸的愛心,讓愛匯聚,溫暖他人。在建業物業的倡導下,無數的業主積極、熱情參與到活動中來,用行動影響著周邊的人,向社會傳遞正能量,這也是對幸福真諦的美好詮釋。住建業,最幸福,幸福建業鄭州再出發。活動現場,天筑、凱旋廣場、春天里、運河上院四項目聯展的同時,還為業主精心準備了榮譽證書和愛心大米,以表達鼓勵和謝意。
1994年成立的河南建業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堅持“物業管理、盡善盡美”的質量方針,專業提供全方位的物業管理服務,為業主營造 “尊貴、和諧、健康、成長、開放”的建業生活方式,獲得了業主的一致贊譽。
見證行走的力量——南陽建業“萬人暴走助學公益行”活動成功舉行
用腳步丈量愛心,用公益美化心靈!9月20日上午7:00~11:00,南陽公司“行走的力量——建業萬人暴走助學公益行”活動盛大舉行,6300余名愛心人士歷時一個半小時,成功走完了全程7公里的公益之路!
上午9:10,主持人宣讀完活動介紹、活動開展情況及注意事項之后,集團助理總裁、南陽城市公司總經理程宛玲與南陽市教育局副局長徐照民一起登臺,在現場工作人員、媒體及6300余名活動參與者的共同見證之下,程總將10萬元愛心捐款正式交到徐局長手中,這筆捐款將定向捐助給南陽市教育局征集的50名貧困中小學生。
上午9:20,建業住宅集團南陽置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祥義登臺,打響發令槍,“建業萬人暴走助學公益行”活動正式開始!上午10:50,活動參與人員全部抵達終點,“行走的力量——建業萬人暴走助學公益行”活動圓滿成功!
本次活動的成功舉辦將進一步提升集團品牌在南陽市場的影響力與美譽度,在發揮全民公益力量為南陽貧困學子提供關注與幫扶的同時,將及時為南陽房地產市場注入正能量并提振公眾對市場的信心,同時也將有效促進森林半島項目銷售工作的開展,為項目的成功開盤提供有力支持。
與中企共揮桿 “建業•道農杯”成功舉辦
10月22日,中企高爾夫球隊2014“建業•道農杯”高爾夫邀請賽在鄭州圣•安德魯斯高爾夫俱樂部圓滿舉行。此次活動由建業集團和中國企業家高爾夫球隊聯合主辦,老胡、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秘書長程虹及眾多省內外企業家同場競技,建業集團作為本次活動的東道主,為眾多國內優秀企業家搭建了溝通交流的平臺。
本次賽事經過5個小時的激烈角逐,共產生10個個人獎項,3個團體獎項。最終中國企業家高爾夫球隊奪得了本次邀請賽的頭籌。企業家隊成員成雁憑借出色的表現,贏得了本站總桿冠軍獎項。老胡、中國大陸百富創始人胡潤等商界領袖在頒獎晚宴上為獲獎隊伍及個人頒發了證書和獎品。
本次賽事的成功舉辦為全國企業家展示了淳樸好客的河南風貌,展示了深耕河南不斷進取的建業集團。所有參賽的商界領袖都對本次賽事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在整個賽事中建立了更加深厚的友誼,為將來的交流及合作提供了無限可能。
老胡等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理事互訪第27站走進新奧集團
9月24日,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理事互訪第27站走進新奧集團,主題是“好生態、好生活”。理事們欣賞了《紅樓夢》鋼琴協奏曲專場表演,參觀新奧總部,并體驗新奧的健康體檢服務。王玉鎖介紹了新奧發展歷程,分享了自己創業的心路歷程和新奧管理創新的心得,并與理事們深度互動交流。老胡及馬蔚華、王健林、朱新禮、俞敏洪、劉東華等20余位理事參加了互訪。
南陽公司喜破“雙十億”,集團地級城市公司業績實現新突破!
南陽公司在經過10月18日森林半島五期成功開盤后,于2014年10月24日15時16分,合同金額及回款金額雙雙突破十億,再次印證集團品牌的強大影響力。
南陽公司作為集團省域化戰略推進布局的第一批地級城市,歷經十二載寒耕暑播,恒守一方,堅忍圖成,始終堅信集團品牌的強大感召力,并一直引領市場。
地級城市市場首次實現“雙十億”的突破,再次強力印證了集團文化、戰略、品牌的優勢,是優勢產品和服務的自然結果,更是全體建業人堅持不懈贏得的勝利。
美聯儲宣布結束資產購買計劃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29日宣布10月結束資產購買計劃,但將繼續維持所持到期證券本金進行再投資的政策。這標志著美國貨幣政策逐步向正常化邁進,但結束購債計劃并不代表美聯儲會立即收緊貨幣政策。
美聯儲當天在結束貨幣政策例會后發表聲明說,9月以來的數據顯示美國經濟繼續溫和擴張,就業市場進一步改善,家庭開支溫和增長,企業固定投資增加,但房地產市場復蘇仍然緩慢。此外,美國通脹水平一直低于美聯儲2%的長期目標,但長期通脹預期保持穩定。
9月中旬貨幣政策例會聲明稱美國勞動力資源遠未被充分利用,但美聯儲29日表示,一系列就業指標顯示美國勞動力資源未被充分利用的情況已有所緩解,自推出本輪資產購買計劃以來,就業市場前景顯著改善。
美聯儲2012年9月推出第三輪量化寬松措施,當年8月美國失業率為8.1%,而今年9月美國失業率已降至5.9%。此外,新增就業今年也保持強勁增長,在截至9月底的過去一年,美國非農部門月度平均新增就業崗位21.3萬個,為1998年以來最強勁增長。
美聯儲在聲明中說,美國經濟的潛力將有能力支持實現就業最大化和通脹目標。
美聯儲重申,在結束資產購買計劃之后,仍有必要把聯邦基金利率接近于零的水平保持相當一段時間。美聯儲強調,如果美國就業目標以及通脹目標的實現快于美聯儲預期,那么美聯儲啟動加息的時間可能會早于現在的預期。
隨著近期美國經濟重拾復蘇勢頭,美聯儲內部正就何時啟動加息進行辯論。多數市場人士預計美聯儲將于明年年中啟動加息。
消息來源:美聯社
麻將成為中國反腐新目標
中國政府向公職人員發出要求,在本該開展黨內生活,比如加強理論學習或者重溫黨的紀律時,不得花太多時間玩麻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起了一系列倡廉舉措,以打擊腐敗和提高政府效率,上述舉措也是這輪運動的一部分。
中共喉舌《人民日報》(People's Daily)昨日發表的一篇評論稱:“集中黨員到郊外農家樂游玩,打麻將、耍撲克……等現象應當堅決制止。”習近平的節儉運動打擊面甚廣,從五星級酒店和高檔白酒,到同樣被指責為奢侈的京劇等傳統文化形式,皆受影響。麻將是一種古老的游戲,在亞洲各地非常流行,甚至在西方國家也有擁躉。它是中國老年人喜愛的消遣方式,經常可以看到在公園里有老人打麻將。但中共似乎將矛頭主要對準了政府官員,這些官員去郊區主要是為了享受而非工作。
《人民日報》上述文章呼吁結束政府官員“花公款到名勝古跡‘學習’,哪里好玩哪里去”的現象——在這些游玩處,一些官員們想必也會盡情搓麻將。
中國政府的節儉運動將矛頭對準了一長串消遣活動,而且這個清單還在不斷增加之中,麻將就是最新一例。
中國政府在本周一還公布規定,嚴禁在歷史建筑、公園等公共資源中設立私人會所,因為它們對反腐造成了阻礙。在中國,私人會所一向被視為非法性交易或其他不法交易發生的場所,因此一直是反腐運動的主要目標。
中國官方新聞機構新華社(Xinhua)援引中共公布的一份暫行規定報道稱:“在歷史建筑、公園等公共資源中設立私人會所,侵占群眾利益,助長不正之風,社會各方面對此反映強烈。”
該報道補充稱,在歷史建筑或公園設立高檔餐飲、休閑、健身、美容、娛樂、住宿、接待等場所也在禁止之列。
中國政府最近還禁止政府或國企“領導干部”接受獎學金攻讀EMBA項目,并要求那些已經就讀的官員退學。
在當前氛圍下,官員們擔心被人認為利用公款吃喝,因此,從精致的月餅到應季的大閘蟹等商品的銷售也因此遭受重創。
消息來源:FT中文網
阿里巴巴市值超過沃爾瑪
9月在紐約上市的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巴巴(Alibaba)已經在一個重要指標上超越了沃爾瑪(Walmart):目前其市值超過了按收入計算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
昨日,由馬云執掌、總部位于杭州的阿里巴巴的股價攀升了2.7%,觸及100.5美元的新紀錄,使其市值超過2470億美元。
在這個市值水平上,阿里巴巴距離世界上十大最具價值公司只差20億美元——瑞士制藥集團羅氏(Roche)和諾華(Novartis)的位置對阿里巴巴來說已經觸手可及。如果不是諾華第3季度業績超出預期,阿里巴巴可能已經讓令人夢寐以求的“十大”名單重新洗牌。
沃爾瑪在包括中國在內的27個國家擁有11000家門店。上個財年沃爾瑪公布的收入為4730億美元,而阿里巴巴從線上市場上獲取的年收入為86億美元。
在阿里巴巴昨日股價上升前,阿里巴巴的創始人和執行董事長馬云周一晚上在一個會議上宣布,他有意與蘋果公司(Apple)在支付方面合作。
阿里巴巴9月19日在紐約上市,這一天創下了美國股票市場的峰值,隨后基準股指標普500指數(S&P 500)接近進行調整。
阿里巴巴的股票發行價定為68美元,交易首日股價飆漲38%。在巨大的需求下,承銷商花費數小時努力滿足訂單。最終,阿里巴巴在紐交所(NYSE)的開盤價為92.7美元,盤中曾短暫觸及99.7美元的高點。
過去兩周,多名華爾街分析師公開了他們對阿里巴巴的目標和評級,表明阿里巴巴受到了熱烈歡迎,超過四分之三的經紀商將阿里巴巴的股票推薦為“買進”級別。
彭博(Bloomberg)搜集的分析師預測數據表明,阿里巴巴的年收入有望在2017年達到1305億元人民幣(合213億美元),比2014財年的水平上升149%。相比之下,沃爾瑪的銷售額預計將在同期上升7%,至5220億美元。
消息來源:美國《新聞周刊》
中國手機邁向全球
如果你想了解中國是如何創新的,最好就是觀察競爭激烈的智能手機市場。盡管全球手機市場由三星和蘋果所主導,但是面對來勢洶洶的中國本土制造商,這些科技巨頭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正在受到擠壓。如今,中國企業在國外銷售的手機數量越來越多,這場勢必打響的戰爭將重新塑造全球手機市場。
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已經整裝待發。中國本土企業推出的手機憑借低廉的價格和豐富的功能在國內火爆銷售。今年第二季度,中國的智能手機銷售量已突破1億,占全球總銷量的三分之一,使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驚人的是,排名前十位的制造商中有八家都是中國本土企業。小米是一家只通過網絡銷售產品的創業公司,目前已經超越三星成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上的主導品牌。今年第二季度,小米手機的銷售量達到1540萬部,公司計劃今年的手機銷售量達到6000萬部,預計2015年的銷售量突破1億。
廉價智能手機的興起能使中國消費者受益,許多消費者都是第一次上網。但是中國企業已經不滿足于在國內市場分得一杯羹,他們越來越著眼于有利可圖的外國市場。
今年7月,小米大張旗鼓的登陸印度市場,實現途徑是與印度本土的主要電商Flipkart展開合作。目前,小米手機已經登陸大部分東南亞國家,公司下一步準備進軍巴西市場。盡管小米手機尚未正式登陸美國市場,但GPS模式顯示美國已有大約100萬部時尚的小米手機。由于外國人覺得小米名稱很拗口,小米甚至把網站名改成了mi.com,目的可能是為公司重新命名為“米”。
一加科技也是一家正在發展的中國本土企業。一些發達市場的評論員已經開始追捧這家公司的智能手機了,300美元的價格僅相當于最新蘋果手機定價的一半,卻擁有頂級的性能與功能。一加公司的卡爾•培說,與競爭對手不同的是,他的公司是一家“天生的全球企業”。公司自去年底創立以來就將目標市場鎖定為16個國家,包括美國和英國這樣具有挑戰性的市場。據卡爾•培透露:“這樣做有助于讓人們知道我們是一家中國企業”。
有些中國企業早已打入全球市場,這進一步推動了中國企業邁向全球的步伐。但相對來說,這些企業在智能手機市場仍算是新手。華為向電信運營商出售沒有商標的“貼牌”手機已經有些時候了,但現在該公司正在大力推動自有品牌Ascend和榮耀。聯想耗資29億美元收購了谷歌的手機分公司摩托羅拉移動,極大擴展了聯想在北美和南美的業務范圍。聯想還宣布了一系列手機僅供網上銷售的計劃。
本周有傳聞說聯想公司甚至有可能收購境況不佳的加拿大手機制造商黑莓公司。這似乎不大可能,因為后起之秀與日漸衰落的企業聯手毫無意義。聯想通過在海外銷售手機已經獲得利潤。另外,有人擔憂中國政府利用本土科技企業從事間諜活動,這種未被證實的說法促使美國國會將華為和另一家中國電信設備企業中興列入黑名單,這可能也促使加拿大管理機構阻止所有類似的交易。
這些公司正在大批的涌現,但中國企業在得不到庇護的國外市場發展前景如何?一些觀察人士對此表示質疑,他們不屑的認為中國科技企業不會創新,只會無恥的剽竊。這些企業得益于中國模糊的法律體系,不僅允許它們侵犯國際專利,而且能阻擋世界一流外國企業的競爭。谷歌服務已經被中國政府有效的阻擋,包括大受歡迎的安卓操作系統應用商店。
對于最近有關小米設計缺乏創新的言論,蘋果公司首席設計師喬納森•艾維深有同感,她抱怨說:“這完全是剽竊和懶惰行為,我認為這非常不好”。有些東西明顯是小米從蘋果借鑒來的,包括時尚的設計,友好的用戶界面,公司魅力創始人雷軍在產品發布會上模仿喬布斯身穿牛仔褲和黑色上衣。
中國企業走向全球所面臨的嚴重威脅是來自蘋果和三星的訴訟,其實這兩家公司長期以來也圍繞著知識產權問題陷入惡戰。美國科律律師事務所(Cooley)的裘伯純認為:“小米在國際市場正處于潛在專利侵權訴訟的危險境地”。但是他認為該公司包括谷歌前高管在內的聰明管理團隊能幫助公司安然渡過險灘,因為小米已經為法律和監管糾紛做了充分準備。
裘伯純指出,中國互聯網巨頭騰訊在國外成功的擴展業務,其中一個原因是該公司的法律總顧問是一名經驗豐富的硅谷律師。除了得到律師的協助,中國手機制造商還必須從已有的專利持有人手中獲取專利,打造專利許可武器庫。為了在富裕國家銷售手機(與發展中國家不同,這些國家對知識產權嚴格執法),中國手機制造商被迫將25%的收益支付給專利持有人。打造專利銀行即可減少這種負擔:強大的專利武器庫能嚇退法律訴訟,也可根據需要對專利進行銷售或交叉許可,從而避免了糾紛。聯想公司近期出錢從多家公司購買了數千項專利,包括日本電氣公司,摩托羅拉公司,以及專利流氓。最重要的是,他們必須在公司內部創造出有價值的發明才行。值得贊揚的是,華為和中興已躋身于全球發明新專利最多的企業行列。
激烈的競爭和爭相思考新的想法是相信中國創業公司能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理由。巨大的市場和具有成本意識的消費者相結合,中國企業只能被迫擠壓成本,提高合約制造的效率,更快的采用創新技術。這一切都使中國本土企業為了與全球巨頭開戰做好了最充分準備。
不可否認,許多中國企業以抄襲國外領先公司為起點。但是在富裕國家,企業也經常以模仿作為創新的起點。小型音樂播放器或智能手機并非由蘋果公司首創,斯蒂夫•喬布斯甚至在原來的麥金塔總部大樓上懸掛起海盜旗,目的是提醒員工創新需要打破規則。現在,中國科技企業也正在如火如荼的從模仿向創新過渡。
消息來源:《經濟學人》